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59章 参观植物工厂
郭云介绍说,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吸收红色和蓝色,几乎不需要绿色,所以像这种以生长为主的生长层,基本上是按照红蓝对比三比一配置的,而育苗的时候,蓝光可以让幼苗更强壮,灯光直接就以红蓝一比一配置。当然人家不是这么介绍的,说了一大堆波长,叶绿素,以及各种生物反应。王凝之只听懂了这么一点,什么间叶绿体,壁叶绿体完全没有听懂。总算是明白许尚敬和杨景嫣为什么总是抱怨,标准旗下的接待欺负人了。
看过去,一水的莴苣,跟标兵似的,个头都整整齐齐的,红光中,透着绿色,显得格外耀眼。当然这是由于观察走廊开灯的原因,如果平时不开灯的话,里面的植物在红光下,都接近黑色,小油菜,红杆黑叶,怎么看怎么不正常。
郭云说,由于明天要欢迎大领导视察,所以这边的参观走廊肯定是要长时间开灯的,研究人员表示,这样会影响植物生长,所以只开放了明天准备收割的一层作为参观区域,今天王凝之也只能参观一下这一层了。而且明天这一层会进行一次收割表演,今天是不能给王凝之展示了。
郭云作为行政人员,他是很想让王凝之参观一下的,但是他拧不过研究员,人家也没打算给王凝之这个面子。只是简单的转了一圈,就回到了控制室,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工厂的所有地方,而且还才用了软件补光技术,把在红光中采集到的视频,变成普通阳光下的模样,这样看起来,就顺眼多了,王凝之也去看了一下研究人员用的,没有补光的画面,整间房子里面全是红色,显得格外妖艳。
在监控里,王凝之看到了,一大批植物从育苗车间,转运到生长车间的全过程。一个长着密密麻麻的芹菜幼苗的托盘,从生长货架上被取出,然后顺着轨道,一直运输到移栽车间,四个机械手,迅速开始移栽,合格的就移栽到生长托盘里面去,不合适的就会直接扔到桶里,郭云说,等移栽结束,会有附近的蔬菜种植户,前来接手这些淘汰的幼苗。育苗车间里专门培育的幼苗,比他们自己培育的幼苗要好一点,就是栽到土里之后,成活率会略低,但是架不住这边不要钱啊。
一个育苗托盘,大概可以分成十二个生长托盘。这些生长托盘,又会沿着轨道回到生长车间,再塞回到货架上。郭云解释说,在这些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会根据植物生长进程,再换两到三次托盘,以达到最大限度密植增产的功能,芹菜由于个头比较高,所以总共需要换四次托盘。王凝之也只能说,幸好这些过程不需要人,否则光工人工资就够工厂喝一壶的。
已经被拔光了幼苗的育苗托盘,则会倒掉营养液,清洗,消毒,重新加灌营养液,安置种子,再重新被沿着轨道,送回货架。从离开货架,到送回货架,全程耗时一个半小时。但是由于是多线工作,所以整体速度是非常快的。只需要三四个小时就能把整个育苗车间里的可移栽幼苗全都换一遍。而且机器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效率极高。
在监控里看着这一系列的加工过程,才终于明白,植物工厂为什么叫植物工厂,而不叫立体种植基地了。这完全是在用工业化的思维和流程在生产植物,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无土栽培。就连授粉这个工作都完全由机器完成。要说科技与狠活,这才是真正的科技与狠活,利用食品添加剂,制造食品安全恐慌的行为,纯属耍流氓。数字工厂里面的所有东西,就是在各种化学原料里面长出来的。
不管目瞪口呆的程思思,王凝之拉着她来到了专门用于监视实验大楼的监控室,和另一个监控室只是用来看画面的地方不一样,这里每一组画面旁边都有一大组数据,光照波长,光照强度,生长周期,生长天数,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温度,湿度等等很多数据,而且还分为目标数据,当前数据两组。除此之外,还有系统自动测量出来的正在生长的植物各种数据,包括高度,杆径,叶宽,叶长等等一堆数据。里面还有专门在这里负责操作的人,监督记录各种数据,用于以后得改良。
用郭云的话来说,虽然我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考虑用植物工厂进行大规模的种植小麦,但是我们不能不研究,万一哪一天能用的上的时候,也不至于没有技术储备。而且郭云还介绍说,实验室里还开启了,极为不适合的玉米和高粱的研究。反正自己挣钱,自己花,王凝之虽然不怎么看好,但是也不想管,研究上一段时间,如果没有什么可靠的成果的话,管理部门或者利农集团会主动叫停的。要知道在植物科学方面,利农集团,可是甩了植物工厂十几条街。一个生产型的农业科学公司,比一个科研型的植物科技公司,技术水平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王凝之后面又跟着参观了几个实验室,发现,所有的实验室,也基本都是小小的植物工厂,毕竟就是研究这个的嘛。
简单,转了一圈,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了,这一顿饭,为了招待王凝之,工厂全都用的是实验大楼里面的产品。包括八宝粥,各种蔬菜,甚至最后还上了一个水果大拼盘。草莓,西瓜,这一类的藤蔓类水果。按照郭云的解释,桔子和橙子的矮化已经完成了,但是现在还没有成熟,所以目前还没得吃,至于苹果,目前还没有完成矮化,过高的苹果树,根本不适合数字工厂的生产,郭云甚至还问,能不能让利农的研究部门参与一下,研究研究用其他手段,干涉一下,完成这些果树的矮化。现在纯靠农业手段,完成的压力极大。
对此王凝之,不置可否,让他向总公司汇报,大家一起商量,毕竟涉及基因的东西,尤其是直接吃的,大家还是小心一点好,甚至最好是拉上国家的研究单位,这个玩意儿社会风险和伦理风险都特别大。现在利农集团,针对基因方向,也只是针对各种各样的牧草,经过动物倒一遍手之后,风险大大降低。
吃了一顿全素宴,让无肉不欢的王凝之,吃的并不算满意,但是餐后水果,王凝之却吃的很开心,在这种人工环境下长成的水果,是可以完全通过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口味的。通红通红的草莓,有可能上一颗是甜的,下一颗就是酸的,有一种开盲盒的感觉。
吃完饭,王凝之也见到了,一直生活在耳朵里的李素鸾,人长得确实漂亮,给人一种明媚的感觉,王凝之问她讲解稿的时候,她说差不多了,晚上她在熟悉熟悉,明天应该没有问题。看着她自信满满的样子,王凝之仅有的担心也放下了一半。走得时候拿了一盒猕猴桃,准备当睡前水果吃。
就在王凝之准备离开的时候 ,外面来了一小队人,开着四辆大巴车。上前一问,原来是检查明天所用的食材的。王凝之这才知道,原来明天中午大领导要在这里吃午饭,这事儿怎么说呢,这已经属于站台加打广告了,最起码这一顿饭就可以告诉那些心有疑虑的人,这些食物的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
王凝之问了郭云一下销售方向,得知主要渠道就是高级商超,精品果蔬店,和高级餐厅直营,还有一些高端食品业。另外一个渠道就是出口,那些飞机主要就是飞往欧洲和小鬼子那边的,毕竟他们那边,这种蔬菜更能卖的上价去,但是很可惜,没能加入到美澳的蔬菜供应渠道,主要是这两个国家在农产品上极度排外。本国菜想要认证有机蔬菜就非常难,外国菜想要拿到他们的有机蔬菜认证那是难上加难,但是郭云表示,老美那边的植物工厂,也快落地了,到时候,用那边的蔬菜去申请认证,应该会比较容易。
至于为什么不去欧洲建厂,反而是千里迢迢的往欧洲运呢?主要是,欧洲自己的植物工厂发展的也不错,尤其是风车国,实力更是冠绝群雄。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他们就比较排斥建厂,但是却很欢迎国内的蔬菜。毕竟就一个风车国的产量毕竟有限,导致价格居高不下,国内的蔬菜过去,可以适当的扩大一下供应,也许能降低一下价格呢。毕竟国内被称作价格屠夫嘛。
很可惜,价格屠夫是国内的其它企业,王凝之是和他们一样的黑心资本家,由于王凝之的菜比风车国的质量更好,到时候真的会让风车国,主动降价,进行差异化竞争。到时候国内的蔬菜占据价格高位,很可能就能获得比国内更高的利润。
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