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柔方羽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对抗皇子(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对抗皇子

一是因为圣果就在眼前,二是因为方羽的挑衅。

对于神海王朝的皇族而言,人族就是一群蝼蚁,这是烙印在血脉之中的看法。

如今被一个人族修士踩在脸上挑衅与嘲讽。他们难以保持冷静,也算正常。

可若与性命比起来,这点怒火和尊严就算不得什么了!

"皇兄,我们恐怕不是他的对手,不如……"苍云给苍阳和苍月传音。

"你要退缩!?你这样回去,母后会如何看待你!?"苍阳瞪了苍云一眼,直接开口说道。

听到这句话,方羽眼神微动。

看来……这个神海帝后。对于她的子嗣相当严格啊。

不管是之前的苍玉,还是现在的三位皇子。

都宁愿冒生命的危险,都不愿意被他们的母后惩罚。

"看来这神海王朝和人类的王朝并不相同,至少他们的皇子……生活并不是那么快乐。"方羽心道。

"轰!"

方羽正在思绪之间,上空的苍阳悍然出手!

他双手掐出一个手印,轰出一道三角形的光柱,直冲方羽。

方羽抬起左掌,召出天道剑。

"嗡……"

握紧天道剑的瞬间。一阵剑鸣声响起。

"天道剑罡。"

言出法随,方羽左手抬起天道剑,天道剑的剑刃猛然泛起一阵蓝光。

一道天道之力凝聚而成的方形盾牌,挡在方羽的身前。

三角光柱轰在盾牌之上。

"轰隆……"

地面崩陷,剧烈震动。

而方羽握住天道剑的左手,却没有丝毫的动弹。

苍阳轰出的所有法能,都被格挡在蓝光盾牌之外,无法往前半分!

"咻!"

这时,一道身影划破长空,出现在方羽的身后。

正是苍月!

苍月手中握着一把长弓,长弓的表层是金属,泛起古铜色的光辉。

他将长弓拉满,一根闪烁着金色光芒的利箭已在弦上,正正对准方羽的后脑勺。

"给我死!"

苍月咬着牙,左手一饭。

"砰!"

利箭从长弓射出,竟然引发了一阵音爆。

冲出的位置空间都出现一阵波纹。

"嗖!"

而后。这把利箭在空中划过,直刺方羽的后脑位置!

"轰隆……"

在空中划过的同时,利箭之上的凌厉气息完全爆发,强悍至极!

一秒不到的时间。眼看利箭就要刺中方羽。

而方羽还未有任何反应。

苍月睁大眼睛,眼神兴奋。

然而下一秒,他的脸色就变了。

"嗖!"

方羽就像后脑勺长了眼睛一般,忽然一个极其轻微的侧头。轻易就躲过了利箭。

而利箭爆发的气息,直接略过他的脸部,却没有造成任何伤痕。

眼看,利箭就要冲过方羽所在的位置。继续往前刺去。

可就在这时,方羽又忽地抬起右手,将那根以极其可怕的速度往前飞去的利箭……直接握住!

"砰!"

利箭的冲力,被方羽右手的恐怖巨力强行瓦解。

一声闷响过后,利箭的冲力和凝聚的法能皆已溃散。

此刻,后方空中的苍月……已经震骇到呆愣了。

这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方羽所做出的动作,以常识来理解……根本不可能完成!

利箭即将触碰到他的后脑勺,他怎么可能来得及侧头闪避?

利箭已经冲过他的脑袋,他又怎么可能来得及抬手将其握住?

一个人族修士……不,一个地球生灵的速度……怎么可能快到这种地步!?

"比起银炙,你这把长弓弱很多啊。"方羽转过身,看向苍月,淡淡地说道。

李道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天刀
斩天刀
下,否则没有林凡的同意,天宗之人怎么可能把叶木放下山来。叶木点点头,之前长老也确实这样说过,有一个男人,会到达,自己要跟着对方完成一些任务。叶木他并没有高傲,虽然在很多人眼中,叶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墨扬
西游: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西游: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陛下不好了!下凡捉妖的天兵天将全被打趴了!”“陛下大喜事!狱神出手了,妖怪都被打趴了!”“陛下不好了!狱神突然收手……他跑路了!”“酉时了,他…下班了!”玉帝气得拍了拍龙辇,并且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愤
雪山白术
我的总裁先生是个残疾的爱哭包
我的总裁先生是个残疾的爱哭包
关于我的总裁先生是个残疾的爱哭包:苏软软大学毕业后进了心心念念的乔氏旗下的木森公司,搬进公司的单身公寓后,遇到双臂截肢的邻居乔逸辰,爱心泛滥的她开展了她的爱心之旅,把抑郁封闭的乔逸辰救出自己的世界。。
河边的狗尾巴草
惹到假千金,你要到倒霉了
惹到假千金,你要到倒霉了
老爷子的奠堂上,她的衣物被夫人扔在了外面。夫人说:“生前老爷子最疼你,如今你竟然连老爷子葬礼都不露脸,从今天起,你不再是我们的女儿。”是的,她是假千金,当年真千金病危,夫人听说收养她能为真千金求福,没
佚名
仙侠:从箭术横推神魔世界!
仙侠:从箭术横推神魔世界!
【节奏超快】+【暴爽玄幻】+【升级加点】+【神魔+【斩妖除魔】大地之上,妖魔肆虐,尸骨遍野!有一少年,独自从山村之中走出。一箭,一刀,一壶酒!护家,护国,护苍生!从小成箭术到神通【射日箭】从明察秋毫到
车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