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1章 军队规划
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科技教育等等方面规划完,接下来就是白务和众东北军将领们最关心的——东北军的建设。
在老、帅死后,白务继承了老。帅的职位,同时因为归顺了金陵政府,白务直接一举荣升成为陆军一级上将,成为最年轻的上将(此时的白务才21岁)
同时此时已经归顺东北的孙芳和吴佩这两位前大军阀此时也被江凯瑞象征性地授予二级上将军衔,毕竟两人作为一方统领时候没有做出什么卖国求荣之事。
当然了此时二人已经不再掌握军权了,授为上将同时也同时宣布退为备役,挂个“东北高级参谋顾问”的头衔在东北颐养天年。
这样的结局确实很不错了,至少比otl那样直接横死的好。
同时依照金陵政府的委任状,原奉军将领的于学忠、张相、沈军烈(海军)、冯庸(空军)共五人被授予二级上将军衔。
另外还有12人授予中将军衔,他们分别是:张。
包括马占山在内的共75人被授予少将军衔。此时的奉军已经全部加入金陵政府军,全称为华夏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缩略仍为“奉军”)。
江凯瑞一口气给了东北军第101至第125共25个步兵师以及5个独立骑兵旅的番号。虽说此时的白务对军事也谈不上有多少造诣(除了战略目光绝对是超时代的长远),但也知道“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的道理,庞大的步兵部队在以后的现代化战场上是不能再靠人海战术取胜的。
此时经过精确统计,奉军全员加上投降过来的直鲁军以及林林总总的地方部队(不包含奉天周围的保安团和乡卫队),白务手头陆军兵力总计588万人。
面对这支规模庞大机构臃肿龙蛇混杂的部队,第一步,白务先进行大规模整顿和裁军,凡是老弱病残幼统统发散一笔不薄的遣散费后退役回家,还有父子兵、独生子、兄弟兵的也都被退回,只留下20岁至35岁的精壮青年和服役3年以上的老兵。新东北军陆军部队计有25个新编步兵师(每个师编制为15000人左右)5个独立骑兵旅(每个旅编制为8000)总计40万人。
除了正规部队,东北军还有后备部队——保安团和乡卫队为东北的军事后役预备队,主要有裁军中裁下的部队加上地方平民加入而成的,这两支部队平时除了必要训练外还组成屯垦军配合当地农民开垦荒地。
正规部队其中的第101师是和近卫团一样由白务亲自指挥领导的绝对“嫡系中的嫡系”部队,统一装备东北军精锐装备,新式装备也优先发放,绝对是东北军中的王牌(其实101师也为了防止哪天白务最孤立的时候还有一支队伍能够忠于自己掩护自己逃跑保住小命),该师的师长之职由白务亲自担任,副师长龙云峰和参谋长楚奇明都是东北军的新一代青年将领,与国内外各方势力没有任何瓜葛,这让白务十分放心。
而近卫团名为一个团,实则达到5000之众,和第101师一样都是精锐部队,团长由一向对白务忠心不二的刘多荃少将担任。
军队的军衔制度白务非常热衷学习铁血军队,众所周知,刻板严谨的铁血人制作出来的东西向来都是最实用的(但部分重武器的可靠性确实有待提高)。东北军军衔分为三阶六等:新兵、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上将(分为: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五星上将)。但按照金陵军政部的明文规定,白务的东北边防部军政厅最高也就只能将东北军官兵的军衔升至上校,将级的升迁必须要听金陵军政部的了。
军队在以后的“现代化建设”中,除了一步步将庞大的陆军步兵部队早日实现摩托化甚至机械化之外,白务同时下令切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技术兵种,陆军大力发展炮兵、装甲兵、工兵、通信兵、防化兵、铁道兵、雷达兵、防空兵以及岸防部队等,其中的炮兵的发展是重点中的重点,根据相关战争阵亡士兵统计,战争中80士兵是死于大炮和飞机之下,而这80中又有80是死于大炮之下,所以火炮的的确确是不折不扣的“战争之神”。
此时白务接手的奉天火炮制造工业基础还是很不错的,东北兵工厂规模和生产能力都是亚洲数一数二的,甚至能够制造240mm重型攻城榴弹炮。再加上系统的辅助以及自己老爹的财力,将整个东北发展成东方的铁血也不是不行。至于另一个“陆战之王”的坦克和装甲车的发展,白务也十分青睐,但是无奈资源和资金有限,坦克装甲车只能延缓发展,毕竟系统里的坦克生产线以及坦克本身的价格是死贵死贵的,一条t-28的生产线就需要十万点数,而且还不附带工人,而雷诺ft17的生产线虽然便宜,但并不实用,即使对上东阳人的中战也不会有多大优势。
陆军的传统兵种——骑兵虽然在热兵器和即将到来的机械化战争时代里会渐渐落后,在以后的亚洲战争中还会继续发挥作用,所以白务将以前的东北军骑兵部队整编为五个独立骑兵旅,每个骑兵旅8000人左右,所以东北军战时还能出动四万人的庞大骑兵部队。
此时东北军的海军虽然在张作时期由杨霆沈军烈的初步发展具有雏形,分为黑江江防舰队和渤海湾海防部队,但是军舰稀少,排水量也小、拥有大小舰只21艘,322万吨,舰队官兵3300人,主力舰“海圻”号为当时华夏最大的巡洋舰。
白务知道发展海军是个长期工程并且需要庞大的资金,十年陆军百年海军不是说的,但是东北军目前战略还处于防御阶段加上军力发展资源有限,所以白务暂停止发展海军,但是海军部队仍然下令扩充,利用现行拥有的小型军舰培训水兵等海军人员,为以后东北军海军拥有大量舰艇做准备。当然海军还有一个发展重点,那就是海军陆战队。
至于空军,是一个急需发展的军种,空军比起海军来说作用一样巨大但是花费较少,白务可不想让以后的东北军没有丧失制空权被敌军飞机狂轰滥炸的情况下作战,目前的东北空军部队只有以前张作时期遗留下来从国外进口的200多架旧式战机而已,其中战斗机150架,东北军的飞机主要是以前从高卢两国购买,飞行员也缺少,共5个航空兵队。
东北兵工厂目前也没有制造飞机的技术,飞机全为购买和列强赠送,或者是战场上缴获的。白务第一步利用现行拥有的老式战机聘请外国教官训练东北军空军飞行员,同时花钱向红熊购买新式战机装备部队,5个航空兵大队也打算逐步扩建为12个,按照白务疯狂的设想,东北军起码拥有1500架战机才能满足以后的战争需求。至于空军的陆战部队——空降兵嘛,现在纯属鸡肋,也没有钱和必要发展,白务就此作罢。
军队强大的作战能力来源于强大的后勤保障,因为后勤保障部队勤务兵部队也是东北军需要加强的。除此之外,白务还额外秘密建立数支特种部队、狙击部队、侦察兵部队,这几支规模不大的部队将是以后的战争中的一支奇兵。
军队的装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白务此时接手的奉军兵工厂基础还是很令人满意的,由于张作和杨霆的重视,东北此时已经拥有亚洲数一数二的军械生产能力,每天的产量就可以武装一个营。比如火炮,东北的火炮制造工厂甚至能生产240mm口径的大炮,位居亚洲首位。
分布在各省大大小小的军工厂也不少,但是以前主要控制权还是在杨霆、汤玉等人的手中。白务决定先将东北零散的兵工厂作坊等等分类合并,并在此基础上扩建为东北六所大型主体兵工厂。厂址迁入吉里省和黑江省腹地山区地区,并且派军队进行保护,以防敌对势力破坏或者刺探军械研究机密。
在白务的设想下,计划完成后,东北兵工厂将建立完善的军械生产系统,到时候将有分工细致的军装棉被厂、枪械厂、子弹厂、炮弹厂、炸弹厂、炸药厂、坦克建造工厂(包含轻型坦克和中型坦克)、装甲车建造工厂、火炮制作工厂、军用汽车(包括卡车、吉普车、摩托车等)制造工厂等等,再往后甚至还要建造飞机制造工厂、雷达工厂、导弹火箭工厂、潜艇工厂、航母工厂、水面舰艇造船厂等等等等。
除了雄厚的军工厂生产能力,先进武器装备的研究也是重点,东北的军工厂以后还将拥有先进的飞行器研究所、潜水器研究所、舰艇研究所等等,不过这些就可能要在下个五年计划中了,目前东北只能建立枪械研究所和火炮研究所。(东北‘远视’是为这些做铺垫的)
陆军步兵的单兵装备也是重点,目前东北军步兵的装备比起国内还算可以,能够堪比中央军的部队,但是比起国外军队差距还是不小的。
在白务的设想下,东北军步兵部队将逐步实现“仿德式”装备,士兵统一佩带“m35”钢盔(这款钢盔相比其他国家型号钢盔对士兵头部的保护面积能达到最大),铝制水壶饭盒,防毒面具,牛皮短靴配合绑腿,东北军陆军军装颜色统一为深蓝色(冬季军大衣为白色),分为夏冬两季服(冬天加发军大衣防寒),校级以上军官配发礼服。
东北军步兵目前使用的是步枪为13式、88式等等步枪,型号繁杂,口径不一,以后使用步枪陆续统一配发东北兵工厂生产的仿铁血国98k的炎黄“29年”步枪,东北军步枪配置的刺刀为白务亲自设计的“三棱刺刀”,这种刺刀的“三棱刺刀”刀刃分为三椎且带有背部锯齿和侧面血槽,刺入人体内后能造成巨大的创伤而且难以止血。
排长以上军官配发手枪,冲锋枪统一配发由东北兵工厂生产的仿红熊的“ppd”冲锋枪。
轻重机枪则分别用从系统采购生产线而来的mg42机枪以及同为系统采购的m2重机枪,因为这两种机枪在历史上是经过战争考验证明都是非常实用和成功的。为了减轻后勤负担,东北军各式枪械口径统一规定为792mm口径。(特殊武器除外)
步兵迫击炮则选用120和80这两种口径的装备部队,以代替以前威力不大的16年迫击炮,手榴弹统一制造为那种“甜瓜”式而不用原先那种长柄手榴弹,因为那种手榴弹手柄是木制的,浪费木材资源,并且携带不便,体积太大。
同时白务还在系统内采购量了一批“游击神器”的生产设备,除了炮弹本体,还附带了炮架的生产线,这玩意实在是好东西,只需一头驴就能拖动,九个炮管一个齐射杀伤力极大,实在是物美价廉的杀人工具。
按照白务的设想,后期这玩意儿会被改造从牵引式火箭炮变成车载火箭炮,以此增大机动性。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官兵和军事人才,白务决定以原来张作建立的“东北讲武学堂”为基础,拨款1000万法币建立一所世界级的军事院校,命名为“东北长城军事学院”,总校设在奉天,在东北其他地方设分校,下辖步兵学院、炮兵学院、工兵学院、水兵学院、飞行员学院、装甲兵学院等等。
同时还成立‘光环’士官学校,让东北士兵们在战事训练之余上课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增强政治思想觉悟,灌输“忠于领袖、忠于民族”的爱国思想,这样也减少了士兵因为觉悟低而受蒙蔽产生哗变叛乱事件等等。
为了改掉旧军队的种种陋习,白务还公布了东北军“三大八项”,三大是:
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要归公。
八项是:
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并成立宪兵部队和军警部队,负责维护军队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