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49章 再见气球哥
视频发布者叫做乔谭。
在十七年前,刚刚推出道法的时候。
为了宣传普及道法交规。
时任交通警官的乔谭,与当地电视台携手,将自身工作内容摄制成一部交通警示类节目。
因为接地气和幽默诙谐的主持特点。
节目一经播出,就赢得了成华市民的一致好评。
其中很多期经典节目,甚至被华国其他各大电视台疯狂转载。
——一个戴草帽的大爷, 骑着一辆锈迹斑斑的三轮车,车上不但拉满了树枝柴禾,还坐着一人一狗。
乔谭拦下之后,问:“拉这么多东西,这么危险,不怕家里人担心你吗?”
大爷平淡地说:“爸爸走了11年,妈妈走了20多年,哥哥走了18年,老婆也因为难产走了,孩子也没留住。”
“只剩下弟弟和一条老黄狗。”
“弟弟喃,小时候吃药脑袋吃瓜了,只能随时带在身边。”
“狗也十多岁了,老得快死了。”
听了大爷的悲惨经历,乔谭赶紧道歉,佩服老头的精神之余,也心疼不已。
反倒是大爷用西南方言安慰乔谭说:“我一个月挣两千多,完全能养活弟弟,而且国家对于残疾人的政策也好,以后万一我不在了,国家还能照顾弟弟。”
“而且人嘛,往前看,莫要且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
——成华市二仙桥,乔谭抓住一辆超载运输货物的电瓶车。
“你该走哪儿?”(电瓶车该走机动车道还是非机动车道?)
“到二仙桥。”
“我说你该走哪条道?”(你驾驶电瓶车,该走机动车道还是非机动车道?)
“走成华大道。”
“什么成华大道,你车子能拉吗?”(你不知道电瓶车拉货违规吗?)
“能拉,不能拉多了,只能拉一点点。”
“……”
乔谭的本意是想通过发问,来引导大爷意识到自己不能违法牵引,以及电瓶车不应该上机动车道。
但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大爷总是会错意,导致两人一直鸡同鸭讲,诞生了经典的“二仙桥事件”,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了十几年。
——一个穿着蓝色背心的干瘦男人,骑在自行车上,一手把着车头,一手抓着好些气球,腰杆挺得笔直,骑行在快车道上。
乔谭拦下他,毕竟在大马路上,这样骑自行车充满了危险。
这个从此被叫做“气球哥”的男人说,他怕气球绑在车上被大风刮跑了,只有拿在手上才是最安全的。
“那气球安全了,你不就不安全了吗?你这样做,你家里人不会担心你吗?”乔谭问。
气球哥说自己没有家人,有过一个老婆,但是嫌他太穷,“睡到别人那里切了”。
说这话的时候,气球哥还是一脸笑容,乔谭还调侃他说,那你这婚离得还挺开心啊。
后续的聊天中,乔谭得知,气球哥以前卖过“歪烟歪酒”,被工商找上门,就不能再做烟酒生意了。
也开过三轮车拉客,但是没有证件,属于“歪三轮”,被禁止上路了。
最后就只能卖些小玩意儿,虽然偶尔也会被城关驱赶,但好歹能卖出去一点。
气球哥还说,他老婆之前对他还是很好的,但是人人都想要个好一点的生活,跟了他很久都没看到希望,才跟着别人走了。
他和乔谭相遇那天,恰好是建党节,于是他聊着,就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
唱完,乐呵呵地摘下一个灰太狼气球。
“乔警官,我送个气球给你,我们第一次相遇,送给你表达我的爱。”
……
这些,都是没有任何剧本的,真实的市井小人物的生活。
面对这样情有可原的违规行为,哪怕是当着摄像头,乔谭都没有罚款,只是以朋友聊天谈心的口吻批评教育。
有一句话说:最好的法律是人的良心。
乔谭在zhi法过程中,一直凭的就是良心。
这档名叫《乔谈交通》的栏目,一搞就搞了13年,3000多期节目,为普及道法交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乔谭因为各方给到的巨大压力,主动向组织提出不再参与《乔谈交通》摄制的意愿,甚至,还辞去了交通警官的职务。
在所有人的不理解之中,销声匿迹了整三年。
三年之后,通过社交平台重新出现在大众视线。
人们这才知道,一直以幽默搞笑形象出现在荧屏上的乔谭,在三年前,抑郁症爆发了。
他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公益活动上,常去福利院给孩子们上课,还在成华市成立了儿童助残基金,用来帮助残疾儿童。
“做这些事情,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谭乔如是说。
重新复出后。
乔谭应广大网友要求,回访当年节目中那些让人难以释怀的故人。
首先是那位拉着弟弟和老狗的,现实版《活着》的“富贵”大爷。
虽然“富贵”大爷牙齿掉了,但心态依旧乐观,除了那条老狗被该死的狗贩子拐走,生活一切都好,他找了个老伴,如今还有了一个女儿。
回访后,乔谭帮助“富贵”大爷申请低保,定期看望,资助小女孩读书。
然后。
是那位让无数网友爆笑的“二仙桥大爷”。
码字如上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