大隋国师

第574章 我行之事,望能简在帝心(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74章 我行之事,望能简在帝心

“越国公能说这番话,我也放心不少,但你要说不放心陛下,我不认同,就如孩童学会走路,哪个不是在磕磕碰碰里成长的,越国公过多干涉,就不怕因果报应,落不了善终?”

因果报应这话在修道人眼中,其实并不算狠话一类,但听在常人耳中,难免有股威胁的含义,那边坐着的四书生埋着脸,眼珠子在窗前一老一少身上瞟来瞟去,四人面面相觑,‘咕’的咽下口水。

“刚才谁说的祥光普照天灵的?”

“哪个大兄,是你自个儿说的。”

“有说过吗?为兄怎么不记得了。”

“大兄,我们听了不该听的,会不会被越国公和陆郎灭口?”

“别说话,埋头吃菜。”

王风呵斥一句,眼睛划过眼角还是忍不住瞥去窗棂那边两道身影,嘴哆哆嗦嗦的飞快嚅动,默念:‘别看过来,别看过来’

那边,杨素转过身来,余光扫过桌边埋下脸的身影,并不在意这几人,摩挲着架上的精美瓷瓶。

“国师,你不掺朝政,没有老夫随先帝一手一脚打下江山的艰辛,根本体会不了。”

指尖在瓷瓶上停了停,偏过脸,视线看去同样看来的陆良生脸上。

“国师之前说的不无道理,但老夫说的也有自有心得,汉武帝能有雄才大略,北击匈奴,南伐百越,扬大汉天威,可知也是在约束中慢慢磨砺出来的,没有窦太后,就没有武功赫赫的汉武。”

陆良生看着须髯都在抖动的老人,沉默片刻:“所以越国公想做窦太后,来磨砺陛下?”

“未尝不可。”

老人背起手,哼了声望去屏风,颇为气恼朝中一些文武,两年时间,自己所做所行被添油加醋的抹黑。

“陆道友,外面恐怕已经在传老夫跟曹孟德一般无二了吧?”

“这倒没有。”

书生拂开袍袖,伸手一勾,放在桌前的两张椅凳,平滑移到面前,请了老人坐下,杨素看他温和模样,也生不起气来,还是板着脸坐去椅上。

见老人坐下,陆良生笑着添了茶水坐去一旁。

“汉末曹操,那也是被人抹黑太过了,但我知晓越国公非曹孟德,乃是对先帝之恩,难以回报,才想要竭力让大隋走的更远。”

茶盏热气袅袅,老人靠着椅背沉默看着窗外,檐下灯笼摇晃,飞蛾舞动撞着灯笼纸皮,半响,胡须微抖,挤出声音。

“族兄闯下这份基业不容易,老夫不敢丝毫大意,陛下虽然聪慧过人,也有魄力,可就是这样,越是怕他太想成就先帝那份功业,而操之过急。”

陆良生坐在那里,闭了闭眼睛,听着外面飞虫撞在灯笼的声响,看去旁边的老人。

“那到时候,越国公该如何全身而退?”

“帝臣不蔽,简在帝心。”

老人轻声吐出八字,胡须抖动,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外面响起脚步声从屋檐过来,有仆人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老爷,大公子回来了。”

一语破春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致异世界
致异世界
剑与魔法,神灵与巨龙,恶魔与深渊,人类与种族。一扇门在这奇幻而诡谲的世界出现,带来一个不属于这里的人。 当两种文明的意识碰撞,彼此间迸发出的会是什么?德鲁伊立在数米高的麦田前,鱼人族追逐着渔场鱼群;闪烁着铭文的魔力火车驶过平原,学院里传出乘法的朗朗背诵声;矮人与精灵相碰杯,魔鬼与神父搭肩;神灵在街头追逐嬉戏,酒桌旁不可名状之物相谈甚欢;魔法影像里男女主角的生离死别感动无底深渊的恶魔。 时间终会证
吾即正道
剑寂苍穹
剑寂苍穹
关于剑寂苍穹:剑道有八境,曰:法、势、气、意、心、魂、神、道。势之境下皆为凡俗,唯有修士可入超凡剑道。然而秦城最有名的剑道天才李牧,却偏偏开不了灵脉,无法修练,从此沦为众人口中的笑柄。五年之后,李牧于寂然之中沉淀出一颗无敌剑心,自此一飞冲天。以凡俗之身踏足超凡剑道,成为了世间第一位凡人剑修。没有灵力又如何?凡俗之剑,亦可斩仙!
家有萌萌萌娃
飞鱼传
飞鱼传
关于飞鱼传:本书讲述少年李飞鱼,一路游历红尘,踏遍千山万水,览尽宇宙星河的事迹。其间总总事情轻松荒诞,等你来观!
修仙虫子
离婚冷静期:燕先生日宠夜撩
离婚冷静期:燕先生日宠夜撩
我爱了京圈燕爷12年,放弃只用一晚。 他带着私生子回来那晚,我彻底心死如灰,提出离婚。 所有人都认为我是装的,要不了三天就会回头。 可后来,京圈燕爷红着眼求我复合,别爱其他男人。 我说:“不可能了,我想要一个疼我,愿意为我弯腰的男人。” 当天夜里,他俯身在我身前:“过去这样亲你,不算弯腰?” …… 【南暖北寒,情深不晚。】
荣华富贵
都市官场:仕途巅峰,从公务员开始
都市官场:仕途巅峰,从公务员开始
他身为最基层的公务员,有能力、重情怀、肯担当。 投身宦海二十年,矢志不渝,执着苦斗,经历过多次转任升迁,创造无数精彩瞬间;也错失过若干宝贵机遇,遭遇过惨痛失败。 因天性憨直单纯,他不甘屈服于命运,不肯沉浸于失败,痛定思痛,深刻反思, 终于走出困顿,踏入澄明之境,实现凤凰涅槃,体验了巅峰人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