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唐:从家奴到组建世界政府

第014章 老六哀民生之多艰(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014章 老六哀民生之多艰

梅友才站起来招呼众人聚拢过来,朗声说道:“天黑了,大家都吃过年夜饭了吗?”

“吃饱了!”

梅友才笑道:“好得很嘛!西面那边的舞台已经搭好了,你们大概也都知道了,咱在县城带回来一支戏班子,今晚就有请他们各位师傅给大家表演傩舞!”

“好啊好啊!”小孩子们跳起来了。

“行吧!掌声有请!”

梅友才带头鼓掌,村民们有样学样。

梅友才设定了流程,安排傩舞结尾,由戏班子的师傅点放烟花。

出其不意才会更惊喜。

烟花放完,梅友才坐到舞台上,两条腿盘坐着,身边是两个大麻袋。

不一会儿,在李思纯和奴思慧的组织下,舞台前面排起了长队,都是孩子们和没成家的光棍汉,还有一部分妇女,她们抱着不会走路的和个子矮一点的孩子。

第一个走到梅友才跟前的是王六弟。

王六弟笑道:“神仙保佑,恭喜发财!”

梅友才弯腰给了王六弟一个红包。

“老六,像我这样的,确定一辈子打光棍了,按照活一百岁计算,能不能把剩下的七十六个红包一并给了?”

“滚!”

孩子们是村里的未来。其实这些日子里,鞠躬感谢梅友才的村民太多了,跪下磕头的也不在少数,根本拦不住。

梅友才若是还礼,他们再还十倍。

没办法,梅友才只好想了个坐着发红包的馊点子,在伸手递红包时就算一鞠躬。

人人平等,他自己不能受那么多的超额大礼。除他之外,谁也不知道他发红包的真实用意。梅友才只是求个心安。

孩子们开心极了,因为红包里的粮票足有一两钱的价值!而且老六说了,长辈们不能没收孩子们的压岁钱。

五百民兵团已经练出来了,下一步就是放手让他们去杀土匪。

按说开元盛世后,大唐藏富于民,民间景象总体上和平向好的。然而在天宝七载之后,杨国忠接任大唐的财政管理,这下唐玄宗高兴了,国库的钱用不完。

天下钱粮就那么多。

安史之乱前几年,民间是很苦了。

该杀的必须杀!

预备役五百人业已建制,他们负责维持并监督各村的生产生活秩序。

梅友才又一次纠结了,整顿好金龟县城之后,该不该趁乱之前潇洒走一回呢?

金龟县模式必定是很难一下子推广到帝国所有行政区域的,它本身也要经过两三年的观察和巩固,太快太急或许真就是适得其反。梅友才安慰自己,他能躲能战,百姓躲不了,他不会死,但百姓会死。

“还是逛逛吧!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梅友才下定决心,他需要全国各地走一走,实地考察一下大唐的阶级矛盾。

“要是有地方的百姓不想改变呢?”

“要是我让安史之乱胎死腹中呢?”

总之,梅友才决定在金龟县称王之后全国走一走。先不称帝,不然朝廷会死磕。

“老六!不好了!土匪攻击了花罗!”

“死人没?”

“屠了。。毗邻江马镇边上一个寨。”

白嫖小说史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噬天剑帝
噬天剑帝
十七岁那年有人辱我手持凡剑如蝼蚁,所以我踏上修炼之路。别人辛苦修炼,我吞剑、吞石、吞雷、吞天地,只修一年,终于在十八岁时举世无敌,天下已无人能够接我一剑。 剑指之处,大帝噤声,仙人让路,圣人匍匐! 我叫叶炎,今日本是我与云飞月订婚之日,但云家却强势而来…… 【单女主,传统玄幻,快节奏,无系统,一人一剑,杀伐果断,热血励志,装逼爽文,绝对不憋屈,轻松幽默】
佚名
长生仙路
长生仙路
穿越到修真世界十年,林山终于等来了金手指。他意外发现了自己有强化的能力。 无论功法,丹药,法宝,神通,材料统统都能强化...大梦千秋,今夕何年。 不争一世,何以成仙?
九夏忧桑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现代人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资本化
挑灯看剑
重生后,我在恋综嗑cp
重生后,我在恋综嗑cp
苏小小做了一个噩梦,梦里她被一个戴着恶魔面具的女子乱锤砸死。她惊醒后,发现除了这个噩梦,其他的事,她一概不知。 正当她意识到自己失忆的时,一个蓝光虚拟球出现在她眼前,说她不是人,是个寄生在人身上的意识体,是来拯救世界的。 以苏小小的身份参加国民恋综《心跳爆表之恋与抉择》,做一个合格的工具,不,一名合格的“红娘”,对着一众大咖嘉宾刷好感度,成为好友,让每对cp获得观众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苏小
润叁
供桌通古今,靠闺蜜囤货养家开挂了!
供桌通古今,靠闺蜜囤货养家开挂了!
【穿越古代销售天才VS现代牛马助攻闺蜜,古今通+真闺蜜+假千金+经商+种田】度假小憩的功夫,柳红衣穿成了古代村姑。好在她有空间,能和亲闺蜜古今互通。抬抬手,送了闺蜜价值几百万的古董。闺蜜也是要啥给啥。细目罗筛、手扶耧车,甚至一夜浇灌数亩良田、日行数百里。柳红衣一下成了村里首富,凭着现代良种,又让整个村子衣食无忧。开酒楼,一道道美食引得太子皇帝日思夜想。手握药物,救皇帝恶疾,还捐粮救饥荒,一跃成为
秋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