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四九八章 劝战(二)
已至未时三刻,日头正暖。河水波光粼粼,时不时就有鱼儿越出水面。
开春之时战事便起,两岸的良田并未耕种,如今田中长满了野草,绿意怏然。
南军便在此处扎营,浩浩荡荡数十里,尽是营帐,一眼望不到尽头。
一杆近有三丈高的信幡迎风飘扬,上书一个偌大的“昌”字,旗下便是昌义之的帅帐。
昌义之年近五旬,两鬓班白,身形中等,容貌普通。此时只穿着一身布衫,站在汧水南岸,细细的观望着北岸的魏军大营。
若非身侧军将林立,旗帜飘扬,谁都看不出他是手握十万大军的统帅。
如今,南梁还在世的名将当中,他与韦睿齐名。
而在梁之前,也就是宋、齐两朝之时,韦睿声名不显,多事幕僚之务。但因出身三辅韦氏,故而前半生顺风顺水。后助萧衍起事,才崭露头角。
三年前,在钟离之战时,韦睿与曹景宗驰援坚守钟离的昌义之,大败元英、邢峦、杨大眼等北魏名将,掩杀魏军精锐数十万,才一朝闻世,得以进爵为侯。
而与之相比,昌义之少时便有武干,予南齐时就多立战功。萧衍任南雍州(襄阳)刺史时,昌义之便是其心腹大将。
后随萧衍四方征伐,连战连捷,勇不可敌。包括南齐国都建康,也是昌义之率军攻克。南梁建国后,萧衍封其为永豊县候、直阁将军(从三品,掌宿卫,类似北魏领军将军。)
之后,萧衍又授昌义之假节,调任徐州刺史,镇守钟离。
时值元恪继位的第三年,其野心勃勃,誓要一举荡平南梁,拜中山王元英为征南将军,率十万大军攻梁。
这一攻,便是整整五年,小小的一个钟离,就如铜墙铁壁,使魏军不得寸进。
不论是元英、李崇、李平、邢峦、杨大眼等,但凡大魏数的着的名将,除奚康生与崔延伯二人镇守北地。余者无不在钟离城下悻悻而归。
直至钟离大败,以元英、邢峦、杨大眼落荒而逃,魏军一战折损二十余万精锐而告终。
而最危急之时,莫过于元英大败前夕。近二十万魏军围困钟离,城内的数万大军战至不足三千人。
若非昌义之每战必身先士卒,硬是坚守到韦睿与曹景宗率军来援,怕是南梁都已被元英给灭了。
所以,这个如邻家老农一般的老倌儿,真心不是个善茬。得知是昌义之领军之时,李韶如临大敌……
“多肥的良田,整个关中怕不是有百万顷?就这般白白荒废一年,至少欠收万万石。若是归我南梁,至少也能养民百万户……真是可惜了……”
昌义之连声感慨,捏着细细的黄土,满脸都是惋惜之色。
身周的将领无不蠢蠢欲动,眺望着一望无际的田野,眼中尽是羡慕和贪婪。
如今的湖广、两江、两淮尚在开发,东北还是深山老林,数来数去,就只关中产粮最多。
所以才有“关中熟,天下足”的谚语。
自秦之始,至宋以前,只有得关中者才能得天下。究其根缘,便是因为这千里秦川,百万倾良田。
也不怪萧衍眼热,三言两语就被元怀和于忠给说动了心。
当即便有将领凑着趣:“都督所言甚是……今朝之后,关中再不复为魏土,而是我梁境也……”
附和声一片,甚至已有军将憧景,此胜之后,可由昌义之向皇帝请奏,能否予诸将在关中赐些封田。
眀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