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诡事录

第225章 青铜鸮尊(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25章 青铜鸮尊

“是啊,三哥,上次你们去秦岭弄回来的那个鸟尊青铜器,我听二哥说是无价之宝,您给我们讲讲,您和二哥是怎么在秦岭这个龙脉之地,找到这个国宝的吧。”二猫也兴致勃勃的对着金老三开了口。

“好吧,那我就跟你们说说上一次去秦岭的遭遇。”金老三看到大家兴致高昂,不忍心打击大伙的期望,也为了转移遭遇美女妖蛇的话题,金老三终于开了口,对着大伙讲述了起来。

“秦岭的地貌与现在咱们所处的环境也差不多,全是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和起起伏伏的山川沟壑。”

“秦岭那一趟行动我们也是险象环生,虽然最终带回来不少宝贝,可是也折损了一些人。唉。”在讲述之前,金老三先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大虎大牛等人知道,金老三的三个身手非常不错的近族子侄在秦岭一行中,遭遇了不测,所以金老三才会如此的伤感。

“刚才二猫说的鸟尊青铜器,学名叫做鸮尊。现在在咱们国家,也只挖掘出来两个,一个保存在河南的郑州省博物馆,另外一个保存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两个青铜鸮尊,是1976年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专家称之为“妇好”青铜鸮尊。这个物件在我国属于国宝级文物 ,我和二哥当时弄到手之后,着实吓了一跳。”

“三哥,这个“妇好”青铜鸮尊是什么样子啊???”大牛也按捺不住好奇心,开始急不可耐的询问起来。

由于金老三家族有很多隐蔽的销赃渠道,一般情况下所盗取的文物也不会让所有的子侄都观看就会被卖掉,所以很多贵重的出土文物,只有一起下洞行动的人才会一睹庐山真面目,很多的金氏家族子侄根本就不清楚这些文物到底是什么样子。

“大牛啊,“妇好”青铜鸮尊是在国家博物馆里,我们取走的这件宝贝器身内壁铸字铭文是,“官”。

“这个叫做“官”的鸮尊,整体高度大约50cm,由青铜器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口内壁铸铭文“官”。它的口长径18cm左右。”

“三哥,这个“妇好”和“官”是什么意思啊???”二猫听了半天,越来越迷糊了。

“这个“妇好”,经过国家考古队的专家考证 ,她是我国商朝第二十三位国君---------武丁的六十四位妻子之一。“妇”是一种对亲属的称谓,据我国专家考证,她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在“妇好”墓发掘出土的甲骨中 ,明确记载了她领导参与了很多场的军事行动,这也证明了,在商朝武丁执政时期,商朝对周边土方国进行过一系列的战争。譬如土方与妇好的商方常年交战,妇好最终在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中击败了他们 ,灭亡了土方国。之后她又攻打了临近一些部落,根据专家的考证,妇好多次担任统帅带兵出征,最多的一次曾经统领一万三千多人。”

水瓶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算命太准轰动全网,警察坐不住了
算命太准轰动全网,警察坐不住了
她意外醒来,穿越在一个家人全亡故的小姑娘身上。 小姑娘想要生存,生活费就得自己赚。 于是,她不得不用家里的祖传白手套干起了算命的老本行。 一日三卦,一卦一千。 有个师奶过来问丈夫的前程。 她:“你先别管他的前程了。你老公现在正在豪庭酒店1102室跟两个女人鬼混呢。” 有个靓妹最近被噩梦缠绕。她:“那不是噩梦,是真实画面。” …… 后来,警察上了门,一切皆因她算命太准,一语成真,破案了!
佚名
3366洛尘
3366洛尘
【2019最火爆新书】“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
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
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
跨时代网游《破晓黎明》开服,王远一时冲动选了死灵法师这个坑爹职业,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才召唤出了骷髅兵。咦?不对啊!自己竟然能听到骷髅的心声。骷髅兵,竟然是穿越者……骷髅甲:这不是新手村吗?我记得这里有一件唯一的神器。骷髅乙:新手村的铁匠铺还有一套新手套装。王远:好好好,全部带走,一件不留。
禅心道骨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六年前,唐暖宁意外失身,薄宴沉说她不守妇道,一纸离婚协议书将她扫地出门,净身出户。六年后,她带着孩子归来,看到她身边缩小版的自己,某人才知道当年那个野男人就是他本尊。他追悔莫及,又惊又喜,从此高冷总裁化身黏人精,夜夜都想爬她的床。再后来,听说她要嫁人,他冲进酒店砸了婚礼现场,咬牙切齿,“你老公还没死呢!”众人目瞪口呆,“!!!!!!”大儿子无语摇头,“这个男人,我不想认识。”二儿子嫌弃捂眼睛,“
白生米
官婿当道
官婿当道
赘婿吴峰无意中掌握了上司的秘密,摆脱了底层混吃等死的命运。吴峰:“领导,你也不想秘密被人知道吧。”
台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