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长安

第二十五回 找东西(1/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十五回 找东西

这话说到了姚杳心坎上,正是她想说却又不方便说出口的,她抬眼一瞧,说话的是个黑脸男子,因为脸实在太黑了,看不出岁数来。

黄淮的脸色有点难看,但耐心解释了一句:“这不是有某的路引文书么。”

黑脸男子瞟了黄淮一眼,继续懒洋洋道:“路引文书只能证明你的身份,无法证明他的身份。”

这话如醍醐灌顶,众人频频点头,听明白人说的话,明白人一下子也多了起来。

对啊,他说是家奴就是家奴么,凭什么。

凭他长得高?

凭他岁数大?

还是凭他是汉王府的长史?

姚杳望着黑脸男子,意味深长的笑了,这人长得这么黑,说的话还这么一击即中,该不会是姓包吧。

黄淮的眸光阴冷了几分,勉强压下怒火,一字一句说的像是要吃人:“不知公子姓甚名谁。”

姚杳一愣,笑得更深。

这就是其心可诛的威胁了吧,问清楚了他叫啥,再查查家住哪,就能上门请喝茶了。

谁料黑脸男子处变不惊,也不知是没听出黄淮的意思,还是听出来了,只因脸太黑,看不出变了脸色,仍旧懒散的笑了笑:“某乃国子监监生,姓包,单名一个骋,字灵通。”

那声“噗”哽在嗓子眼儿里,呛得姚杳直流眼泪。

姓包,姓包,还这么黑,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吗。

姚杳下意识的望向包骋,这人,该不会真的和包拯有啥关系吧。

包骋察觉到姚杳的目光,不明就里的望过来,咧嘴一笑,露出一排白的晃眼的牙齿。

姚杳心中一凛,忙收回目光,低下头。

国子监的监生,非富即贵,万不可得罪。

黄淮憋了口气,勉强摆出一副好脸色:“原来是包公子,包公子有所不知,汉王府的家奴,手腕上都烙了个梅花印记,若包公子心有疑虑,大可以去看看。”

姚杳愣住了。

梅花印记,这么风雅的名儿,听起来怎么这么耳熟,那么个草包汉王,还有这么风雅的时候吗?

那不是电视剧里梅花内卫专用的吗,怎么汉王府的家奴也用这个,莫不是,那混不吝的汉王,也是穿过来的,所以破罐儿破摔了,才会这么纨绔,拼了命的作天作地?

还没等她回过神,众人后头传来淡淡的声音:“不错,此人的右手手腕,有一个梅花印记。”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韩长暮蹲在地上,翻起了绯衣公子的袖管,捏着那只死人颜色的手,将梅花印记显露给众人看。

那枚梅花印记是暗红色的,一看便知上了年头,不是一时半刻可以作假的。

众人倒抽了一口冷气。

沐华五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修仙:从提升灵根资质开始
修仙:从提升灵根资质开始
《修仙:从提升灵根资质开始》 周寻穿越修仙世界,成为红叶坊中的一位散修。 好在他发现,自己灵根资质竟然能够不断提升。 下品灵根、中品...
炎陵黄桃好吃
她逆袭成绝世女帝,清冷仙尊追悔莫及!
她逆袭成绝世女帝,清冷仙尊追悔莫及!
相守百年的道侣,挖她灵根,将她遗弃山头,无人问津。真心呵护的弟子,辱她骂她,人人可欺。辛瑶一朝觉醒前世记忆。斩旧情弃旧人,重修无情道。他们敬仰的宗门帝君是她。东域第一女修是她。名震全域的少年天才们,是她的关门弟子。从万人嫌变万人宠,就连前世的死对头,也对着她求亲亲求抱抱。当她马甲掉落。曾经视她如狗的人,全疯了,哭着跪求她原谅。
酸萝卜
综影视之男配你轻点宠
综影视之男配你轻点宠
【女主光环强,上来就是不讲理的偏爱,不喜勿入!】 阿宁作为主神的小宝贝,一直都是休假多于任务,这天她发现自己选的休假世界竟然变成了甄嬛传, 主写影视剧同人,有原剧中的角色,也有原创角色。1V1、无cp、多cp均有可能,可选择性观看。私设如山,请注意哦。 已完结世界:甄嬛传浣碧、美人心计周子冉、如懿传富察琅嬅、三生三世玄女、锦绣未央李长乐、特种兵之火凤凰、步步惊?br/>
林中月下
衣柜通古代,我帮镇北王黑化登基
衣柜通古代,我帮镇北王黑化登基
通古今+囤货+基建+古代权谋+全村致富+有CP白薇厌倦了社畜生活,回老家乡下种地开农庄。没想到,农场的衣柜竟然能和古代镇北王交换物品。萝卜换银子,土豆换玉器!白薇一夜暴富,从此开始种地养鸡,摘果摸虾……将农作物销往古代换钱!古代饥荒?粮食瓜果、化肥农药、再加袁爷爷的种子全套!镇北王被打压?《厚黑学》、《雍正王朝》。母妃进冷宫?一部《甄嬛传》,秒变宫斗冠军……极品亲戚找麻烦?皇子出谋又教古武,统统
风吹桃桃
综武:老子天下第一
综武:老子天下第一
穿越成皇帝朱厚照,发现身边的太监叫做曹正淳,还有一个皇叔叫做铁胆神侯朱无视,我如同一个傀儡! 怎么办? 慌乱的时候,我拿起了一本《四大密探名录》 “叮!你阅读了铁胆神侯朱无视书稿,获得吸功大法”。 “叮!你阅读了东厂太监曹正淳书稿,获得天罡童子功”。 “叮!你阅读了王后阴癸派武媚娘书稿,获得天魔大法”。 “叮!你阅读了锦衣卫指挥使、嵩山掌门左冷禅书稿,获得寒冰真气”。 ……. 于是,我又读了许多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