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37章 大家都不信的谣言
“这,能行吗?”
“怎么不行,我们只需要一个名头,剩下的别人背后怎么说,咱们管不着。另外回头你就直接去见皇帝,说是儿子大了,直接让他们把爵位袭了,要是别人问起来,你就说,你这件事办的不好,让我吃亏了,为了防止以后再出这种矛盾,就提前把爵位传下去,防止以后真碰上心大的。”贾玫对周允的不自信非常鄙夷,但是想想这些破事又不是他干的,有火都没处发。
至于董倩,现在还在后院纳闷呢,周允他也认识,早年间还和自家姐姐议过亲呢,要不是贾玫横插一杠,说不定就是自家姐夫了。原来也偶然有来往,但是自从自家哥哥被皇帝斥责之后,两家就断了往来。不过这事也不能怨人家,自从自己哥哥居丧不瑾这事传开之后,几乎就没有人在和自己来往了。
哥哥因为义忠亲王坏了事之后,父母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姐姐的女儿保管,想的是万一皇帝不追究出嫁女的女儿,看在钱的份上,以后也能有个孩子随外家姓。至于自己,就得了一笔傍身的钱,带着奶娘一家离开了,居住在金陵城外的一个小村子里,平日里没事教导几个女孩子,赚点束脩,做做针线,送到城里来卖,日子也还过得去。至于说皇帝放过了自己一家,听听就行了,放过的原因是自己的父母嫂子侄子全死了,如果自己大张旗鼓跑出去,大概想借自己人头立个功的也大有人在吧。
本来都准备就这么过一辈子了,哪知道才过了几年,周允就找上门来了,直接让奶娘一家给自己收拾东西,跟他回京。对面是个王爷,还带着一队兵马,董倩实在拿不准,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也不敢反抗。至于想纳自己为妾,董倩自己都不信,人家贵为王爷,什么小姑娘找不到,多少如花似玉的妙龄少女家里巴不得呢,自己这情况已经是人老珠黄了。
结果没想到,居然还跟着周允去了一趟苏家,见到了自家姐姐挣命生下来的闺女,妙玉。妙玉她爹对妙玉的安排,隐隐有托孤之嫌,看来已经是心存死志了。没必要啊,她在城外都听说了,说甄家看上他了,准备把旁支的嫡女嫁给他。没想到周允居然答应了,还说要认她为义女,不是传言说蜀王府和甄家不对付吗,怎么会认一个马上成为甄氏继女的女孩做义女呢?
别说她不理解,苏妙玉也在纳闷呢,她虽然年纪小,但是她爹可是把她当男孩子教导的,很多东西她看的明明白白,他爹当时是一步错,步步错,现在已经在甄家这个贼船上下不来了。要说她这小十年过得也够离奇的,出生就没了娘,然后一直生病,直到三岁,家里来了一僧一道,说是苏妙玉命里带煞,克死母亲不说,自己身体也不好,若不出家,这辈子病都好不了了。苏父看这两人有些道行,就和两人商量多养几年,约定了等苏妙玉六岁那年,两人来化她出家。
果然从那以后苏妙玉就再也没有生过病,等到她六岁生日那天,没等到一僧一道,一直到年底都没见到人,苏父还商量着如果两人不来,苏妙玉的身体还是那样隔三差五的生病的话,就把全部家产都让她带着到庙里带发修行去。昨天蜀王带着她小姨妈,来到她家里,结果自己没有出家反而被打包给了蜀王,成了蜀王的义女。
苏妙玉感觉,苏父就是怕甄氏女欺负自己,所以给自己找靠山,但是当她知道,父亲已经把整个苏家和董家放在她这里的东西全都给她打包了之后,才感觉到事情的不妙。当时苏父对她的解释是,既然已经和甄家掰扯不开了,那就把家产全带走,不留一丝一毫给甄家,说不定未来还能因此减罪呢。直到苏父的死讯传来,苏妙玉才明白当时的苏父是已经存了死志的,想用自己的死,来换女儿的生。所以她才会对贾玫允许自己在小院里守孝,那么的感激。
但是自家姨妈跟着蜀王干什么,她也是不相信蜀王会纳自己小姨妈为妾。别说苏妙玉不相信,周允要纳董倩为妾的消息传到皇帝和百官耳朵里的时候,他们都不相信。
“啥,朴无用,你说啥,蜀王要纳妾,开什么玩笑,就他对他王妃的态度,你说他要纳妾,就算是他王妃不管,他爷爷和他爹能打死他。这种消息应该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这也是有心人啊,昨天蜀王妃当着甄家人的面,杀了她们一个丫鬟,今天蜀王就要纳妾,纳的还是他议亲对象的亲妹妹,真有意思。”
朴无用自己也知道,这种消息完全不可能,但是自己的任务就是这个,别人给自己说了,哪怕是这些人就是想通过自己让万岁爷听见,自己也得如实上报。是真是假,是否是包藏祸心,那自有万岁爷判断,自己一个阉人要做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回万岁爷,奴婢也是听甄家的下人说的,要不奴婢再出去打听打听?”
正统帝看了看朴无用,他也知道这个老梆子的心思,“算了,你打听什么,如果这事是真的,有心人会直接把消息送到你耳朵里,如果是假的,咱们就等着蜀王府的解释就行。”想了想,今天好像没啥事,昨天祭拜了太宗,原本想着今天去祭拜一下社稷坛的,结果钦天监说今天不是啥好日子,让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待着。“我就说,钦天监这群老牛鼻子,还是有点道行的,说今天诸事不宜,不适合出门,这蜀王出了趟门,就弄出这么大的笑话。”
正统帝还很开心的和周边的人分享自己的认知,“这蜀王妃,没出阁的时候,就传出了一个贞静的美名,和她那个姐姐完全不一样,但是成亲之后,尤其是生了两个孩子之后,气势就起来了,等她生了女儿之后,现在能压着咱们这位蜀王殿下,偏偏这位还甘之若饴,说什么除了立户的老祖宗,他就是他们周家最大的功臣,几十代了,就没出过一个女儿,以后到了那边他都能挺直胸膛。我呸,若不是英宗皇帝给他订的婚,说不定他就娶了董家的小姐了,听说那位可是就生了一个女儿就去了。”
我的万岁爷唉,您要是无聊,就去找皇后娘娘玩,实在不行,你下下棋,写写字,再不行,您老人家去看看折子,这种八卦是我一个太监能听的吗?
正统帝看朴无用躬着身子,也不回话,想想这种消息给他一个太监说不太合适,刚刚自己是有点放飞自我了。然后生硬的转换话题,“朴无用啊,我让高丽国在你家里找找有没有合适的男孩,过继给你,等你老了,也有个念想,你挑好了没有。”这就是正统帝没话找话了,一个太监的嗣子,需要一个皇帝亲自过问吗?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但是在朴无用眼里,这可就是圣恩啊,自己何德何能,一个嗣子问题,都能让皇帝亲自过问,当时就跪在了地上,“奴婢多谢万岁爷爷恩典,老家给送来了十多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奴婢心大挑了三个,还请万岁爷恕罪……”
正统帝根本没当回事,毕竟本来就是转移话题的东西,说那么详细干什么,所以就直接打断了他,“三个就三个,你能看上他们是他们的福气,这样吧,我给你个恩典,等你哪天没了,你的孙子就转成良籍。”
朴无用被惊天喜讯给砸趴下了,这可是莫大的恩典啊,“多谢万岁爷爷,多谢万岁爷爷……”
正统帝看他连话都不会说了,也不想看他这老泪纵横的臭脸,“行了,下去吧,自己去内务监备案去吧,可有一点,你可不能有了孙子,就找条河进去了,否则,今天的话就当我没说,去吧!”说着拿着皇帝的私印在手头的纸上盖了大印。
为啥说这都是恩典呢,宫里的太监要嗣子很难吗?是的,非常难,难到离谱。
怎么呢?皇帝为什么要用太监,并不是因为太监不会和后妃有染,而是因为太监无后,那么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相对还要收敛一点,可以看一下允许太监有嗣子的汉唐两朝,太监都猖狂到什么地步了,毒杀皇后,刺杀太子,废立皇帝,把持朝政。所以大周就直接绝了太监有嗣子的根,除非是皇帝恩典。
就算是表现好求出恩典来了,也只是一纸行文到地方,通知太监家里,家里挑个孩子送过来,就这还得付钱,非常的贵,比买孩子要贵几十上百倍。就这还得赌自己家人有良心,没有从外面买个孩子糊弄自己,否则养一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怎么想怎么恶心。对于太监来说,你给我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女儿都比买个儿子强,他们自己没根,就对这血缘特别重视。
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