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败家子

第二百九十章 微服巡查(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百九十章 微服巡查

“高,怎么不高。这老百姓一年到头种的粮食,还不够缴税的。”

赵祯一惊:“朝廷不是规定,亩税一斗么?”

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主要措施是降低田赋的税率,先规定十五税一,后又减至三十税一,并成为以后汉朝的定制。“三十税一”制度前后执行了353年之久。

三十税一,才能使农民真正的得到实惠,真正做到百姓休养生息。

而宋朝实行的是不管一亩地你收入多少,都必须缴纳一斗米的赋税。

宋朝的农业税税率,按照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亩税一斗者,天下之通法。”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宋朝的农业税计算方法,是每亩田地不计产量多少,统一只征收一斗米的税。

也就是说,如果亩产为一石米,那就是十税一(税率为10);如果亩产为二石米,那就是二十税一(税率为5);如果亩产为三石米,那就是三十税一(税率为33)。

有人会觉得奇怪,明朝杜宗桓在《上巡抚侍郎周忱书》中说:“五季钱氏税两浙之田,每亩三斗,宋时两浙之田,每亩税不过一斗。”两浙鱼米之乡。

宋朝的农业税只有明朝的三分之一,按理说应该很轻的了。

明朝作物的产量比大宋要高,还有就是,大宋朝不论你土地贫瘠与否,你产量多少,都是按照一亩地一斗米。

所以赵祯这么一说,葛老汉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是哪个狗官出的这馊主意,他种过地么?”

石小凡跟着义愤填膺起来:“没错,哪个王八蛋狗官出的赋税政策,简直瞎了他的狗眼!”

赵祯看了眼那些臣子,院子里站着的群臣一脸黑线。

葛老汉倒是大起知己之感:“谁说不是,一亩地一斗米。赶上旱灾蝗灾涝灾怎么办?朝廷还是照收不误。牟县和许县为什么那么多流民,就是因为交不起租子还不起账,地被财主收去了。他们活不下去,这才成为乞丐。”

石小凡意味深长的看了赵祯一眼,当年是他和范仲淹解决了牟县许县流民安置问题。

当时石小凡将南霸天狗头给砍了下来,范仲淹依样葫芦杀了许县县令,为此他二人差点被流放三千里。

赵祯脸色微微一红:“说下去。”

葛老汉是个话痨,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说到兴起他一拍桌子:“你就像我老汉,家里三十亩地。每年也就只能种十亩地,却得缴三十亩地的赋税。我家一年产粮大概一千多斤。这还是好的年景,赋税就达三四百斤。除去来年留的种粮我一年也就剩下四五百斤粮食。”

这四五百斤粮食对赵祯来说就没有什么概念了,按理说,够他爷俩吃的了吧。

葛老汉看出赵祯好奇,当下又怒道:“你以为这四五百斤粮食就是我老汉的了?县衙还得来收引钱税、纳醋钱税、卖纸钱税、户长甲帐钱税、折纳牛皮筋角钱税,这些好在还不多,可这耗米税我们实在就是交不起了。”

赵祯越听越惊,这些花样繁多的税种有许多都是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耗米税又是什么?”

葛老汉叹了口气:“就是缴纳粮食的损耗,损耗多少全在县老爷的一张嘴上。好的年景就多收,差的年景就少一些,总之是衙门不会让百姓有好日子过得。”

耗米:官府为弥补粮食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向农民征收的一种税赋,名曰“耗米”。在实际征收中,官府普遍多收,例如一个农民明交一石米,官府实加4~5斗甚至1~2石,即所谓“加耗”。

吃货大联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混元典
混元典
关于混元典:一个看似平凡的少年,却拥有着惊天的身世,在这个三族鼎力,强者无数且尚武的世界,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奇遇,创造了一个辉煌的奇迹
达芬奇条码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关于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不狗血,不无脑,不系统,不无敌,不爽文,清粉与介意者慎入。)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高坐皇极殿龙椅之上的崇祯正接受百官朝拜,准备御极登基。一道炸雷之下,惊醒了躺在棺材内的
捕鼠队队长
龙王出山,带着小姨妹一起飞
龙王出山,带着小姨妹一起飞
关于龙王出山,带着小姨妹一起飞:苦逼外卖小哥被女朋友和仇人陷害,推下悬崖,意外获得万古龙神传承,成为一代龙王,报效国家,保护美女总裁老婆,带着小姐妹一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猛鬼下山
纯阳道体【被诸多仙子喜欢】
纯阳道体【被诸多仙子喜欢】
关于纯阳道体【被诸多仙子喜欢】:叶天意外穿越到了天武大陆,在这里修士飞天遁地、移山填海、可摘星,可灭山河,万族林立、以武为尊!师尊南宫雪,温婉优雅,散发妩媚,绝美动人!徒儿,来寝宫一趟,为师有事…!师
南方有羽
现代福地修建录
现代福地修建录
关于现代福地修建录:中年油腻大叔,无意得到一个神奇戒指重生大学时代,学会修仙功法。改造地球,在山区修建洞天福地,假装去做农民种田,本意是帮助朋友们修炼的,却把现代社会带进一个修真时代。种田都种到天上去
李不是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