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15章 文人之势
“大哥,如果你是农民,我告诉你,只要你把土地放在我这里,只需要交四十税一,或者还是交三十税一,但是那些收税的小吏,不敢给你找麻烦,你愿不愿意把土地放在我这里?”
朱瞻基点了点头:“当然愿意了!少缴税或者不受刁难,那都是好事啊!”
他恍然大悟道:“原来这就是通过免税赚取钱财的方式啊!”
转而朱瞻基又疑惑起来,:“不对吧?三十税一,这才多少赋税啊!那钱财算起来也不多啊!”
他倒不是真的计算过了,而是觉得那样的赋税要是很多,他那缺钱皇爷爷早就下令削减免税政策了。
朱瞻堪欣慰的看了看老大哥,颇有一副傻儿子长大了的感觉。
“从道理上来说,确实像是你说的那个样,三十税一收上来的钱财也没有那么多。”
“按照规定,举人可以免去400亩田地的赋税,一亩田地的产量大约2-3石粮食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举人每年可以拿走大约30-40石的粮食!”
朱瞻基用手指头不停的摆弄着,最后算出来的结果差不多。
于是他点了点头认可道:“确实是这样,这样算来,按照最多的四十石粮食来算,也不过是几十两银子罢了。
一年的时间,才几十两银子,也就刚够用来读书吧?”
朱瞻堪摇了摇头,看来老大哥的修行还是有点浅薄啊!
“账算得没错,但是这只是按照大明律来计算的账目而已!”
朱瞻基有些不解的问道:“按照大明律计算难道不对?”
“大哥,你可知道,太祖定下来的税收规定?”
朱瞻基点了点头:“知道啊!规定税收三十税一,就算有些许吏员刁难,恐怕最多也就是二十税一,甚至十五税一吧?”
朱瞻堪笑道:“大哥,你忘了说了,太祖可是还规定了每年农税的收入了!每年进账的粮食农税,规定在二千七百万石粮食左右!”
“粮食的来源就是土地,土地越多,粮食越多;粮食越多,赋税越多。”
朱瞻基点了点头,有些不明觉厉。
“然而,在免税政策的辅助下,土地,或者说需要交税的土地已经减少了!”
朱瞻基瞬间明白了问题所在!
双眼无神的顺着朱瞻堪的话说下去。
“需要交税的土地减少了,可是每年的赋税还是有固定的数字!”
朱瞻基语气一滞:“所以说,多余的赋税还是要从同县的老百姓身上出。”
“没错!”朱瞻堪接话道:“按照三年一考,一个举人能占据400亩田地,迄今我永乐朝已经开办了足足三次科举了,如果某个县内,出现了几个举人,再出现几个高品级的官员。”
“当地的老百姓,至少会变成十五税一,如果再加上某些小官小吏的压迫,恐怕其中的税收猫腻还会更多。”
朱瞻堪感慨的说道:“这也是很多朝代,最后灭亡的原因。”
“士绅官老爷,将土地收到自己手里,而且他们还不用纳税,而国家总归需要赋税,最后得劲结果就是不断的压迫那少数的老百姓!导致老百姓承担的赋税越来越高,直到养活不起自己”
“那就到所谓的改朝换代了吧。”
朱瞻基被朱老六的话有点惊住了,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功名面试政策,居然还牵扯出来大明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了!
朱瞻堪继续道:“这就是文人一直以来依靠的大势,所谓耕读传家不外如此。”
“不过,与其说是耕读世家,不如说是什么土地世家比较好。”
孤独的根号3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