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41章 这一年
1982年。
这一年,私营经济重新被允许,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语来描述这时候的京市的话,那最合适的无疑就是“活过来”了。小摊小贩聚集在某个地点,那个地点就会顿时热闹起来,人们就爱上这儿买东西嘞,不用票还便宜,街边的店铺也陆续开了起来,有卖吃食的,也有卖衣服的,鱼儿尾巷尾有一家裁缝铺,现在名声儿已经传遍首都城了!
嚯!大家伙儿这才知道,这43号大院儿的严家媳妇儿居然有这本领呢!
这一年,文艺界也全面复兴,在百姓文艺报的引领下,京市文艺圈子涌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有文学领域的也有艺术领域的,前些天,当代画师、年仅24岁的白一惠的作品被收入了艺术馆展出,可谓是轰动整个艺术界了——这可是第一回有这么年轻的画师的作品被展出呢!
与此同时,反应了时代变化的许多文学作品也纷纷流入市场,不同的水土养不同的人,也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原地区的伤痕现实、西北的确的乡土农民、南方文坛的山水江河批判性时代的苦难在某种意义上的确能够成为表达的最大利器,这段时间来文坛上的热闹非凡也正印证了这一点。
而以不言为代表的泛娱乐化文学派别,在这一水儿的作品里,的确有点儿特立独行。
在这一年,《青春》已经再版第三回,哪怕文坛上的批评家们都在评判这篇作品太过浅显、不够有文化内涵,但那些被《青春》激励到了的年轻人群,还是会无视掉这些繁杂的外界声音,为《青春》消费与买单,就像是在为自己真正的青春消费与买单一样。
也是在这一年,《我朝》跨越过一百五十万万字的大关正式完结。祝蹊已经被百姓文艺报的编辑部奉为最好合作的作者了,毕竟按照每月更新三万字这个速度,《我朝》想要这么快就完结还是比较困难的,但能如期超量完成,嗯,闫晴晴表示——感谢不言老师及时的交稿速度以及在百姓文艺报每次推出特刊的时候都愿意贡献出来的大把更新了。
《我朝》一经完结,就被刘台长看上,并且跟祝蹊沟通,买下了这本书的版权。
刘台长现在的台长已经可以去掉前面的“副”字了。
《红楼梦》历经两年的拍摄,一经推出,直接在全国范围内爆火,正在播出那会儿的盛况甚至是,工厂工人们守着公共电视机,不看新闻联播都要看《红楼梦》,可见无论生活怎么苦难,人们对快乐的追求却是一致的。
《红楼梦》大获全胜,华视台也经此更上一台阶,这时也恰逢宣传组织改革,华视台内部进行了业务优化,刘台长的团队成为了第一个独立出来的团队,他带着手下的人,开办了华视台除了归总台管的总台和新闻台之外,第一个分台,专门播出电视剧。
分台的台长听着似乎没有总台的副台长好听,但刘台长觉得自己当家做主的滋味别提多好了,更何况做的还是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没有任何不满意的,现在正摩拳擦掌等着大干一场呢。
反正刘台长现在还在忙着四大名著的拍摄,这边看上了《我朝》之后,还没忘记惦记着祝蹊,想要让人过来写原创剧本呢。
至于祝蹊去上大学前开诚布公说的她可能不会选择回华视台这话,直接就被刘台长忘到脑后去了。
人总是会变的嘛,这不是祝蹊同志也很爱写故事吗?写的《我朝》可真是跌宕起伏、荡气回肠,没有人能拒绝其中的江湖快意恩仇,也没有人拒绝其中的皇权富贵交替的暗潮涌动,刘台长已经开始幻想自己把这个故事拍出来后会是怎么样的场景了。
而且他还很有长远之见,懂得创作作品嘛,那是得搞原创,翻拍虽好,但不能长久的,你说四大名著能说是他们的代表作吗?四大名著只能代表四大名著。
道理也是一样,《我朝》被人提起来能让人第一反应想到他们台里吗?
《我朝》被提起来,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不言,再来是百姓文艺报,这第三位呢,才能勉勉强强轮到他们吧?
前面说到了文艺界大复兴,大复兴也的确带来了不少流派的作者群体,这些作者也在这三年间推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在文坛地位上绝对不可能比《我朝》低的作品比比皆是,但没有人能否认,《我朝》绝对是市面上最畅销的作品。
人家花样是真的多啊。
不仅在设定上别出心裁搞出了个别人都没有见识过的“穿越”,更是套了个“未来世界”的壳子来讲这个穿越,这让设定的新奇程度直接翻倍了。
后续连载期间,这足足三年多快四年的时间,人家仍是一点儿都没有退步,从头到尾这篇小说写得都足够精彩,最后更是以女主萧亭钰登基称帝这一结局,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要知道,这可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间,重男轻女之风压根没有任何被打压的迹象,家里三瓜两枣都没有的农户人家都要生个儿子继承自家的“帝位”,结果这故事里的女主人公真的继承帝位了。
这一结局带来的轰动无疑是地震级别的,完结后至今,一些报刊上的批评栏目还有针对《我朝》的争辩不绝于耳呢。
但祝蹊一点儿都没有放在心上。
这一年,这一天,她正式从京市大学毕业。
毕业的当天,也同时失业。
恢复高考后京市大学汉语言专业第一届的大学生,最优秀的那个学生,祝蹊,放弃了学校分配的工作!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直接传遍了整个校园,全部人都觉得祝蹊疯了。
“不会是当了《明天》几年的总编,就真把咱们的校刊看成自己的了吧?”
“估计是当老大当久了,可不就不乐意做虾兵蟹将了?别说是祝蹊,我听说之前咱们学生会出去的好些师兄师姐们都有很多抱怨呢。”
“他们算什么师兄师姐”
“你这说什么呢!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人歧视工农兵大学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你现在看不起别人,小心改天别人就看不起你!”
因为恢复高考,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地位自是尴尬了起来,正当两边的群体矛盾愈演愈烈,《明天》乘势推出了互动栏目“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大学生”,当时直接从京市大学开始,引起了全首都的高校学生的激烈辩论,有的人支持工农兵大学生,有的人支持高考大学生,直到“学到了真本事的才是真正的大学生”的言论横空而出,给大家伙儿泼了一盆冷热交替的水,一时之间,许多人表示醍醐灌顶,于是就开启了更深入的讨论,争辩也不再就着表面的学生身份争辩了,而是开始了关于如何开展更深入的学习的讨论。
《明天》原本就在风口浪尖上,经此一役,更是名声响彻京市,受众范围直接就随着不断从高校毕业的学生们带入了不同的职场,目前基本上已经覆盖了京市全范围,并且还随着分配到了外地的毕业生,不断以点为圆心辐射出了一个又一个影响力范围圈。
到祝蹊毕业的时候,《明天》名为校刊,但已经不仅仅是校刊了,甚至有人在传,说《明天》杂志社会选一名毕业生担任社长,开始社会化蜕变呢。
这个传言传出来,人们自然是猜测祝蹊会成为《明天》社长,拒绝了学校分配的工作,就是为了要自己拿下《明天》的岗位呢。
但是,祝蹊表示:有的是你们大吃一惊的时候。
祝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