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死的夫君回来后

第43章 上门打秋风(4/5)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43章 上门打秋风

高婆子可不敢和裴母对着干,她慌忙道:“没事没事,我就是过来看看,我先回去了,让慧儿和大郎过年的时候回娘家一趟。”

高婆子出去裴家院子的时候,喻纾笑吟吟地“挽留”,“高婶子这就走了?高家是大嫂的娘家,那也算是我的半个亲人,我还想着待会儿跟着您去高家认认亲呢!”

认亲?

认亲哪是好认的!要是喻纾去了高家,她还得给喻纾认亲礼。

一听这话,高婆子脚步更快了些,灰溜溜跑远了!

看她这副狼狈的模样,裴母忍不住笑出来,“这是生怕你去她们高家吃一口饭!阿纾,我没回来的时候,她都和你说什么了?”

“娘,也没什么。”喻纾道:就是让我教她孙女学刺绣,还问我借银子,我不同意,她就翻脸了。”

“你大嫂的老子娘,不是好相处的!以后见了她,等着我回来就是,少和她打交道。”裴母叮嘱道:“你大嫂就是被她娘养坏了性子,你大嫂要是从别人肚子里生出来,也不至于是现在这种德性!还有,阿纾,你大嫂这几个月摆摊也辛苦了,今个这事,先不要告诉她,省得她心里不舒坦!”

喻纾应了声好。

裴母慈和地道:“阿纾,你是我儿媳妇,你大嫂也是我儿媳妇,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次,委屈你了!”

“娘,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喻纾笑着道:“再说,您没回来的时候,我对高婶子也没客气。”

她确实没嘴下留情,高婆子来裴家这一趟,应该肚里存了不少火气。

裴母本想瞒着高氏,见高氏又要闹事,她便把高婆子的所作所为一一说了出来。

这下,高氏没话说了。

她也嫌丢人,狡辩道:“娘,这其中肯定有误会,我娘家穷是穷,但也没到这种地步,可能…可能我娘就是和阿纾开个玩笑,她不是真的要向阿纾借银子。”

到了这个时候还在维护高婆子,裴母很失望!

“误会?”她冷笑一声,“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旦成了亲,和娘家就没关系了,你拍着良心问问自己,嫁到裴家来,你给你娘家贴补了多少东西,我可有说过你一句重话?可你娘是怎么对我们裴家的?渡儿和阿纾成亲,一个高家人都没来!好不容易来裴家一趟,还是厚着脸皮问阿纾要银子的。”

“我娘…我娘她不是这样的人。”高氏结巴了一下,辩解道:“她就是穷怕了,不然,她不会不来裴家的。逢年过节,她一定会准备好节礼年礼来走动的。”

“大郎…大郎也知道,大郎是高家女婿,回去娘家,我娘对大郎挺照顾的,每次都是笑脸相迎,也从来没对大郎说过一句重话,把他当亲儿子看。”为了印证刚才的说辞,高氏看向站在旁边的裴森,“大郎,你说是不是?”

眼看裴森不出声,高氏瞪了他一眼,“你吭个声啊!”

裴森粗声道:“你是让我说真话,还是假话?”

高氏咬着牙道:“假话。”

裴森“哦”了一下,“岳母对我挺好的。”

高氏:……

“噗!”

裴家几个小的也在堂屋,裴林忍不住笑了出来,冲裴森比了比大拇指。

听到这些笑声,高氏要气死了。

她抬手就去掐自己男人的耳朵,“你给我说实话,我娘哪里对你不好了?”

“这是你让我说的!”裴森急忙避开,“岳母倒也没有每次都对我笑脸相迎,上次你闹着要分家,回去了娘家,岳母还骂我了一顿,说一天不分家,就让你待在娘家,不让你回裴家。”

杜卿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演艺圈里大杀特杀
我在演艺圈里大杀特杀
穿越后,我从一个扑街作家变成了演员。可我自会演僵尸啊!幸好,我绑定了影视名台词系统。只要在演戏的时候,说出影视名台词,我就能变强!开局就送新手大礼包,获得演技提升卡。还成功让名导青睐。我在演艺圈里走上
佚名
逗比是如何修仙的
逗比是如何修仙的
关于逗比是如何修仙的:卜凡本是现代逗比青年,偶然触发修仙任务后开始修仙之旅。他乐观逗比,有神秘法宝助力。在途中结识叶雪、孙瑶光等女子,一起历练。他擅长扮猪吃老虎,面对各路反派毫不畏惧。在以练气、筑基等
朝颜暮生
入狱三年后,全家跪求我原谅
入狱三年后,全家跪求我原谅
盛娇当了十二年的孤儿,被接回盛家,她终于有了父母和哥哥。可是明明说会疼她、爱她的亲人,却为了假千金联合将她送去坐牢三年。承诺将她当盛家掌上明珠的父亲说她有点良心就不要跟盛妙心抢男人。要把她宠上天的哥哥
棉棉
玄幻:以手中仙剑,开万世太平方尘萧神女
玄幻:以手中仙剑,开万世太平方尘萧神女
我曾见过仙。……玄幻大陆,修仙者层出不穷,人道逐渐卑微。人人都以为修仙之人都高高在上,然,他偶然得到修仙机缘,平等待人,一路蹉跎。他:“我欲成仙,开万世太平。”人玄有四境:凝气,爆气,御气,丹气。而他
佚名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在深宅冷巷中被弃养的庶女,命运的齿轮在被掳入匪窝那一刻开始转动。为求一线生机,她巧言令色,成功俘获山寨二当家的心,成为备受宠爱的压寨夫人,却又在心底暗自谋划着逃离的时机。朝廷的剿匪行动如及时雨,让她得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