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魔同修叶小川云乞幽

第5372章 苗水的威压(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372章 苗水的威压

孟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落在了那个单膝下跪,对着血色旋涡行礼的女子身上。

除了花无忧之外,在场的众人的表情都显得极为的震惊。

包括已经被苗水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薛天,同样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向孟婆。

混元老祖与薛天,都是见过孟婆的。

在他们的记忆里,孟婆是一个苍老驼背的老妪,怎么忽然变成了一个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中年女子了?

自从孟婆掌管了六道轮回池后,就成为了三界中最特殊的人。

表面上她隶属与冥界之主冥王,可是,真实情况却是,她根本就不吊冥王。

由于孟婆掌控三界亿万生灵的轮回,把持着黄泉与奈何桥,连学名叫做忘忧水的胡辣汤,都被她很霸道的改成了孟婆汤。

连上苍之主都不敢轻易对孟婆发脾气。

这么一位三界中的顶级大佬,可以在三界任何地方横着走的超级富婆,竟然会对苗水如此恭敬。

而且苗水也丝毫不给她任何面子,当众便训斥她,为何不好好的守护六道轮回池,跑到人间忘情海来作甚。

面对质询,孟婆缓缓的道:“老婆子如果说,是来寻找弟子的,掌控者相信吗?”

“寻找弟子?何人?”

孟婆道:“云小丫。她跟随着人间的一群人进入了忘情海寻找木神遗宝。老婆子年纪大了,这么多年就相中了她这么一位传人,所以便想将她带回黄泉教导。”

理由十分的牵强。

孟婆这么大的牌面,就算是看上了邪神与鬼仙的闺女,想要收为弟子,直接和邪神说一声就是了。

没必要打破三界禁忌,亲自从地府跑到人间。

而且,还跑上了创世岛。

很显然,孟婆此次前来人间,是另有目的。

至于是什么目的,那就不好说了。

也许是为了玄婴身上的六道轮回盘而来的,也许是为了木神遗宝而来,也许是为了叶小川,也有可能是为了盘古族守护的秘密。

她不肯说真话,没人能逼她。

既然她已经给了解释,不论理由有多么的荒唐与不可信,苗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花无忧与混元老祖表情很诡异。

他们多多少少都知道当年苗水与孟婆之间的恩怨。

当初六道掌控者更迭,争夺六件主神器的高手不计其数。

当时孟婆与苗水,便为了修罗界的主神器干过一架。

最终,苗水以天龙八音险胜孟婆,夺得血八卦。

两个女人从此之后便结下梁子。

如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恩怨依旧未解。

郭璧儿,贤夭等几位来自人间的强者,并不了解当年的那段历史,也不太清楚苗水的身份。

从此刻情况看来,孟婆这位超级大佬,都对苗水恭恭敬敬,让李子叶等人都下意识的认为,这位苗水,绝对是一位超级超级厉害的人物。

苗水并未真正的现身,只是通过血八卦远距离与众人对话。

她虽是掌控者,却不是神。

只是一位修为高强的人类罢了。

十六万年,太漫长了,她的修为已经早不及巅峰状态。

以血八卦能震慑住,包括孟婆在内的天冥二界的高手。

流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换嫁战死的小公爷后,夫君回来了
换嫁战死的小公爷后,夫君回来了
【换嫁+宅斗打脸+姐妹对照组+渣男渣女火葬场】我与表姐同时定下亲事。她嫁国公府世子,我嫁次子。表姐妹同嫁亲兄弟,也算一段佳话。谁知世子战死沙场,公府爵位落在了次子头上。为摆脱克夫名声,表姐转头找上了我的未婚夫。出嫁前夕,未婚夫让我自请为妾。【虽为妾,有点委屈了你,但能够嫁进国公府,你一介孤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你表姐是侯府嫡女,你莫不是还要压嫡女一头想做正妻?】所有人都以为,要么我委曲求全,要么我
林拾酒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 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
无上神帝
无上神帝
万千大世界,强者如林。一代仙王牧云,重生到一个备受欺凌的私生子身上,誓要搅动风云,重回巅峰。苍茫天域,谁与争锋?诸天万界,我主沉浮!这一世,牧云注定要掌御万界,斗破苍穹!
蜗牛狂奔
我儿一街溜子,怎成军长女婿了
我儿一街溜子,怎成军长女婿了
浑浑噩噩中,叶辰意外重生到了高中时代。 而醒来的他却还以为这是他做过无数次的梦境。 面对找上门来的女朋友父亲,叶辰出言不逊,三言两语,就彻底把萧苒的军长父亲彻底惹毛! 事后叶辰才猛的发现自己并不是在做梦,而是真的重生回到高中时代。 但为了弥补上辈子的遗憾,高中毕业后,顶着开局把军长惹毛的压力,叶辰毅然决然参军。 入伍后,叶辰一路高歌猛进,立下赫赫战功。 军长:这女婿我要定了!
十七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关于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隋末,李善道初为求活,投奔了在瓦岗落草的同乡徐世绩,后经奋斗,与李世民并为当时双雄,一决胜负。
赵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