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三百二十三章 张大勺(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三百二十三章 张大勺

甚至说起来都有点神乎其神。

比方说,像夏天的时候,天儿一热,不是东西就容易坏嘛。

小食堂可没有任何冷藏设备。

蔬菜瓜果好说,可肉就须得放大食堂的冷库里。

否则过不了晚上,就该有味了。

为此,每年一进了暑伏,“张大勺”就要天天去冷库里取肉了。

他跟别人最大的不一样,就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了。

一般别人领东西,谁都是先报数,上称约好了,再拿走。

“张大勺”可不介。

他要肉,自己跟管库的一边报数,一边就上手切。

说两斤后臀尖,上去奔白条子猪上就一刀。

往称上一甩,绝对的两斤!

要半斤里脊,同样一刀。

再约,一样没错!

三斤排骨,还是一刀。

库管再一看称,简直都神了!

所以就这事儿一传出去,“张大勺”又有了一个外号——“张一刀”。

据说,唯一一次报数和约称对不上的一回,是那老家伙要了一猪前肘。

当时他报了二斤二两,管库的上称一约,居然是两斤七。

可不成想,这老家伙说的是净重,管库的还给约早了。

真等那“张大勺”当面两下子,“咔嚓咔嚓”,再把骨头剃了。

上称一约,还是准准儿的,说二斤二就是二斤二。

瞧瞧,即便是专门卖肉的,也没听说过有人能做到这一步啊?

这就是那“张大勺”。

还有呢,给他帮过厨的人也都在外面宣扬。

说那老东西切菜几乎从来没有说使墩子、使案板的。

压根就没那一说。

打个比方说,冬天要烧道蓑衣萝卜,刀工上总得切出花儿来吧。

这刀切不到家,这萝卜拉不开。

要切大发了,它断了。

不用案板,不用墩子,你底下就得玩上一印儿!是不是这道理啊?

可人家“张大勺”,还就用刀直接那么切。

切完了往盘里一搁,然后拿油一汆,齐了。

拿走了萝卜,底下的桌子还是那样儿,连想找个刀印都难,甭想。

另外,“张大勺”在白案上也有绝的。

众做周知,这年头没有发酵粉,全用碱,弄不好就黄,弄不好就发酸。

大食堂做馒头,全得按斤两来。

搁多少面粉,多少水,揉出来的面团,放多少碱面,全是固定的。

可没想到这“张大勺”根本不用通常的办法。

他只要一瞧这面发起来多大,一摸这面的软硬,就知道怎么办了。

然后他就拿个纸,盛上碱面过来,看都不看一搁上就保准儿合适。

说沏完了剩点,说沏完了碱大了,从就没那么一说。

这又是什么样的高手风范?

牛啊!真牛!

镶黄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结婚后,发现妻子的秘密
结婚后,发现妻子的秘密
工作回家,竟被告知结婚多年的妻子突然出轨。正欲兴师问罪的时候,远在乡村的老母却让我回去处理一笔拆迁款。妻子的背叛、同行的冷漠、孩子的哭诉都令我心力交瘁。面对接踵而至的困境,我决定奋起反击,让他们知道报
木叶九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
五百年前,福源禁地现世,宗门正值覆灭之时,宗门天之骄子的他,选择牺牲自己,以身犯险,为宗门争夺那滔天福源!期间,他遭受非人折磨。最终,他成功了,气运福源尽数被他抢夺,宗门也很快跻身一流圣地。可,当他归
佚名
我在六零供销社搞代购
我在六零供销社搞代购
22世纪的钱婷婷,在空难后竟意外穿越到物资极度匮乏的六零年代。眼瞅着饥荒三年步步紧逼,她却丝毫不怕,只因绑定了逆天金手指——“代购群”。别人还在为一口吃食发愁,她却凭借代购群里的神奇物资,成功竞聘上供
整点薯条
剑道:一招拔剑,我杀遍天下
剑道:一招拔剑,我杀遍天下
九岁时,他遇到了师尊,师尊说自己天赋异禀,毅力惊人,故此带离家族。可这老登就只教他拔剑术,蕴剑、拔剑、收剑!待他老老实实拔了一百年剑后,终于拔腻了。下山闯天下,面对敌人时才发现,师傅教给自己的武功有多
佚名
半岛远行
半岛远行
一直都只想安安静静地研究数学、历史的班行远从没想到自己总会莫名其妙的被牵扯进娱乐圈。还好,这么莫名其妙的事情没有影响他的学术研究。反而是娱乐圈被他各种天马行空的神操作给搅合的人仰马翻。他一生最大的骄傲
言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