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道人

第二百八十七章 风息石,缘起的地方!(3/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百八十七章 风息石,缘起的地方!

“张英,你猜我这次遇上了什么?”赤潮神神秘秘的对张英说。

“你又遇上了什么?”张英随口问,上次他们遇上了一只头长鹿角,身有鳞片,尾如牛尾的异兽,只是惊鸿一瞥之后就消失不见,也让这几个妖精大惊小怪。

赤潮说:“是风息石。”

张英一愣,说道:“是那块风息石?”

赤潮点点头说:“应该就是了,那里是一片风息石,但是只有那块最大。”

张英沉思了一下,他说:“带我去看看。”

随后,一人一虎飞向赤潮发现风息石的地方。

那里是一处临风的山谷,山谷中的风向着谷外吹拂。一人一虎顶着狂风进入山谷,然后就看见了一大片的风息石。

很多风息石只有拳头大小,身边缠绕着微风。而居中的那块风息石有三尺见方,它身上冒出的风将石头微微悬浮起来。

张英看着这块风息石,立刻就知道这是那风息石妖的本体,只是现在它还没有化妖,只是一块有些资质的风息石。

张英走过去,拍了拍这风息石说:“这就是缘分啊,一切都回到了起点。”

飞石观的故事,就是从这风息石妖开始的。

张英爬上这风息石,然后盘腿坐下。用飞石术操作这块风息石。

不一会儿,风息石就载着他悬浮起来,然后张英心中一动,这风息石周边的小风息石全部被他用飞石术控制起来。

数百块小风息石悬空起来,围绕在张英的身边。张英对赤潮说:“我们回去吧。”

说完,他身下的风息石一加速,快如闪电一样飞走了。赤潮也露出风火翼追了上去。

现在张英的飞石术造诣已经不低,控制这风息石飞行极快,他如同坐在陨石之上飞着回到原来的山谷,而他的身后则是如同彗星尾巴一样的小风息石跟着。

回到山谷,张英也没有从风息石上下来,而是开始加持风息石《精石成玉》功法。风息石不是飞石,是不会自动运行《精石成玉》,只有张英坐在风息石上,不断给它加持才行。这样做唯一的好处就是让这风息石蜕变成妖。

一饮一啄莫非缘定,助风息石成妖,是张英必须做的因果。

张英将身后的小风息石全部收起来,只留下二十多块,然后对青岩石人说:“从今天开始,我会传你们飞石术,这块风息石就是你们用来练习飞石术的道具。”

飞石术可以自己凝结出石头,也可以用自然的石头,这都无所谓。小风息石有风土属性,那点点风属性会让青岩石人操作飞石术难度下降,对于领悟力极差的青岩石人而言是最好的学习道具。

多脑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
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
“凭什么废我爹?!” 一睁眼就发现,贵为太子的爹要被皇爷爷废了,这不行!他的锦衣玉食可就靠亲爹了! 于是,他临危不乱,凭借一条计谋,运筹帷幄,力挽狂澜,将父亲太子之位成功保住。 “叮,恭喜宿主保住父亲太子之位,奖励三千雪骑。” “叮,恭喜宿主平叛成功,奖励六千大汉羽林卫。” “奖励一万匈奴铁骑。” “奖励……” 那天,他现在皇城之上,俯视江山:“就问一句,还有谁!”
佚名
周元宇文功
周元宇文功
穿越大乾,成为一国天子,却发现朝政被把持,自己这个天子,不过是个吉祥物。 好在觉醒千古一帝系统,开局三千玄甲军。 召唤宇文成都,打碎权臣脊梁,召唤关羽,睁眼就杀人。 更有吕布大戟扫天下,李元霸举锤怒斥无敌手。 还不够? 项羽长枪纵无敌,蚩尤魔刀十万里,孟子笔书天下事,老子入圣天下惊。 什么是千古一帝,这就是! 看我十万玄甲惊天下,百万
龙鳞点点
40k:午夜之刃
40k:午夜之刃
此乃人类帝国的第三十个千年。在人类之主·帝皇的带领下,人类终于再次从母星离开,迈向冰冷而无情的宇宙。他们渴望收回失去的殖民地,也希望让那些受着痛苦折磨的人们回到帝皇的光辉之下。此时此刻,人类还对未来怀揣着美好的愿景。此时此刻,没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而故事,则开始于一个名为诺斯特拉莫的偏远星球之上。卡里尔·洛哈尔斯。你应该记住这个名字。(战锤同人。)
拿刀划墙纸
带狗恶棍:开局逼疯小仙女!
带狗恶棍:开局逼疯小仙女!
关于带狗恶棍:开局逼疯小仙女!:(缺德文,无套路,全员恶人,圣母勿入)上帝发明了光,你非要跟上帝闹别扭。你要问上帝是谁?上帝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妖,甚至可以是鬼,只要能拿出钱来的就是上帝!舒英辉:一个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旺财:一只险些饿死在路边的流浪狗。为了搞钱,一人一狗开始了他们那充满罪恶的一生……拳打仙女、脚踢渣男,有钱都好办。降妖除魔、报仇雪恨,给钱咱就干。打闷棍、套麻袋,那都是家常便饭
牛头人骑士
逆天改命,凡人成仙记
逆天改命,凡人成仙记
大道四十九遁其一。在这残酷天道里修真者四处寻找一线成仙生机,而凡人的路注定要更难走。 洗去凡尘磨得灵根,淬炼道心,在这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的世界斩除妖魔,挥断手中剑,寻得道法万千,终成一仙。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