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章 征粮令
“征粮?”易朝州道,“朝廷要收走粮食?天这么旱,隔好久才下那么一场小雨,粮都被征走了,我们吃什么?”
“不知道。”赵琼踮起脚尖往前凑,细细阅读告示,“我看这个数,大概要征走老百姓手中八成的粮1
身后一群半大孩子们大眼瞪小眼。他们都是十多岁的年纪,已经懂得很多事了,粮食被收走意味着什么他们还是清楚的。
“八、八成1有人结结巴巴地说,“我现在吃饭都吃不饱……征走八成,那我不是更吃不饱了嘛1
“想这些也没用,咱们先把马蜂窝卖了罢。”赵琼道。
众人没精打采地跟在赵琼身后,看她利落地跟药店的郎中谈好了价钱,然后拿着那些铜板为伙伴们买了炒黄豆和糖山楂。
分好零嘴后,易朝州道:“天都黑了,我们回去。”
他脸色不大高兴,眉间浮现一抹忧色。
不只是易朝州,其他伙伴也是如此,他们离开时纷纷说:“我们回去把征粮的事告诉爹娘。”
赵琼记性好,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她能记个八九不离十,不用易朝州带路她就能找回易家的小破院子。
易家大婶给赵琼的爷爷寻出一张破棉被,襄陵城在南方,冬暖夏凉,四季不分明,但夜间凉风大,有个被子盖着总要好些。
赵琼立刻给爷爷说了征粮朝廷发布的征粮的告示。
赵老三听到后忧心忡忡,“这外邦之战恐怕一时半刻停不了了,不知要打多久?”
“八成粮……怕会有人饿死。”赵琼觉得形势不容乐观。
实际上她也觉得这仗不会即刻打完,襄陵为边远之地,今年收成也不好,即便如此,朝廷也要征八成粮,这已经是趴在老百姓身上喝血吃肉了。
往年的襄陵因为风调雨顺土地肥沃连年丰收,稻谷盈满粮仓,如这场仗放在往年,征上八成粮应当不会有人饿死,积压的余粮勉强可以维持生计,但放到今年……稻田干涸,穗子都不灌浆,何来丰收?
朝廷大肆征粮、征兵,是由于他们要打持久仗。
所以赵琼才更加忧虑,这情况比他们爷孙俩设想的最糟糕的情况还要不妙。
“家国兴衰,人人都无法置身事外。”赵老三叹息。
哪怕边远的襄陵也要受极北之地外邦之战的影响,原本就在北地生活的百姓日子岂非更加难熬?
赵琼不禁侧目,她很惊讶身为半个江湖骗子的爷爷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老百姓的关注点往往在自身生计上,赵老三居然能关注到燕朝兴亡,这着实刷新了赵琼对爷爷的认知。
“粮一征,百姓的生活就乱了,生活一乱,能花的钱就少了,还会有人去酒楼花钱听说书吗?”赵琼问。
赵老三道:“走一步算一步罢……我带你离开柳陶,除了逃征兵,也是因为你爹当年的事,我已不想在那儿多待。如今带你到襄陵却落得这般境地,世事难料1
赵琼劝:“留在柳陶你万一被抓走充军了怎么办?来襄陵,好歹能有寻找别的出路的机会,不至于路被堵死。要我说,来襄陵比留在柳陶好。”
征兵,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出男丁,按《燕律》,六十老翁自然不用充军,但律法抵不过暗箱操作啊!有些人家不愿丈夫儿子充军,就拿钱行贿,征兵的收了银钱,为了弄够人数就抓老弱病残的凑数,路上死了也不要紧,就说是病死的。这些事儿是赵老三从走镖人口中得知的。
“或许罢。”赵老三神色郁郁,“我看着征兵的来襄陵也是迟早的事,征粮征兵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
院里拴着的毛驴打了个响鼻,发出一声怪叫。
桉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