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王妃冷王爷

第59章 唐言闹别扭(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9章 唐言闹别扭

唐言在屋里觉得无聊,与北雨几人围坐在一起绣着帕子,旁边烤着番薯,放着好几盆兰花炭,与屋外寒风瑟瑟相比屋内甚是温暖。

李嬷嬷端来了滋阴补血的汤放在桌上,一瞧唐言帕子上绣着白鹂,而一旁的北雨头都大了,帕子上一团糟糕的线团,两者绣工一下子有了对比。

唐言瞧着北雨上面的线团:“北雨你的针线还是那么差啊。”

北晴跟纸鸢跟着一看,都笑了起来。

北雨脸一红一把放下手中的帕子:“不绣了不绣了,我就是学不会针线。”

唐言又看看纸鸢跟北晴的绣品,不由得夸赞道:“北晴纸鸢你们绣花绣得真好看。”

李嬷嬷跟着道:以后自己绣嫁衣北雨跟纸鸢是不用愁的啦。”

听到了,北雨、纸鸢的脸颊微红:“嬷嬷您别笑话我们了。”

想起三师姐跟大师兄伉俪情深的模样唐言就来了兴致:“以后你们嫁人我就给你们准备大大的一份嫁妆,那个男人还得我们过目过目才能嫁。”

几人听了,既是害羞又被唐言的童言童语逗笑了,北雨道:“小姐我们这婚姻大事不急,我们还得看着小姐出嫁呢。”

北晴拿起自己一塌糊涂的绣品附和道:“对啊,小姐我这嫁衣都成这样了,看也没人要了。”

唐言在哄笑中安慰北晴:“不怕,我找最好的绣娘给你绣嫁衣。”

“那就谢谢小姐了,北晴可记着了。”

一旁的纸鸢跟着笑了,跟着唐言开始她发现自己越发爱笑了,众人在一起如亲姐妹一般实在是以前不敢想以前是怎么过来的。

在书房内,炎泽心中有气唐言一直不理他,可内心始终记着寝室里的小人儿,担心她是否还有腹痛,还有没有闹脾气,等不及等天黑,放下手里的要件嘱咐郭紫他们处理好,起身快步去了寝室。

打开门一看,结果那小人儿还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烤番薯。

炎泽无奈,原来是自己白担心了。

见了王爷进来,北晴几人默默的退下留给两人私人空间。

唐言看见炎泽进来不敢直视他,觉得明明自己出糗了竟然拿炎泽发脾气,心里过不去。

炎泽同样不知如何跟唐言开口,命人传膳,走过去话不会说只会将矮榻上的唐言抱起,唐言顺势搂住他的脖子,脸贴近他的胸膛。

唐言见炎泽冷着脸,都不知道他是不是还生气,可是如果生气他就不会抱她了。如是想着,小小声试探:“炎泽,我饿了……”

炎泽没有回应,手里拿过筷子夹了一点虾肉递到唐言的嘴里。

唐言小口嚼着虾眼睛观察着炎泽的神色变化。

那一张俊美却凶巴巴的脸一点都不像没有生气。

唐言咽下嘴里的虾肉,她就怕炎泽朝她黑脸,心里忐忑不安,决定还是先认个怂道歉先:“我错了,你能原谅我吗。”

炎泽低头看见唐言可怜兮兮的模样,眼眶发红像是小兔子一般,嘟着小嘴,嘴角强忍着不上扬,心里彻底被软化,他不过是装装样子,没想到唐言委屈巴巴的实在是装不下去了。捏了捏她的鼻头:“还有不舒服吗?”

见炎泽说话了,唐言赶紧回应:“没有了,不疼了。”

“如果疼的话要跟我说知道吗?”

唐言嘻嘻一笑,伸手抱着炎泽的腰:“没事,我才不矫情。”

炎泽享受着小宝贝在怀,反手亲吻她的额头调侃道“不矫情谁给吓哭了。”

唐言小脸埋在炎泽的衣袍里:“那是我做噩梦了。”

“是我家言儿做噩梦了。”炎泽笑着附和她的话像逗娃娃一般将唐言搂在怀里亲昵。

海盐炒玉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关于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出差归来,杨浩发现家里的天塌了!老婆把房子和车子全卖了,说好的为了买学区房办的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然而,就在杨浩绝望之际,“挂爹”从天而降,从此飞黄腾达
柚子要起飞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关于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陈老板获得了财富系统,但是和员工绑定,员工幸福感越高,陈老板的财富也就越高。为了让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陈老板的企业越办越大,回头一看,他已经成为了打工人心中的神仙老板。
芝士丸子汤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舒妗月醒来发现自己穿书了,成了丞相府二小姐,明日就要嫁人,而她想要活着回去就必须完成系统的奇葩任务:对暗号。勇威侯世子洛知珩一朝重生,决定扭转乾坤。本是去参加好友的婚宴,谁知新娘竟逼迫他带她私奔!私奔
你要花花不咯
怪谈游戏设计师
怪谈游戏设计师
“医生,我做的游戏好像变成了现实。”“这不挺好吗?现在人们工作压力那么大,你却能够摆脱这些,游戏人间,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可我是一名怪谈游戏设计师,我构思过一百二十六个凶案,塑造过几十个性格各异的
我会修空调
混沌大魔头
混沌大魔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美景却被一声啼哭打破,只见一蓝衣女子暗自伤神,将襁褓婴儿放在庙门前。他乃混沌圣体,可刚刚出生就遭到了贼人惦记,夺了他的心,他的眼,他的灵骨,以及……奄奄一息之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