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爆红娱乐圈后,渣们后悔了

第202章 谭文书(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02章 谭文书

谭文书有张斯文儒雅的脸。

哪怕两鬓生出白发,依然不会让人觉得上了年纪,只为他更添阅历。

有些人说谭文书比起导演,更像是有风骨的文人,浑身书卷气。

明黛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甚至一度将谭文书当成是自己的恩师。

前世刚入行,未经世事的少女尚且怀揣着稚嫩的梦想,希望能够站到金色舞台举起演技奖杯被全世界瞩目,更希望能够在影史上留下一个个经典的影像,被无数人津津乐道。

可惜想法美好,现实却很贫瘠。

入行的一步错,导致后面步步错,加上康仁汲汲营营满眼只有钱,恨不得让明黛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睁开眼后的每分钟都在赚钱。

这样的紧密日程之下,明黛哪有什么空隙钻研演技?于是不断被嘲笑、不断被批判,连明黛自己都快失去信心,以为她就没有演技的天赋……这时,她遇上了谭文书。

明黛自己试镜谭文书的电影侥幸成功了,演的只是一个小配角,出场所有镜头加起来不超过五分钟,但谭文书却非常用心地指导了她。

那次也是第一回有人称赞明黛“不错,很有天赋”。

人生几乎没有得到过肯定的明黛,对那句称赞如获至宝。

甚至咬着牙,哪怕和康仁闹翻了,也要减少通告,好好磨砺演技,提升自己。

那时她偶尔有遇到的难题,都会去询问谭文书,而谭文书作为顶级大导,总是从百忙里抽空,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解答,一如谆谆教导的和蔼长者。

明黛自小没有得到过父爱,最天真时以为温柔慈爱、最好的父亲就该是谭文书那样。

然后。

明黛在某次业内酒会,无意间听见谭文书跟别人对话——

她前脚刚跟谭文书恭谨地打完招呼,后脚就有人问起谭文书:

“那大美女不是明黛么?听说和她传绯闻的人不少,老谭你有艳福啊!怎么这么久还没下手?”

明黛以为谭文书会反驳,谁知道他的下一句话就是:

“最美的花就要懂花的人来摘。那小姑娘天真了些,不过正好,适合慢慢发掘,把花养成最漂亮的模样。现在还不是摘花的最好时机,等她从内到外都彻底臣服,从灵魂到身体都是我的,那时候再下手,便再好不过。”

那轻慢到近乎侮辱的话语落在明黛耳里,无异晴天霹雳。

之前明黛对谭文书有多么崇拜,在那之后就有多么的厌恶。

自那以后,明黛便与谭文书彻底划清了界限。

当然,谭文书不可能放过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的明黛。

不过那时候明黛已经在和宁疏交往,谭文书忌惮,才安分地消失在明黛生活里。

说起来,谭文书有过翻车。

在明黛发现他真面目之前,就有已经过气的女演员出来控诉曾经遭受谭文书的骚扰,因为不接受还丢了工作,事业一落千丈。

当时普遍舆论都站谭文书这边,他靠着多年来经营出的好名声,加上多部作品的观众滤镜加持,让大家都觉得那过气女演员是在发疯,借机蹭热度而已。

包括明黛,都不认为谭文书是这种人,猜测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后来事实证明……果然是明黛天真了。

而在谭文书导演生涯里,最出名的作品就是《天魔》。

虽说在《天魔》之前,谭文书靠着早期作品拿了不少奖,奠定了自己作为国内五大导演的位置,但他在这五位里面陪坐末席,身后有不少比他更年轻更有才华的导演在等着将他拉下神坛。

姬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包公探案
包公探案
关于包公探案:宋仁宗年间,包拯任开封府府尹,公孙策、展昭、艾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追随在侧,且看他们如何抽丝剥茧,破获一个个案件,还大宋朝一个朗朗乾坤。
是小小的确幸呀
结婚十年,妻女厌我,离婚后我炙手可热
结婚十年,妻女厌我,离婚后我炙手可热
结婚十年,颜心始终对叶轩冷漠如冰,甚至是他躺在手术台上命悬一线,她也没有过问半句。叶轩深爱着她,也坚信终有一天,他能把她的心捂热。但他等来的却是,她对另外一个男人的一往情深呵护备至。就连他一手带大的女
我爱吃龙虾
一胎双宝:总裁大人,请温柔阮白慕少凌
一胎双宝:总裁大人,请温柔阮白慕少凌
定好的试管婴儿,突然变成了要跟那个男人同床怀孕,一夜缠绵,她被折磨的浑身瘫软!慕少凌,慕家高高在上的继承人,沉稳矜贵,冷厉霸道,这世上的事,只有他不想办的,没有他办不到的!本以为生下孩子后跟他再无关系
堆堆
打通古今,想不暴富都难
打通古今,想不暴富都难
女朋友阿珍跟厨子阿强私奔了,还拿走了所有积蓄。走投无路之际,姜浩无意间打通古今通道。李子柒:“本姑娘何时短过人家的酒钱?喏,这十两黄金,打赏你的!”刘伯温:“掌柜的,老朽近日囊中羞涩,不如用我这把折扇
颓废的烟121
手握前世记忆,我在官场杀疯了
手握前世记忆,我在官场杀疯了
上一世,副书记偷用他的手机暗中给别人通风报信,最终导致他含冤入狱,被判了十年,毁了一生。好在现在他重生到二十多年前,一切都来得及!重活一世,他靠着前世的记忆开始布局,不等副书记来害他,就先把副书记送进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