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6章 生死同棺应三年
神农亦说:怎么,你怀疑我?
楚江南摸了摸鼻子,紧紧逼视着他:如有虚言,千刀万剐!
举棺人说:不用千刀万剐,我也可以保证我绝没有换过。
楚江南一拍折扇,说:这就是了,由此可见,这位神农先生从孔雀堂夺来的《九件衣》根本就是一个假本。
神农亦和妮娜同时一惊,楚江南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妮娜一路之上跟着举棺人,可以说起先对他的一举一动是是非常清楚的,要说举棺人半途调包根本不可能,哪怕彼此夺来夺去,她还是看的明白。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真如楚江南所言,也就是说在神农亦前去青海孔雀堂夺取《九件衣》之前,有可能就已被人掉包了。
那么又会是谁呢?尼娜姑娘心思辗转,终觉得是不可能有人偷偷从孔雀台将真本《九件衣》掉包而不被所觉。思来想去,她还是又将疑点放在了数日前那个助她夺取《九件衣》的神秘年轻人李无方的身上。
毕竟这李无方来路不明,虽然不久前在苗族九峰山相助自己从神农亦手中夺取《九件衣》是出于被胁迫之下,从后来他神出鬼没的身手看来,就是以自己的本事想要胁迫他怕也是有些艰难。
如此说来,那李无方故意藏拙,必然是假装被胁迫,其接近自己的目的显然也是为了《九件衣》,说不定就是那个时候被他给掉包了。
妮娜这么想着,一张脸变得沉黑,心里将那李无方给骂了个臭死。
神农亦自想着,自己去孔雀堂去夺取《九件衣》时,当时孔雀堂恰好生了一场大火,自己才趁乱夺得《九件衣》。
如今想起来反而觉得这场大火似乎就是为了给自己夺取《九件衣》而创造条件,这样的话事情就有些奇怪了,那会是谁要暗中帮助自己呢?
其实再往深处想,那就是假若真有人在暗中帮助自己,那他为什么要帮助自己,这个问题神农亦还没去想。
楚江南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又摸了摸鼻子,他的鼻子并不挺拔,但从小有摸鼻子的习惯。
他对妮娜说:依此推测,你现在也该明白了,这位神农先生从你们孔雀堂夺来的《九件衣》,根本就是假的。这样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真的《九件衣》早已被人调包了。
妮娜嘴角直抽,瞪着楚江南想说你纯粹是胡说八道,这本门的武功秘籍,据师傅说可是传来很多年了,虽然还没听说有哪位同门练习过,但又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她在心里纠结了半天,实在无法反驳。
神农架走到风行舟面前,凝视良久,才说:能接我夫妇二人合力,阁下果然好功夫。不过更为难得你心存善念,不忍伤害我夫人之身,多谢手下留情!
风行舟微微一怔,倒没料着举棺人竟然能感受到,看来这夫妻同身果不其然。
只是他还未说话,神农亦又说:只是你那一手点穴手法固然奇特,只可惜术不同道。
风行舟一时惊愕,不觉对这举棺人大为佩服。特别是举棺人说的“术不同道”四字,正是风行舟佛缘神掌目前颇为困窘的一个状态。
当年他师傅霍怀周因诸多原因隐居敦煌,那时早已没有了少年时那般横刀立马的雄心壮志,只想在这佛家圣地里好好的了度残生。
他无所事事之时,要么去有名的月牙泉钓钓鱼,要么就到敦煌石窟里去看看佛家壁画,别人说在这里可以修身养性,忘却一切烦恼孽障,喜登极乐。
霍怀周那时早已心灰意冷,既不求长生不老,也不求喜登极乐,若不是赵宋立国时,他竟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神人偈示去敦煌将有天机。
否则他还是不会来到敦煌的,自来了敦煌后,他先后收养了风行舟和他师兄卫暮城两个孤儿,然后就等待梦中的天机出现。
所以他闲暇之余,多半也就是钻研钻研武功打发时间,也不知是上天注定还是命有劫数,霍怀周在敦煌的石窟里,竟然无意中参破了一门功夫,那便是这门得天独厚的神奇点穴法,叫做“佛缘神掌”,取“佛法大乘,觉于机缘”之意。
也就是说这门功夫只是从佛学之中无意学来的,但他初始创出这门点穴功夫时,因过于好大喜功,只以为满石窟都是神奇武学,不待佛缘神掌完全领悟,便终日又去沉迷钻研其他壁画。
结果他竟然又在飞天壁画里悟出了天机,知道佛缘神掌只不过是“飞天神功”的入门而已,更深奥的才是飞天壁画里的武功。
可惜的是他一旦窥探天机,内心里已是春草萌芽般怦然大动,那种沉寂已久的求知欲也就炙热起来,只以为在晚生之年能创世出几门高深武学,那也就不妄此生了。
本来少年时他就好武若狂,这时独得这等毕生难求的机缘,就好比探宝者突然发现巨大的宝藏,又岂可轻易错过。
只可惜他一心探求飞天神功,缺乏了当年沉着稳进的心态,急功近利之下,不免心浮气燥,神思杂念,结果还未来得及堪破飞天,便受了飞天壁画里的魔障蛊惑,以致走火入魔,终于筋脉寸断而死。
他在临死之前极是不甘这门奇特的点穴功夫就此胎死腹腹中,于是便患得患失的将所创研的点穴手法传授给了风行舟,但他又怕风行舟重蹈自己覆辙,便慎重嘱咐:你师兄天赋精诚,只可惜他去了大雪山,从此不知踪迹,也不知现在是死是活。如今为师只你一个弟子,你又身负天机,师傅希望你要好好活着。另外为师参破的这门武功,天地独有,若一旦练成,当独步武林只是此功其难固险,极难堪破。可是一门奇功出世,那是多大的成就啊?若就这么毁了,为师死不瞑目。
他抓着风行舟的手,不停的颤抖,又说:至于你后背上那朵花,师傅也是神机入梦,所知有限,也就不能与你详说,不过有一个人可能知道得更多,那个人就是大侠燕南飞,日后若是有机缘遇见,当向他请教。如今师傅把入门心法传授给你,你当谨记。壁画里暗藏凶险,每时量力而行,切不可贪功冒进,否则必受其害而悔之不及。只是这门点穴神功能学成固然好,不成也不以为憾。
其实对于他这种性情争强好胜,又极为痴迷武学的人来说,不能完全创世出这门初得端倪的武功,内心上可谓是遗憾之极,只怕风行舟心有所累,因此才这么说而已。
不过还有一个原因才是决定他传授佛缘神功以及飞天入门心法于风行舟的,那就是他非常了解风行舟柔和的性格。
风行舟望着师傅满是遗憾的眼神,又如何不知道师傅这种矛盾的心情。
他当时青春年少,雄心勃发,为了不让师傅遗憾九泉,于是按着师傅所授法门去学这佛缘神掌,哪知他初时不得要领,一学便是精神大乱。
他谨记师傅的话,便适时而止,待些时日又慢慢加以钻研,如此日复一日,固然有所突破,却也只是丁点进程,但这些对于他来说,如此些微的成就也算大慰人心了。
到得后来,也不知是出于何因,只要一触及与壁画有关的物事,他脑海里便条件反射般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满是奇怪的飞天壁画,像三十二飞天神舞的仙女一样在他眼前飞舞。
而且伴随着一段莫名而起的悲壮梵音响起,这飞天愈发灵动。
同时他后背上方那朵花遥呼相应的如往时一般忽冷忽热的变化,随着时日愈久,这冷热交加的状态也越发深重,就好像更进一步的严重起来。
他自然不知道这其中奥妙,只以为和师傅一样怕是走火入魔,因此诚惶诚恐。
幸好这时他师傅的好友净虚观的荒木道人,以及敦煌石窟的落日大师他们来了,这些高人一向善于释义佛法,化解度厄,他们对风行舟每时以佛道慧解,倒也使得风行舟没有身受壁画里的魔障蛊惑。
而在最后,风行舟终于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循序渐进,才慢慢的从师傅所遗留的心法里悟出了这佛缘神掌。
不过很遗憾的是他还不能够达到那种随心所欲收放自如点人穴道的最高境界,每到临用之时,都是有时点得了有时点不了。这就是举棺人所说的“术不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