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19章 王莽隐退
傅昭仪与王政君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但她们不是同一级别的人。
当年,王政君与傅太后各为自己的孩子争夺太子之位,王政君技高一筹,将傅昭仪踢到定陶。傅昭仪被王政君一脚踢到定陶,就像拳击手被对手一脚踢出擂台,一直失落满怀。
到过定陶后,天下人就将“定陶”贴在傅昭仪身上,仿佛她是定陶特产。一个生性高傲、计谋深远的人,因一步之错被别人贴上终生标签,她不甘愿。傅昭仪决心改变现状。
在傅昭仪心中,定陶是低贱的代表,长安是高贵的化身。现在,她好不容易身体入住长安,身上的标签仍是定陶特产,她很失落。傅昭仪是心里容不下一丁点失意的人,她热爱完美,一心追求完美。儿子当不上皇帝,她就亲自教养孙子,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孙子身上。刘欣不负所望,对大汉法律了如指掌,将《诗经》背得滚瓜烂熟。刘骜一相问,刘欣对答如流,后者就这样顺利地得到皇帝的欢心,拿下了皇帝的宝座。
虽然孙子当皇帝了,可傅昭仪与王政君还有很大的距离,最远的距离是名号的距离。名号是虚假的,却是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皇帝与平民都只是名号,承载这两个名号的人却天差地远。
住进北宫后,傅昭仪能够天天见到刘欣,想要刘欣干什么就说什么。傅昭仪说,她想当皇太后。她的意思是想和王政君平起平坐,分庭抗礼。刘欣刚登基,正事没干一件,只干了一堆争夺虚名的事。
生祖母要求,无论多么畸形,刘欣都要试试。奇迹的起步都是试一试,刘欣在艰难地创造奇迹。刘欣展眼一看,发现长安很安静。傅丁二人入住北宫,没有人跳出来反对,就连太皇太后王政君也只是冷眼旁观。可对于刘欣来说,长安的安静透露着不安,仿佛偌大个城池每一处都暗伏王政君的弓箭手。
长安风平浪静,因为以王莽为首的王氏集团在树立声望。王莽全靠声誉起家。树立声望是他的看家本领,他不能丢,否则必死。
太皇太后王政君在玩以静制动的把戏,她像一只老猫,静静地蹲在墙角,仔细盯着洞里的老鼠。此时的王氏家族也没有销声匿迹,王莽一直都在暗中绸缪,给自己树立声望。而王政君也按兵不动,静观全局。
王氏家族掌握实权,他们可以静静地等待。傅昭仪却不行,她仿佛一只饥饿的小老鼠,尽管老猫窥视在旁,也不得不冒险出洞寻食。傅昭仪性子急躁,沉不住气,她根本不是王政君对手。傅昭仪既不懂得先发制人,又不知道王政君能够后发制人,而且就连她的帮手也只能用无能来形容。
就在刘欣面对窘境一筹莫展之际,高昌侯董宏上书奏请刘欣封傅昭仪为皇太后。董宏援引秦朝为例,说秦国庄襄王的生母是夏姬,被华阳夫人收养。庄襄王即位后,封夏姬和华阳夫人为太后,历史的天空曾经出现两位太后。刘欣听后,大为欣慰,准备重赏董宏。
在刘欣时代,搞政治舆论是王莽所擅长;看穿舆论背后的阴谋,更是王莽的看家本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这里是不适用的,傅昭仪和刘欣再加上董宏并不能打响他们的如意算盘。识破他们想法的王莽,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就是反对封傅昭仪为皇太后。不过他不直接反对,而是请求惩处董宏。不剪除那将要结果的花儿,而是连根一起拔,这才是高手。
王莽说,董宏这家伙诅咒大汉,竟然将残暴无道的秦朝跟大汉相提并论简直大逆不道。董宏一听,吓得魂飞魄散。
“大逆不道”是个很虚妄的罪名,但处罚极重可以灭族。董宏虽精通历史,但官场经验不深。身居官场的他,竟然不知道王莽的大名,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王莽话音刚落,师丹马上跳出来指责董宏。只有一个王莽,董宏就无法应对。一转眼,又跳出来一个熟读四书五经的家伙,可见王氏集团不好惹。师丹是刘欣的老师,师丹倒戈,刘欣更加没信心了。刘欣无奈,只能牺牲董宏,将其贬为平民。王、傅集团第一次正面交锋,依附傅昭仪的董宏就成了炮灰。
师丹,字仲公,琅玡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老师很厉害,是研究《诗经》的大名家匡衡。元帝末年,师丹被封为博士,之后升任光禄大夫。刘骜立刘欣为太子,封师丹为太子太傅。刘欣称帝,顾念师丹教育之恩,封他为左将军,关内侯,管理尚书事。
此时的皇位,对于刘欣来说犹如烫手的芋头。他封傅昭仪为皇太后不成,得罪了傅昭仪,也得罪了王氏集团。得罪傅昭仪伤感情,得罪王氏集团伤皇威。正因如此,他幡然醒悟,没有权他什么都无法做。
手中没有权,刘欣就要争取掌权。权力在王氏集团手中,他就要处理好跟王氏集团的关系。靠近王氏集团不等于依附王氏集团,他想借机夺权。他的前辈刘章为他树立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刘欣去找王政君,告知欲封傅昭仪为皇太后,想探探王政君的口气。他觉得,如果王政君同意,万事大吉;即使不同意,也可以探探王氏集团对傅昭仪的态度。
出人意料的是,王政君竟然同意了,仿佛是封赏王氏家族。首先,封刘欣的老爹刘康为恭皇,这是为第二步打基础;其次,封傅昭仪为恭皇太后,封丁姬为恭皇后。傅昭仪一直希望的同等待遇,王政君也慷慨给予,即傅太后、丁皇后享受的待遇与王太后和赵皇后的同等。
胆子不大胃口很小的刘欣,面对这样的情况不知所措。封赏傅昭仪和丁姬后,王政君授意,让刘欣封傅昭仪的三个堂弟为侯,封傅曼为孔乡侯,封傅喜为右将军,封丁明为阳安侯。不知是傅家有人不爱权还是不敢爱权,声望最高的傅喜竟然不接受封赏。
王政君干事干净利落,修书一封,命王莽辞职回家养老。王莽非常听话,不闹也不吵,上书辞职,奏请回家养老。
王莽愿意归隐山林,这与他责骂董宏的行为大相径庭,刘欣感到很古怪。王氏家族突然撤走自己的势力,这给初当皇帝且并不聪颖的刘欣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刘欣不知道王氏家族有什么阴谋,只感觉王政君撤走势力不合常理。王氏家族的行为越不合常理,刘欣越不敢接受。起初,刘欣想搞垮王氏集团,当王氏集团主动自我瓦解时,刘欣却非常害怕。处在被动位置的他,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不得不承认,王政君是争权夺利场的老手。自刘欣登基后,她将长安格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刘欣刚登基称帝还不满二十岁,他只是一个不懂权术的愣头青。王政君突然抛出大把大把的权力,刘欣不只不敢接,甚至不知道怎么办,这就是不成熟的体现。“杀鸡焉用牛刀”,对付刘欣根本不需要王政君亲自动手,自有其他人选。
傅昭仪是王政君的手下败将,她不知道取长补短,一味将短处当长处使,永远都是败将。傅昭仪见到王政君就只知道恶狠狠地斗,不懂权术,而王政君是一只凤凰,她知道修身养性,知道权术。
傅氏子弟中没有很厉害的人,就像王政君的哥哥弟弟中没有很厉害的人。然而,王政君的侄子王莽非常厉害,只要王莽出马,傅氏家族就如土鸡瓦犬。于是,王政君将进攻的任务交给了王莽。
欲让王莽这样的将才出马,只能激。为了激王莽这位将,王政君让王莽辞职回家。王莽的社会声望很高,刘欣刚登基,王莽就辞职,这是扇刘欣耳光。刘欣不敢让王莽辞职,派人火速追回王莽。追回王莽后,刘欣率领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将军师丹和卫尉傅喜等要员,齐向王政君请罪,劝她别遣王莽告老还乡,否则,刘欣也不当皇帝。
与只会得寸进尺的傅昭仪不同,刘欣是个知道局势的人。王政君对这一点非常清楚,他不想为难刘欣。王政君点头许可,王莽留下。王政君觉得,刘欣是个可以慢慢调教的孩子,有前途;而王莽觉得,刘欣知道什么东西能碰,什么东西不能,很有悟性;刘欣觉得,王政君绵里藏针,她指示的地方不能随便坐,否则必然流血。
傅昭仪推倒王氏集团,让刘欣这孩子对付王政君这只美丽得见不到毒刺的蝎子和王莽这条巨蟒,真是强人所难。刘欣想推翻王氏集团,犹如逆水行舟十分艰难,甚至不可能。连他老师,左将军师丹都倒向王氏集团,刘欣真是孤掌难鸣。师丹倒向王氏家族,并非畏权也不是爱利,只是不想傅昭仪专政。丞相孔光和左将军师丹都害怕傅昭仪专政,刘欣还为她争名夺利,只能说对祖母的感恩之心蒙蔽了刘欣的眼睛。
其实,钻风箱的滋味不好受,所以刘欣极力使两个太后和好。一次,刘欣办了一桌酒宴,将皇亲国戚都请了,有王政君、傅昭仪……其他人就不说了,只说这两个太后就行了。吃饭事小,座位事大,宫廷内务安排傅昭仪和王政君同坐。王莽精明,提前检查座次。他发现傅昭仪和王政君平起平坐,顿时大骂,说傅昭仪不配与王政君同坐。
消息很灵的傅昭仪,很快知道王莽辱骂一事。她受不了王莽的辱骂,不出席酒宴。王莽火暴,傅昭仪更火暴,她命令刘欣将王莽给贬了。傅昭仪只知道发脾气,她不知道刘欣千求万求,才将王莽请回来为官。
为了一桌酒宴,要贬王莽,这只有不会玩权术的人才会做。王莽的消息也灵,知道傅昭仪想贬他,他马上交上辞职信,抬腿走人。刘欣当皇帝,王莽当大司马,王莽想走就走,从没将刘欣放在眼里。自从刘欣当皇帝起,他一直都被傅昭仪呼来唤去。刘欣不能左右王氏家族,却又不能不听从傅昭仪的诉求,这就是钻进风箱的滋味。
辞官归乡后,王莽名气大涨。王莽人去,朝廷楼空,刘欣顿然发觉王莽的重要性。刘欣意识到王氏集团中,王莽才是最具威胁潜力的破坏分子。以前,他只觉得王莽仅是王政君喂养的一条小蚯蚓,现在他才知道王莽是一条连王政君都没看透的大蟒蛇。
强大如王莽,不能硬斗,刘欣就安抚。王莽辞退后,刘欣赏赐黄金五百斤、四匹马拉的好马车,任王莽为“特进”。他又派皇宫大厨每隔十天为王莽准备一桌盛宴,特许王莽每月初一和十五拜见皇帝。不光如此,刘欣还全力封赏王莽的党羽,人人加官晋爵。王莽此次辞退,受益的人不少,甚至连诈骗国家财产的王立都受到封赏。
汤加盐大伯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