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大反派:我能查看人生剧本!

第547章 都天神雷刀!(2/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47章 都天神雷刀!

但此刀实在是太快!

仅仅刹那,整个圣灵宇宙被一刀切为两半,圣灵道祖的神躯被斩。

整个人自肩侧近乎被斩为两截,鲜血淋淋,恐怖摄人的伤口,震撼人心。

“结束了?”

感受到外界没有动静了,仙云大帝凝视着金角银角的构成的莲花屏障,心头暗道。

苏长青与那圣灵族的道祖一战,不知道谁胜谁败。

但仙云大帝无比小心,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才敢让金角,银角开了一条缝,透过缝隙,往外望去。

下一刻,他瞬间愣住了。

只见庞大的圣灵界,被一刀斩为两截,圣灵道祖脸色雪白,圣光黯淡,巨大的圣灵羽翼被撕裂。

此外脖颈处有一处巨大的创伤,这一刀太狠了,近乎将其分为两截!

圣灵道祖靠着一座巨大的山体坐下,脸色麻木。

他的肉身不断修复,那恐怖至极的伤口之处,蕴含雷霆,在不断磨灭他的躯体。

其神躯不如苏长青那般恐怖,却也高达百万丈了,山体尚不如他高。

“苏长青赢了?”仙云大帝骇然,又有些无言沉默,轻叹一声。

遥想当年,苏长青前来仙云界做客,还是他的座上宾,他还想收其为徒呢

金角,银角摊开手掌,金银莲花敞开,仙云大帝自其中走出。

“你圣灵一族皆归我九界,你为圣灵一族的始祖,归女帝麾下,也是理所应当。”苏长青负手而立,平静道。

仙云大帝近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这可是一尊混元道祖境,在混沌中,堪称万族之长,一道之祖的存在,

居然被收服了!

而且看苏长青的意思,居然还不是为自己收的。

“我被你所败,你能杀我,但九界不过是洪荒稍大一些的碎片罢了,焉能控我?”圣灵道祖道。

九界算什么?没有天地权柄的帝君罢了,远远不如道祖境界。

除非三十三重天齐聚,执掌天地权柄,有天道所赐,才能与圣人平等而论。

“我为九界第一神将。”苏长青瞥了他一眼,随意道。

圣灵道祖沉默了,苏长青如此实力,能伐杀混元道祖,居然只是九界女帝麾下?

“以你实力,莫说天帝,就是整合世间寰宇,又有何不可?”

一旁的仙云大帝也无言以对,他与圣灵道祖不同,隐隐知晓一些苏长青与姬星月的关系。

圣灵一族,生来神圣,无父母,无亲属,讲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然不知晓其中奥妙。

“你要找的那座五彩世界,位处极深处,是远古凤族的一员所立,此人已经无限接近于圣人境。”

圣灵道祖道。

苏长青要寻的那座五彩世界,便是孔雀大明王所立。

道祖境与圣人境,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前者是人族之法,修炼大道,以立界,铸就极道帝兵等手段,证道混元道祖。

后者,则是斩三尸成就,孔宣是天地间第一只孔雀,也是古来第一个敢以准圣境界,落下圣人面皮的存在。

他已经尽斩三尸,仅差一线,便是混元圣人。

道祖与圣人,难以评说孰强孰弱,但斩三尸,定然要强于功德成圣。

“功德成圣,如女娲,后土,是最弱小的,比吾等混元道祖弱一线,但吾等又要比斩三尸弱上一线。”圣灵道祖道。

同理,最强的圣人之道,莫过于以力证道。

苏长青微微额首,洪荒历经无数纪元,也不过只有鸿钧这一尊斩三尸的圣人罢了。

“你人族得天独厚,开创新法,令世间寰宇受益。”圣灵道祖话语中,有些唏嘘。

世间可用来斩尸的宝物有限,大能分一分,哪有那么多可用。

但是人族所创新法,却是另辟蹊径,以立界,极道帝兵储存自身法力。

即便是他,也是人族新法受益者之一。

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古老存在,不愿转修人族新法,如孔宣,陆压,无天,皆是修行斩三尸。

谁是小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一觉醒来,他惊觉自己竟成了大周神国的六皇子!刚想感慨一番,女帝的一纸逆天圣旨就砸了下来,宣布即刻送他去和突厥和亲!正当他风中凌乱时,神级选择系统悄然激活。他咬咬牙,决定接旨谢恩,没想到系统竟奖励了他神
佚名
巅峰博弈
巅峰博弈
做官需要责任心,更需要良心,从考上公务员那天起,宋思铭便决心做一个不畏强权,两袖清风的好官。从偏远乡镇的扶贫干事,到市委办公室的领导秘书,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于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宦海坦途!
争渡
不败战神
不败战神
(又名:不败神婿)五年前,为了能让自己配得上她,他不辞而别。五年后,他携一身惊天本领,荣耀而归,只是归来之时,竟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女儿。
笑傲余生
天域至尊
天域至尊
一代丹帝重返十五岁,这一世,不仅要弥补前世所有遗憾,更要成就当世至尊!
新月弯弓
我休了白眼狼探花后,转身跟状元走
我休了白眼狼探花后,转身跟状元走
我侍奉病重婆母,供养一家老小,还出资供夫赶考。两年辛苦操持,夫君成衣锦还乡的探花郎,还带着怀孕的新夫人。夫君要将我我贬妻为妾,我挥毫,一纸行云流水、气势磅礴的放夫书。休夫!我甩出账册,一千三百两花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