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33,步入正轨
小系统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不打一声招呼就消失了。
成功逗得小系统落荒而逃,杜若清没忍住笑出了声音。
跟在他后面的萧琎眸中的沉思更重,他一开始以为她没拿到粮食心情低落,所以一路都没说话自顾自的往前走。
现在看来是他想错了,只是他看得很清楚,刚刚被她摸过的米和布并没有任何变化。
所以,她到底是怎么解决粮食的呢?他是不是该赌?
杜若清没看见他沉思的样子,开心的往回走。却听见他突然道:
“粮食解决了?”
“放心,管够!”她想也没想,语气傲娇的回。
萧琎低头轻笑,跟在她后面往回走,脚步轻快一会儿就越过她走出去很远。
父皇一向不信这些,被逼到祭天。他想赌一把……
她以为他忙着回去建设基地,连忙跑上去,萧琎都这么迫切的想救灾民了,她也不能拖后腿。
回到县衙,谢贤正在和手下的自衙役商量救灾的具体安排。
县衙外面站了好多人,都是听见县衙招人前来找活干的人。衙役正在给他们讲干活的内容,还有工钱。
工钱用粮食抵是萧琎提出的,因为现在谁也拿不出钱来付工钱。
谢贤当时反对过觉得太浪费粮食了,但萧琎得到杜若清的保证根本不担心粮食不够。
新安旱灾虽然没有其他地方严重,但因为和怀州相隔不远,情况也算不上太好。
在这种情况下,粮食肯定是比金钱来得实在,因此来的人不少。
看见两人回来,谢贤立刻欢喜的让衙役把她带到制作路标指示牌的工匠那里,给他们讲解具体怎么做。
萧琎则和谢贤一起召集工匠去城西安云山下难民安置点。
房屋住宿这些可以等难民来了召集他们自建,水源这些还是得先解决。
难民不准进城,这是萧琎提出来的,大批难民进入县城必定会对本地居民产生隐患,所以他不让难民进城,直接安置在城外。
杜若清也想去看看安置点的位置,但是这些工匠也不知道指示牌,路标是什么东西。
昨天和谢贤说的时候只大致说了一下指示牌的作用,杜若清现在面对工匠那就说得更具体了,牌子的样式,大小,上面刻着什么字,箭头怎么画都说得清清楚楚。
还让小吏去把安置点到各个路牌的距离都测出来,明明白白的标注在上面。
只是这个世界没有阿拉伯数字,有些麻烦,不过最后的效果还是很满意的。
工匠都是新安县的老师傅了,没多久功夫就按她的要求做出一块牌子,给她看过后就开始大量制作了。
她则忙着回县衙,之前他们商量好了粮食就放在县衙库房,方便看管分配。
县衙内空空荡荡的,所有人都在外面忙,只有那个聋哑的王二看见她进来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带着她去了库房。
王二站在库房门口外面行了个礼就走了,到省了她找借口把人打发走。
关上房门,她非快的拿出一堆米,几乎堆满了整个库房,布只拿了一点点,毕竟现在最刚需的是粮食问题,布是她为过冬准备的。
忙完又坐在布堆上,把油纸摊开,拿出三四只烤鸭,打算复制粘贴。
烤鸭是平铺在油纸上的,她拖动光圈扩大,只是再怎么努力也复制不了,倒是把她弄得精疲力尽的。
杜若清看着油纸上的这堆烤鸭,有些犯愁,这要是一次只能弄出一只,也太废积分了。
休息了一会儿她关好库房门又出了县衙,想着清河县外面躺着连呻吟都没有力气的老人,她就觉得自己根本不累。
出了县衙看白发老头还在做在门口给前来报名干活的人讲解干活内容,他嗓音已经沙哑了,说两句话就得咳嗽,还不时喝口水润喉。
她本来想去安置点的,干脆走过去站在她旁边给他维持秩序。
“都安静,别吵,有会手艺的不论是何手艺排在左边,没有手艺的排右边。”
她话刚落人群一阵哄闹,不只没按她说的做,反而更加吵闹。
还是白胡子的涂清润站起来对她行了个礼:“都按杜公子说的做,谁不听就回去。”
吵闹的人才安静下来,按照杜若清说的排好队。
有手艺的那列由涂清润登记,另外一列她本来想自己登记的,突然想起自己丑得不行的字,还是算了。
“你识字吗?你来给这一列登记。”
她问旁边唯一留下来辅助涂老的小吏。她觉得就留两个人看县衙太不妥当,而且这两人还在县衙门口忙着。后院这么多粮食堆着,太不安全了。
小吏摇头,有些遗憾懊恼。他看见涂老忙不过来也很想帮忙,只是他没上过学帮不了。
“公子,我识字,我可以帮忙登记,只要每天给我半斤米就可以了。”一个衣衫破旧,补丁摞补丁的小男孩突然站到她面前毛遂自荐。
这是童工吧。
不过这时代也不讲究这些,看这孩子也困难。
“你来写两个试试,可以和他们一样一天一斤米。”
有手艺的一天一斤糙米,普通壮牢力一天半斤。识字也算是一种技能了。
“这边写编号,一二三四五挨着写下去,这边写名字,登记的时候告诉他们自己的编号,以后出工了就报自己的名字和编号,领米的时候也是。”杜若清往旁边让开,让他坐到桌前。
旁边的涂清润听到这里眼睛一亮,连忙也按照这种方式开始登记,这以后上工下工管理就方便多了。
少年字写得很好,字迹清晰,只是他太矮了,坐在椅子上根本够不到桌椅,只能站着写。
不过杜若清很满意他的字,就决定让他留下帮忙。
“字写得很好,就你了,你叫什么名字。”
“小子张荣,是丁四巷张家二小子。”
小男孩眼神亮晶晶的,激动的双眼冒光,却又强忍着规规矩矩的给她行了个读书人的礼。
他找到事做了,哥哥不用再没日没夜的抄书了,姐姐不用熬夜绣花,娘的药也不用断了。
他太激动了,这一弯腰就来了个九十度大礼,把杜若清都下了一跳。
少年还没等他说什么,直起身子就开始认认真真的登记起来。
麻辣洋芋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