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5章 强者
此前,我们已讲述了王允、貂蝉设连环计诛杀董卓。李傕、郭汜攻陷长安。曹操立业兖州、征伐徐州。刘备接连与袁术、吕布交战。这些战事基本是发生在黄河以南的北方地区。黄河以北(简称河北),还有一场重要的斗争没讲,那就是公孙瓒和袁绍的大战。为了讲好这场战斗,我需要把时间线往前拨动几十年,重新再梳理一下汉末这段历史。(我以前本打算把这个故事写成电影剧本的)
建宁元年(168年),汉灵帝即位,其在位期间任由宦官当政,卖官鬻爵,政治腐败,经济凋敝。
腐朽的上层建筑渗出的臭水、脏水,污染着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于是,黑暗迅速蔓延,吞噬光明。恶人、小人越来越多,并且,恶人更恶,小人更加卑鄙!
中平元年(184年),天灾席卷神州大地,人祸更是愈演愈烈。
一个十二、三岁的无名少年正在被一群地痞欺凌,这个少年无数次在内心呼唤:谁来救救我,谁来救救我啊……
但,一直都没人来救他。有的时候,这个少年也反抗,不过结果是被打的更惨。
一个地痞狠狠地踹了一脚这个无名少年:“你还敢反抗!”
一个稍微和善一点的地痞:“好了,好了,大哥,别打了,打死了就没意思了。”
这个无名少年蜷缩在地上,这些地痞纷纷朝着这个少年吐痰,而后扬长而去。
那个稍和善一点的地痞最后才走,并蹲在这个少年身边,轻声地说:“喂,以你现在的实力,你是打不过我们的。这个时候,放弃,比坚持更明智。在这个乱世,弱者,只能被打倒跪在地上。加入强者的阵营,然后打败强者,不断的变强,才能摆脱被人打倒的命运。我以前,也是这样的。”
少年看着地痞们的背影,站了起来,握紧拳头,心里暗暗发誓:“我要成为强者,我绝不能成为弱者!”
少年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强者,便向前跑向地痞的队伍。
突然,一阵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传了过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大量的黄巾军席卷而来,这些地痞皆被屠杀,无名少年恐惧地趴在地上。
刚才那个稍和善的地痞,还有一口气,躺在无名的身边,轻声地说:“活下去,成为强者。”
黄巾军呼啸而过,无名少年捡起地上的一根黄色围带,并将之绑在了头上,口中也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无名少年所在的黄巾队伍来到了一座小城前,只听黄巾首领大喊道:“兄弟们,都是这些狗官害的我们,让我们没有饭吃,兄弟们,攻下城池,杀了他们!”
黄巾军:“杀,杀,杀!”
很快,黄巾军就攻上了城楼,官军溃败逃跑。
此战,无名也杀了一个人,看着自己手上的鲜红的刀,喃喃道:“这,就是强者吗?”
少年很累,第一次这么累,喘着粗气,就地躺下休息,看着天空。
少年耳边听着城内的喊杀声,突然,又听到了很多小孩、女人喊救命的声音。
少年站起来,看到很多黄巾军在劫掠。
一个黄巾大汉正在侵犯一个女人,女人大喊救命。
无名跑过去,喝道:“住手,你们干什么?”
说罢,无名少年正要上前阻止,突然,一个黄巾大汉从背后踹翻了无名少年。无名少年倒地,只见那个黄巾大汉挥刀就要来砍自己。
千钧一发之际,无名少年的大脑一片空白,突然,一支羽箭射穿了这个要杀无名的黄巾大汉。黄巾大汉倒地,死了。
一股乌桓骑兵杀过来了。这群乌桓骑兵的骑术、箭法精湛,黄巾军如落叶一般被横扫。片刻之后,黄巾军就像刚才的官兵一样溃败逃跑了。
无名少年躺在地上,看着这群乌桓骑兵,脑海中出现了两个字:“好强!”
乌桓骑兵在赶跑了那些黄巾军后,也看到了街上的女人、财宝。
一个乌桓骑兵又要侵犯那名妇女。无名少年看到,拿起刀就要去砍那个乌桓骑兵。乌桓骑兵一脚踢翻了无名少年。又是如刚才一样的场景,这个乌桓骑兵挥刀来杀无名少年,又一支羽箭从这个乌桓骑兵的背后穿过。
一个穿白衣白甲的军汉来到无名少年的身边,,从怀里拿出一个饼来给无名,说:“小兄弟,很饿吧,来,吃个饼吧。”
无名少年小心翼翼的把饼接了过来。
几个乌桓兵围了过来,喝道:“什么人,胆敢杀害我们族人?”
白甲军汉笑着摸摸无名少年的脑袋,而后站起来,转身,面对着那几个乌桓骑兵。一个乌桓兵冲了过来,白甲军汉一刀就杀了这个乌桓骑兵。另外几个乌桓骑兵见同伴被杀,便一起冲过来,要杀白甲军汉。突然,又是几支羽箭射穿了这几名鲜卑骑兵。
几个被射中的乌桓骑兵低头看着胸中的箭,不敢相信,从来只有自己射穿别人,自己怎么会被人射中。这些乌桓骑兵回头看,来了很多着白衣白甲并骑白马的骑兵。
为首的一员骑将,面容雄壮,身材魁梧。在这员骑将旁,有一个白甲骑兵手持一面旗子,旗子上写四个大字:白马义从。
这些乌桓骑兵虽不识汉字,但,这面旗子实在太熟悉了,那是刻在骨子里的恐惧:“那面旗子是?”“白,白马?”“白马义从!”“快跑啊”乌桓骑兵四散而逃。
这些白甲骑兵就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为首的那将自然是公孙瓒,只听他喝道:“愿意从军的,跟我走。”
无名少年看着那个骑在马上如天神一般的将军,激动地道:“这才是真正的强者,天下无敌!我也要成为这样的强者!”
中平五年(西元一八八年),公孙瓒与乌桓战于石门,乌桓大败。此后,乌桓望白马而逃,数年不敢侵犯中原。
初平元年(190年),渤海太守袁绍密信公孙瓒,约定平分冀州。公孙瓒应约出兵,冀州牧韩馥惊恐不安,遂将冀州拱手让于袁绍。公孙瓒要求得冀州一半,袁绍不许。公孙瓒大怒,列举袁绍十大罪状,起兵伐袁。公孙瓒士卒精悍,伐袁初期,连战连捷,数月间,就占据了大半个冀州。
公孙瓒率部下严纲、单经、田楷、邹丹、张吉、师恭等人于大帐议事。
公孙瓒:“诸君,袁绍来信求和,信中言语,近乎恳求,怎么样?议一下吧。”
严纲:“主公不可答应袁绍的求和,如今我们连战连捷,兵锋正锐,正当一鼓作气,灭了袁绍,夺下冀州。”
单经:“是啊,主公,如今我军士气正盛,军心可用,定能消灭袁绍。主公,末将主战。”
邹丹、张吉:“末将附议。”
田楷:“主公,我们虽连战连胜,但毕竟已经激战数月,士卒疲惫,而袁绍仍然拥有半个冀州,实力雄厚。袁家四世三公,树大根深,短时间难以彻底消灭。不如,我们先稳定消化这刚打下来的这半个冀州,然后逐步蚕食袁绍,如此可保万全。”
公孙瓒:“诸君皆言之有理……”
公孙瓒说话间,外面传令兵就进来了。
传令兵:“报,主公,青州黄巾聚众五十万,已经渡过黄河,向渤海而来。”
众人惊讶:“什么?”
单经:“人数属实吗?”
传令兵:“是真的,我们抓了好几个黄巾,问了之后都是说五十万,而且,我们看了黄巾的营帐,连结数十里,至少有几十万黄巾。”
田楷:“主公,如今我们正在和袁绍大战,不宜分兵去对付黄巾。黄巾贪财重利,不如我们送些财宝、粮食给黄巾,或让其退走,或让其攻袁绍。然后我们再徐图发展。”
严纲:“主公,末将附议。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答应袁绍的求和。并且我们可趁机诈袁绍一笔钱财粮食和一些地盘,那黄巾贼贪财重利,我们便分一些粮食财宝给黄巾,让黄巾和袁绍交战,黄巾贼必会答应,之后,我们就可坐收渔翁之利。袁绍消灭黄巾之后,必定疲惫至极,而我军也已休息好了。那时,我军率虎狼之师,必能一举消灭袁绍,统一河北。”
众将:“末将附议。”
公孙瓒站起来来回走了几下,然后扫了一圈众将,激昂道:“诸君,黄巾虽然号称五十万,但实际最多三十万,且拖家带口,男女老幼,混杂其中。这三十万人,有战力的,最多两成(六万)。我军有三万,而且皆为百战精锐。破这些黄巾杂鱼,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