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吃等死孙国舅

第三百四十七章 呸(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三百四十七章 呸

大都尉脸色通红,为自己的指挥失误而懊恼。又被左贤王一顿讽刺,脸上已经挂不住了。

一把抽出腰间弯刀。

帐中众人大惊,左贤王的亲卫也抽出了弯刀。

左朔方王忙道:“大都尉,你要干什么?快把刀放下。”

大都尉大喊道:“左贤王,此战是我指挥失误,但你不能说怯薛军脚软了。

怯薛军的名誉不能受侮辱,为了保住怯薛军名誉,我愿一死谢罪。”

说完,就准备自刎。

“且慢。”一声刺耳的声音响起。

“大都尉,这不是你指挥失误,怯薛军的名誉也没有受损,不必这样。”

大都尉愣了一下,趁他一愣的功夫,众将一拥而上,将他的刀夺了下来。

左贤王松了口气,大都尉手中刀终于夺了下来。

他一听阻止大都尉自杀的声音,就是朝中军师之一的北宫望。

左贤王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他,要不是这个声音,搞不好大都尉这个莽夫会真的自刎。

要知道,大都尉可是大可汗的心腹,要是被自己逼死了,自己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大都尉看着北宫望,“北宫望,你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挡住怯薛军的一千宁军是什么人?”

“是什么人?难道是高虎的亲卫?”

“不是,是宁军中的敢死营,也就是犯了罪的士兵。”

“敢死营,我们也不是没有和他们打过,好像他们没有这么强吧!能挡住怯薛军的冲击?”

“这批敢死营,主力是宁朝的禁军金吾卫,他们参与了林家叛乱。

才被打入了敢死营,家人受此牵连,也被发配到此。

我认为,高虎在他们参战之前,和他们说过,活下来的人,就能免罪。

所以,他们才如此不要命的挡住了怯薛军。为家人拼命的人,可是不好对付的。”

众人想想,也是。要是宁军所有的兵都像敢死营那样,凉朝早就被宁朝灭了。

左贤王道:“既然是这样,也就不能怪大都尉了。”

众人也都称是,大都尉见挽回了怯薛军血的荣誉,也松了一口气,感激的看着北宫望。

宁军大营,右都督高虎道:“敢死营有没有活着的?”

军医道:“我们的医护兵已经去找了,现在只找到三十四人,其余全部阵亡。就是救下来的,都身负重伤,能活下多少还不知道。”

“叹,此战要不是他们拼死挡住了怯薛军,左营这次就要完了。”

左营蒋提督单膝下跪,“末将指挥有误,让敌军冲乱了阵脚,请右都督责罚。”

“起来吧,这也不怪你,没想到凉军开始就摆出了决战的架势,对你们发动了不计伤亡的攻势。

但这也说明,凉军急了。他们的粮草已经不足了,所以他们要尽快冲破我们的防线,到我们的境内以战养战。

所以,我们一定要顶住。等到津东府发动,他们就不得不分兵了。

那时,我看左贤王还能发动这么大的攻势。

现在,你们连夜将左右两营合为一处,靠近主营。以犄角之势,守住阵地。”

观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诡异难杀?这个老六不按套路出牌
诡异难杀?这个老六不按套路出牌
他,是老姨们心中最靓的杀鱼仔。 是心理医生眼中最疯批的精神分裂者。 是警员口中一人双刀追狗七条街的绝世暴徒。 更是诡异世界里谈之色变的骚操作王者。 什么?这个诡异太难杀?都让开,让我先来玩玩它!
开物
回归豪门,真千金她又又又被陷害了
回归豪门,真千金她又又又被陷害了
我是真千金,回归豪门后,却被赶出了家门, 全都是因为假千金的陷害。 真千金又怎么样?假千金才是家人心中的宝贝。 我两行泪水不自觉流淌出来。 我没有偷东西,没有陷害她,更没有想抢她的未婚夫。 可是没有人相信我。 爸爸妈妈和两个哥哥,他们都站在她那边, 认为我是拜金恶毒的女人,把我赶出家门,送回了村里。 我从小就生活在地狱里,爸妈不疼,动不动就对我拳打脚踢。 好不容易被亲生父母找回去, 可是没想到,
佚名
桃源花香
桃源花香
大学期间遭人迫害,双眼被打瞎,腿被打瘸,他回到农村老家,因祸得福,练就医武双绝,名震四海
佚名
他带着绿茶虐我?姐直接离家出走
他带着绿茶虐我?姐直接离家出走
曾经,她坚信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她将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 寒来暑往,她像一株向阳而生的向日葵,满心满眼只有他,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这段感情里。她以为,他们的故事会长长久久,可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巴掌。 母亲的意外离世,成了她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痛。她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满心期待着他能给她依靠,给她安慰。 然而,他却在这个时候,无情地将她推向了深渊。 他紧紧抱着未婚妻,眼神冰冷,没有一丝怜悯,毫
佚名
穿越千年后,她喜提破烂风水铺
穿越千年后,她喜提破烂风水铺
一朝穿越,我继承了一间破烂风水铺。 前世,我是宗门唯一女掌门,玄术能力极强。 开局,我便轻松解决一起人口失踪案。 什么,你男友好像出轨了?不,是他死了。 什么,你媳妇很冷?是她背上有个孩子。 …… 怪我能力太出众,一不小心重振宗门,引无数民众信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