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16章 进城头一天
后面就是皇帝的龙辇了,以及随行的皇后,太后,和部分太监,宫女,侍卫之类的人,但是人不多,其他的包括贵妃都要到后面等着,毕竟贵妃也是妾,金陵是旧都,各种规矩就会非常多。
等皇家进去之后,就轮到周允等人了。周瑶进城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些人把秩序维持的这么好,那么多人居然没有任何声音。出于好奇,周瑶悄悄的打开了一丝缝隙,结果贾玫直接把帘子给她撩起来了。周瑶这才知道,原来撩起帘子,也没有人能看到她们。
整个大街上根本没有跪的或者站的密密麻麻的百姓,也是路本来就不宽,站上几排百姓,车走哪里。而且这么多百姓都在,风险的不可控性直线增加,安保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今天的金陵城能称得上是家家闭门,户户关窗,所有人都被约束在家里,邻居还要相互监督。行走的这一路,官道两边住户的窗户也都被木板钉的死死的,有的就直接用泥或者砖直接糊死,而且这些人还要临时搬迁到其他地方去。总之别说出来看人了,隔着门缝看人的机会都不给你。
至于侍卫,那都是背对官道的,毕竟你的任务是保卫皇帝安全,全都面朝皇帝站着,你保护哪个。至于让百姓瞻仰天颜,一般有这么几种办法,第一是召见百姓的代表和耆老,第二是找个人穿件似是而非的衣服带着銮驾仪仗,到城门楼上接受百姓参拜。第三就是,等皇帝安顿好之后,让龙辇带着銮驾转一圈。总之普通百姓想要见到真正皇帝,难度非常大。
在贾玫口中知晓这些东西之后,周瑶真的是大吃一惊,原来皇帝出巡是这样的,怪不得百官就想牢牢的把皇帝关在皇宫里呢,这也太折腾百姓了。听贾玫说,这还是正统帝体恤民情的结果,没有要求什么黄沙垫道,绿柳遮阴,更没有要求拆房子。而在太宗皇帝迁都来金陵时,和英宗皇帝离开金陵时,直接把官道两边的房子全拆了,各拆出来一箭之地,就是为了防止有人隐藏在房上放暗箭。
现在的京城南城门到皇宫的大路宽度本身就有两箭之地,原来周瑶一直认为是为了彰显天朝威仪,原来是为了安全着想。当然作为皇帝比较经常走得路,走一次拆一次房子,实在是有点不讲人情。而正统帝为了安民,争取对百姓造成最小的损失,所以不让拆民房,一箭之地的房子里不能有人就罢了,至于房顶,也让侍卫在上面待着。
周瑶看了一路,也录了一路,就是不知道这一段视频究竟会给其他人带来多大的冲击,这和电视上的差距也太大了。
走了不久,贾玫就把帘子放了下来,原来是要和大部队分开了,从御道转进了一条普通官道,正好碰上在这里等着的贾家众人。主子什么都没说,甚至连招呼都没打,只有双方的下人寒暄了几句,双方就结伴同行了。
金陵毕竟只是旧都,占地规模是绝对比不上经历了两代建设的京城,但是由于京城就是按照规制建的的,所以从各府占地,花样等各方面却又有所不如。太宗皇帝也没必要刻意约束各家的府邸规模,所以荣国府老宅面积非常大,贾赦也大方,直接把整个东跨院都给收拾出来给周允一家住了。反正也住不了多少时间,所以贾玫也没推辞。
也不只是自从迁都京城就是如此,还是贾赦这一次专程收拾的,贾玫和贾敏原来在这里的院子,居然一直收拾保养的相当好,仅次于正院。正统帝很快就派人过来告知了一声,大概意思就是,南巡队伍大概要在金陵待半月左右,然后,启程回京。
贾玫稍作收拾,就带着周瑶去见贾母了,毕竟这是母亲,自古以来也没有子女和母亲断绝关系的。但是也许是贾母在外面和贾政一起生活了几年,没了当年贾府老太君的地位,所以这次拜访居然没出什么幺蛾子。而真实情况只有贾府众人知道,贾赦直接以断了贾政的前途要挟,万万不能惹得贾玫和周瑶不高兴。现在满朝文武基本上都知道,妻女才是周允的心头宝,想当初周瑾这个嫡长子从外面受了委屈,没人出头不说,说不定还得挨顿揍,但是周瑶,你别说让她受点委屈,背后说小话都有挨揍的风险。
贾赦当家做主之后,为了两个儿子的前途,也不怕贾母的孝道压制了,用贾瑚的话说,一老太太了,她出去乱说也就是老糊涂了,反正贾赦把所有的孝心全都放到门面上了。外人哪怕听了贾赦不孝的说法,也只会说贾母偏心,不慈,贾政不悌,不友。有了这层护身符的贾赦,多少有点肆无忌惮了。
对于贾玫来说,她还挺高兴,毕竟这事儿办的是真的清心啊!贾母似乎也明白了贾宝玉和周瑶之间的巨大鸿沟,反而把目光瞄上了林黛玉。至于史湘云,现在的贾母那可是一万个看不上,一介孤女,背后也没什么靠山,嫁妆也是了了。关键是史湘云似乎听了史家老二的说法,居然和周瑶关系极差,甚至还因为所谓的心直口快,说周瑶坏话,挨过打。
至于经常把史湘云接过府来养一阵子,主要是给自己赚一个怜贫惜弱的好名声,顺带拉拢一下史家,也提点一下史家,贾家才是金陵四大家族之首。为啥,自己家的孤女宁可住到姑奶奶家,都不愿意住在自己家里,这不正是说明史家苛责孤女吗,小小一点手段,就能败坏史家的名声,手段简直绝了。
至于做孙子媳妇那是万万不能的,史湘云没有背景不说,就这克父克母的命,也不能给她的宝玉当媳妇。甚至若不是贾宝玉哭闹,史湘云连和贾宝玉一起玩耍的机会都没有,毕竟无论是贾母还是王氏,都怕史湘云把贾宝玉的玉克了去。
下午周瑶就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金陵的贾家实际上和京城贾家关系已经挺疏远了,若不是原来是宁国府,现在是荣国府当着贾氏一族的族长,两边应该都是除了婚丧嫁娶,没有任何往来才是,都出了五服了,哪里还有这么多亲戚往来。但是现在贾瑚是族长,王熙凤是宗妇,所以贾家人上门拜访也是应该应分。但是贾玫算什么,一个出了五服的出嫁女,几乎从来没有什么往来才是,但是各家的当家人几乎都来拜见贾玫。
按理说,男的拜访贾瑚,女的去见王熙凤,才是应该,若是族里有举人出身的,来拜访周允,寻个日后照应也说的过去,族里的老人来见见贾玫,也合情合理,毕竟关系还近一点嘛。现在是几乎所有的当家奶奶,全都来找贾玫,甚至有一半人都带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有闺女,有侄女,有外甥女,甚至有娘家侄女,更过分的是居然有带丫鬟的。
不用说这都是周瑾和周理的好长辈,一个个还都念着帮他们找小老婆呢。然后周瑶就看到了各种机锋,若是孔明再世,看到如此场面,大概也要甘拜下风了。
等人都散的差不多了,别说贾玫这个当事人了,连周瑶这个看戏的都看累了。结果贾玫却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瑶瑶啊,这些人战斗力太弱了,我这还没出汗呢,就被收拾的七七八八了,还我出门在外没个伺候的,真当我身边春分这些人都是摆设不成。”
“什么呀,你就是看人家想说又不敢说,在那里寻开心,你可别说你看不出她们说的是你身边没个儿媳妇伺候。”周瑶翻着白眼说。
“你这小丫头,不许翻白眼,你要淑女一点。这些人真是儿媳妇是用来伺候儿子的,我一个老婆子,哪里用得着儿媳妇伺候,简直胡闹。”
“娘哪里老了,咱们两个放一块,你最多是个姐姐,你就是穿的衣服太老气了,好好打扮一下照样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
“行了,别贫了,你今天的功课可是一点没做啊!”周瑶是有功课的,主要就是大字,练字是一辈子的事,历经四个世界的周瑶,也就任务世界的王凝之字勉强能看,当然这是陈知书的评价。如果用附中语文老师的话说,那是娟秀工整,古意盎然,很多人都非常称赞王凝之的字的。
至于周瑶的字,陈知书就一个评价,那就是结构还算整齐,当然这是因为周瑶是公主的原因,否则那就狗屁不通,一无是处。当然这和周瑶年纪小腕力不够也有关系,在周瑶看来,几位老师交口称赞,已经有自成风骨的趋势的林黛玉和她也差不多。就是因为在陈知书眼里自己不如林黛玉听话的原因。
很显然,周瑶已经把心中的a树和c树中间那颗树给拔了。
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