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第1761章尼子归国势不可挡(3/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761章尼子归国势不可挡

当地的小寺家在黑田孝高的劝诫下,主动让出姬路城,协助羽柴秀吉站稳脚跟。

而同为当地有力武家的别所长治,却是不满羽柴秀吉亲近小寺黑田的行为,掀起新一轮叛乱。

刚刚拿下美作国,正准备集结播磨,备前,美作三国之力,在备中国一线与毛利主力对抗的羽柴秀吉,再度陷入困境。

前方是来势汹汹的毛利主力,后面是别所长治的叛乱。

别所家在东播磨经营多年,根深蒂固,让羽柴秀吉好不容易捏成一个拳头的三国武家再度陷入分裂边缘。

就在羽柴秀吉左右为难,不知道应该先应付毛利家的侵袭,还是集中力量镇压别所长治的时候,明智光秀来到了她的姬路城。

姬路城,茶室。

羽柴秀吉与明智光秀对坐品茗,身边没有留下一人。

明智光秀举杯道。

“没想到仅仅半年功夫,羽柴姬就被织田殿下抬举为播磨一国之主,横扫播磨,备前,美作三国,武运昌隆,令我倾佩不已。”

羽柴秀吉举杯回礼道。

“明智姬谬赞了,这都是大殿的恩泽,我不过是为大殿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什么播磨国主,明智姬折煞我也,我不过是大殿旗下一卒罢了。

再者,你也当上了丹后国主,何必拿这些虚名来臊我。”

明智光秀摆摆手,说道。

“我与羽柴姬不同,你的国主是战功所得,谁不服气。

我嘛,不过是逞口舌之利,算不得本事,只是圣人与织田殿下恩宠,幸进而已。

不可与你相提并论,不可。”

羽柴秀吉笑道。

“明智姬谦虚了,谁不知道明智姬掌管伏见城,为斯波织田两家牵连沟通,居功至伟。

去年石山之战,明智姬出马,说服西近畿武家外拒毛利,内困本愿寺,织田军迅速拿下石山,顺利到大殿都是喜出望外。

你的丹后国主之位,亦是功勋满满,谁敢不服气?”

明智光秀摇摇头,叹道。

“我就是劳碌命,替圣人和织田殿下跑跑腿。

前脚,圣人刚让我帮尼子胜久疏通了但马因幡两家山名。后脚,又让我替三好义继说话,帮她在四国攻略中分一杯羹。

我就是那风箱里的老鼠,两头为难。圣人要什么,我得去说服织田殿下,织田殿下不乐意,我也得受着气。

哎,难呀。

为了帮三好义继搭上四国攻略的船,织田殿下真是使劲为难我,又要我搞定丹波国的波多野家,又要我去土佐国和长宗我部家交涉。

好在丹羽长秀大人能干,已经说服淡路国的安宅信康投靠织田家,否则,你信不信织田殿下一定会让我再跑一趟淡路国。

我呀,就是劳碌命。”

羽柴秀吉笑道。

“能者多劳嘛,被圣人和大殿同时看重,可不是谁都有的福气,下面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明智姬你呢。”

明智光秀叹道。

“别说什么福气了,你我皆是臣子,无非是尽忠嘛。

我刚解决了丹波国的事,送了老父亲上山为质,总算哄得波多野秀治下山前往安土城,敬拜织田殿下,相信双方的见面会很愉快吧。

这不,我还要赶着去四国岛土佐国,再与长宗我部家好好谈谈。

途径播磨国,想起你这位朋友在这里,前来靠扰一杯茶水,相信你不会介意吧?”

羽柴秀吉哈哈一笑。

“怎么会介意,你这样的贵客,那是求都求不来呀。”

两人互敬一杯,茶室内的气氛其乐融融,但心思却是各自在转。

都是千年的狐狸,自然不会信什么聊斋。

羽柴秀吉正陷困境,明智光秀恰巧来此,只怕目的不会单纯。

五四四五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被要求和双马尾少女同居
我被要求和双马尾少女同居
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这世上出现了一批能力者,而恽晨就是其中之一。原本想一直隐藏自己身份的恽晨却碰巧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世界少女——林夕。而这个世界的真相也将逐渐浮现.......
吃萝莉的坏哥哥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乔念叶妄川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乔念叶妄川
乔念在乔家生活了18年,亲生父母找上门来,一时之间,绕城豪门都知道乔家出了个假千金!真千金多才多艺,温柔善良。假千金不学无术,一事无成。所有人都想看她被赶出豪门后,回到山沟沟过得有多惨!乔念也以为自己
灵小哥
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
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
一睁眼,谢昭昭面前是一张男人放大的俊脸,大长腿,公狗腰,颜值身材都长在她的心坎上。谢昭昭还来不及开口要对方微信就听到男人咬牙切齿道:“谢昭昭,我一日没有签和离书你就还是我的妻,再敢跑,打断你的腿!”谢
锦周周
欧希乐斯的日记
欧希乐斯的日记
关于欧希乐斯的日记:『双男主+西幻+冒险+群像』小说都是蒙蔽人的——精灵和道德两字毫无关系,欧希乐斯痛苦的捂着额头,不愿直视船上争吵的利拉兹与赛沃德。幼儿园现场。船上除了他以外,真的就没有一个能赚钱的
YE宓
美人蛇怨
美人蛇怨
“我背负着诅咒,和一个似人非人,似蛇非蛇的女人开始了一段行走与阴与阳,生与死的生活。”“至于我,现在还算不算活人?”“你看呢?”
三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