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066章 东帝国建立的初步情况
淮南道。中秋过后,晚稻丰收。
江淮百姓活到了重阳节,还活过去了。
颜无疾找上张巡,向张巡出示了杨玉环和李隆基的联合圣旨。
圣旨诏命,淮南道和江南道东部地区划出来,建立一个独立的东帝国。
军队例外,东帝国的国防力量受东帝国以外的大唐指挥,听命于杨玉环。
颜无疾任东帝国临时军政院一把手,安庆绪史朝义和丁星辰辅佐。张巡出任宰相并全权负责组建临时行政院。
颜无疾说道:“张相公,这里是施政三大基本原则。第一,废除一切奴役制度。第二,杀人偿命,任何杀人案件必须全力追凶,审判凶手的最终决定权属于受害者的家属和同族。第三,废刑不上大夫,权力越大犯罪成本越高。您看,搞得下去吗?”
公平公正需要一步一步来,废奴、杀人偿命和刑上大夫就是首先保证人都是人,每个人的基本的生命权先要确保平等。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但又是最难做的道理,因为掌握权力的人不认这个道理。
梅友才固执地认为压迫产生的根源就是有一部分人杀人不用偿命,还活得很好。
因此,梅友才给出了三条基本原则。
张巡握拳道:“兵在手,就能搞!”
张巡又看了一遍圣旨。
圣旨密密麻麻的写了很多执政纲要,其中很多都是张巡从未想到过的。
首先是清点公私粮仓的方式。
大唐虽然有硕鼠搬空粮仓的事发生,但还没有人想出来火烧粮仓这种应付上面派人来盘点的鬼点子,最多是补空仓,等人走了再搬空。就是累了点,不过很安全。
其次是人口普查,以前是不算富贵们藏起来的佃户奴仆的,现在算,都是人。
闲话少叙,在三十八路军的搜寻和监督之下,东帝国范围内的粮食和人口都清点出来了。张巡安排账房先生计算人均值,最后发现粮食够每个人吃两年还有盈余!
张巡认为接下来的事就很好办了。
但是,张巡想错了。盘点时毕竟不是直接拿走东帝国内各大富贵们的私产,一旁又有三十八路军虎视眈眈,各大富贵们并没有表现出抗拒,谁爱看就看呗!
但是要把刨除全家人两年的口粮之外的粮食全部充公,那就有得厮杀一番了!
梅友才把厮杀一番的事交给了张巡和颜无疾,他认为神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留给颜无疾武斗。神仙要智斗!
颜无疾有金龟县那一套,但州郡各大富贵们的武装实力却也不容小觑。
没有梅友才的神通开路,又不是叛军滥杀无辜不管不顾,对付江淮富贵集团,还是让张巡和颜无疾感到很头疼。
金龟县的那一套虽然有用,但似乎只是在小地方管用,小地方基本都是种地的。
城里面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复杂的人和事太多了,而且颜无疾还没有完全领悟打土豪分田地的核心指导思想。
团结工农无产阶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推翻三座大山?闹呢?梅友才估计也是只知其外不知其内呢!
张巡看着圣旨摇头,他也看不懂。
张巡建议道:“要不先跟他们讨价还价一阵子?打起来必然伤及无辜,不如双方各退一步,否则就没得商量!”
颜无疾冷漠道:“张相公你看,老六这里还有个说法,就是东帝国的所有土地归东帝国所有,不实行分封。然后良田多少劣地多少,租出去给有钱租地的人,再由租地的人要么自行耕种要么请劳工,最后收成由耕种者和租地者五五分。”
张巡点头道:“相当于去了农民个人的税改为征收产粮地的税,再缴收商人经商所得税,按照优劣比例计算,帝国收上来的租金和税金都是很灵活的,确保了帝国的各项职能正常运行。谈不拢可强行一试。”
颜无疾认同道:“也是,先易后难,温水煮青蛙,慢慢煮熟了再吃光。”
张巡又指点道:“这个灭佛除观也留到后面再做处理,它们背后是同一批人。”
二人决定,先让富贵们交出一部分粮食充公,否则就动起刀兵。
江淮勋贵李岩东被推来做谈判代表。
“我们答应交出三成,不能再多了。”李岩东说道:“我们保证以后雇佣的佃农和仆人能养活他们一家三口,再多不行。一个人干活能种出来多少粮食?我们已经仁至义尽了,满打满算,我们交出了一半!”
张巡认为有理,颜无疾则是惊讶,他没料到富贵们竟然这么舍得割肉。
张巡点头道:“暂时就这么办吧!另外说一个事,盐铁等物矿一律收归国有。”
“什么?”李岩东怒道:“这么大一件事却没有事前通风,说拿走就拿走?”
张巡不满道:“别不识抬举!你们手里的粮食就够你们吃撑了,还想怎样?”
张巡质问一句,接着道:“帝国收回矿权不就是为了攒钱吗?荒年可以跟你们购买粮食去赈济灾民!难道你们会主动拿出你们囤积的粮食赈灾?若是不听话!那就休怪刀枪无眼,连你们的土地都抢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李岩东笑呵呵道:“张相公怎么就着急了呢?我们的诚意是很大的,帝国又不是没看到。物矿权归属,兹事体大,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的,容请宽限几日,我回头找大家先商议商议。”
颜无疾插话道:“这事一码归一码,有争议的搁置争议,咱们又不是谈不拢立马就开杀。你们交出三成粮食和保证所雇佃农的工粮能养活三口人的事,先签协议吧!若出尔反尔,那就勿谓言之不预了。”
李岩东抖着手签了字。
“娘希匹!拼了!”淮南王李琳摔杯怒喝道:“逼急了,咱们就把口粮全烧了!”
徐州刺史秦之浚笑道:“就你冲动,要想死还签他劳什子的字!他们有恃无恐太过分了,但真杀起来,大家都有顾忌。”
江南道的临安郡王蔡登飞是个武将,他星夜跑来参与密会,有点心不在焉。
李岩东笑道:“郡王,你是个武人,照你说,硬拼的话,他们会妥协吗?”
蔡登飞不置可否,无赖道:“要么认怂投降,要么杀头,随便哪一样都行。”
李岩东笑呵呵道:“听说你跟地藏殿宗有莫大关系,而且传闻你们要在淮南道制造大旱,不知道是不是已有对策?”
蔡登飞笑道:“我只知道我长期呆在姑苏吃喝玩乐,动脑子的事与我无关。”
“倘若真能大旱,”李岩东笑道:“确实要比打打杀杀实惠得多。我就不信梅老六还能呼风唤雨了?这事定能让他妥协的。”
蔡登飞忽然想到了什么,变得严肃认真起来,看向李岩东的眼神也变恭敬了。
非地藏殿宗的高层,没理由了解得到内幕消息的,李岩东这狗比竟是宗主?
蔡登飞认真道:“我略有耳闻,不过好像是明年开春的事,筹码来得太迟了。”
李岩东道:“那便拱手相让?”
啪!
又被摔碎了一个杯子。
李琳怒道:“杀!先弄死一帮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