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八百一十四章 进棚(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八百一十四章 进棚

他就觉得人家挺专业,心甘情愿的交智商税了。

张嫱妈妈和七合板乐队的人倒还好,毕竟他们都算是专业人士,都有进棚的经验。

所以唯独能和宁卫民媲美的就是张嫱这小丫头。

她也是看什么都好奇,睁着大眼睛四处踅摸,充满了新鲜感,连宁卫民招呼她喝水润嗓子都顾不上了。

但等到一试唱就完全不一样了。

或许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张嫱毫无紧张,只有兴奋。

她听从指示一戴上大耳机,跟着七合板乐队的演奏响起,那小嗓儿门一亮,惊得就是隔音玻璃外,守着控制台的几个录音师了。

这些天天听歌儿的主居然听呆了。

宁卫民你能明显看到有一个人的面色明显激动起来,另外一个人还跟着轻轻哼了起来。

为首的那个,虽然很沉稳地开始控制“人声效果器”做各种调整——这是一种音质硬件调音器,在软件调音还没占到主流时,应用相当广泛。

但也不由自主跟宁卫民开口相询,“哥们儿,你们是哪个歌舞团的呀?真是捡到宝了。这姑娘的嗓子太牛了,根本用不着修啊……”

“我们不是歌舞团的……”宁卫民看了一眼张嫱妈妈,笑了笑,故意恭维。“但她也有专业人士指点……”

张嫱妈妈也是一笑,一副欣慰的表情。

但没想到,那录音师立刻反驳起来。“不可能,专业的哪儿能教成这样!我见过专业的多了,什么美声,民歌,都有,我听多了只想睡觉。可这小姑娘太不一样了,国内绝对独一份,这嗓子,这感觉,这是人间奇迹啊!”

这位说完就再不理人了,甚至哼唱着扭动了起来。

一看就还是完全沉醉于其中了。

“…………”

宁卫民和张嫱妈妈算是齐齐愕然,对视一眼,都笑着摇摇头,不说话了。

正式开录也很顺利,第一天就成功录了三首。

专业设备,专业的指导,就连张嫱自己也是一唱起来就不想停了,很忘我的感觉,身子都在微微发抖。

最后还是宁卫民主动跟张嫱妈妈商量,说毕竟日子还长着呢,别伤到嗓子,悠着点,以后慢慢唱。

这才叫了停。

于是在张嫱妈妈信任感再次大幅加点儿的情况下,张嫱恋恋不舍的走出了录音室。

可她一出了录音室后,刚才那种忘我的劲头儿瞬间就消失了,竟然变得忐忑起来。

“宁大哥,是我唱的有问题吗?你……你不满意?”

敢情她还以为是自己唱得不好。

宁卫民马上夸奖道,“唱得太好了!”

至于怎么个好法,他对音乐研究不深,说不上来,就是听得很对味儿,很喜欢。

好在录音师也很捧场,都冲着张嫱挑大拇指。“没错!太棒了!你的嗓子就像潮汐一样,那是巨大的冲击波!以我的经验,你这带子一出来,保证火!哎,能不能送我们几盘?”

就连张嫱妈妈也感动坏了,跟着连连点头,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轻声道,“唱得好,我女儿真棒!”

这下张嫱放心了,傻丫头也不知道谦虚,只会哈哈傻乐。

再之后,当然就是张嫱妈妈再次对宁卫民的慧眼识人表达谢意了。

宁卫民也很满足,觉得自己已经差不多抓住了横财的尾巴了,就差提溜出来往腰包里揣了。

要说唯独有点问题的,就是七合板乐队的情绪,散了请客吃饭时,宁卫民就看出那几个小子有点不对劲,特别是崔健,情绪低落。

镶黄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为了圆我的梦,他造反送我当皇后
为了圆我的梦,他造反送我当皇后
他本是京城的高官,半年前来办案,现在案件将了,他就要回京城去了。 她以“以身相许”诱他替她赎了身。 可她从未想过真的以身相许。 她既不想和他回京城,也不想给他做妾。 穿越来这个陌生朝代的第一晚,她便梦做了一个梦。 梦见她的亲生父母出身权贵,梦见她日后会入宫为后。 未来皇后怎可做妾?所以她只能渣了高官,准备在他回京前脱籍跑路。 反正他身份贵重,也不差她这个妾。 没人能够阻挡,她对富贵权势的向往!
佚名
绝世妙手大仙医
绝世妙手大仙医
上单马尾
桃色狂医:重金求子惹上未婚妻
桃色狂医:重金求子惹上未婚妻
身为玄龙门传人的苏逸从乡下来到城里报恩,寻找名花,以古法碾压武道强者,以医术冠绝通天。万花丛中过,只取万紫一点红。
苏小火
穆黎传
穆黎传
关于穆黎传:上辈子他穆黎为国家为百姓,一步一步走来,付出所有,这辈子他穆黎要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开开心心的活着,不为别人,为自己。慕景晨这辈子我不会丢下你,放开你的手,我们白头到老,阿黎,我的阿黎。
神秘兮兮的五瘟神
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
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
又名《暖心甜妻:凌总,晚安!》; 苏熙和凌久泽结婚三年,从未谋面,极少人知。 晚上,苏熙是总裁夫人,躺在凌久泽的别墅里,撸着凌久泽的狗,躺着他亲手设计订制的沙发。而到了白天,她是他请的家教,拿着他的工资,要看他的脸色,被他奴役。 然而他可以给她脸色,其他人却不行,有人辱她,他为她撑腰,有人欺她,他连消带打,直接将对方团灭。 渐渐所有人都发现凌久泽对苏熙不一样,像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似乎又不同,因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