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贵嫁

第三百二十二章、所谓洞房,离开(1/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三百二十二章、所谓洞房,离开

一桃杀三士,裴洛安当然觉得不是。

但这嫁妆的事情,就是柳景玉的事情,当初季寒月可没这么多事情,难不成真的是自己和柳景玉两个八字不合,或者柳景玉真的不配自己?

这是上天还是季寒月给自己的警示。

怀着这么一个想法,裴洛安没有回洞房,直接去了书房,在书房里坐定之后,就让人查问此事。

暗卫是有,但也只是远远的看到刘蓝欣跟在曲莫影的身后,之后的事情也是一无所知的。

白天,又是这种时候,暗卫并不适合多活动,观测到的范围受限,而且基本上都在外院,都卫护在太子的身边。

侍卫的动作很快,查下去,没查到丫环的事情,但是查到了一个婆子,听说那个粗使婆子正巧经过那里,的确看到这位曲四小姐带着丫环出来,双方没有照面,也不知道曲府的四小姐有没有看到这个婆子。

依曲四小姐没说有一个婆子可以当证人的样子,应当是没看到这个婆子。

婆子说的话证实了这位曲府的四小姐说的是话是真的,那最可疑的就是这位刘小姐,而自家府里,裴洛安怀疑的并不是季悠然,而是柳景玉。

这倒不是说裴洛安相信季悠然,实在是季悠然这段时间听话的很,平日里时不时的去佛堂那边给季寒月点香拜祭,虔诚的很,一再的说感谢季寒月送了这个孩子过来。

府里的事情,也早早的交了出去。

原本府里的事情,是等柳景玉进门之后再交的,季悠然为了表示自己没什么其他的想法,早就把手中的管事权利送还了裴洛安。

对此裴洛安很满意,妻妾不和,家事不兴,能做到妻妾相和,他才有最大的精力对外。

裴玉晟走的时候一再的说“嫁妆”,让裴洛安下意识的怀疑起柳景玉,虽然柳景玉没时间,也不熟悉东宫里面的布置,但为什么那么巧呢?

如果这事真的不是柳景玉,那就有可能真的是天意?

不管是哪个方面都让裴洛安不喜欢,想了想之后,就让人把季悠然传唤了过来。

季悠然进来,向裴洛安行了一礼:“妾身见过太子殿下。”

“起吧!”裴洛安抬了抬头,示意她起来在一边坐下。

季悠然伸手托了托自己的纤细的腰,小心的扶着丫环的手起来,在一边的椅子上坐下,伸手摸了摸还看不出来的肚子,脸上的笑意温柔:“太子殿下,这会您应当去太子妃处,这个时候怎么还在这里?”

“东宫今天出了事,你知道吗?”裴洛安的目光紧紧的落在季悠然的脸上,看着她脸上那一处没好的疤痕,很觉得碍眼。

“殿下,妾身今天一直在休息,并不知道发生了事情,是……什么事情惊扰到了殿下?”季悠然惊讶的道,扶着丫环的手站起来,对着裴洛安深深一礼,“殿下,都是妾的错,您别生气。”

这种二话不说,直接就认了错的样子让裴洛安很舒心。

帘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快穿:BE炮灰不按套路走
快穿:BE炮灰不按套路走
[佛系女主+自我攻略男主+甜宠+生子+炮灰+一见钟情] 常言道:死去的白月光杀伤力最大! 古予希死后绑定了BE白月光剧情修复系统,为了苟命,她含笑接了这任务。 拿着死去白月光剧本的古予希毫不犹豫地反套路走,最后把BE剧本改成了HE剧本…… 年代糙汉:“希希,你可不可以给我一个家?” 儒雅总裁红着眼:“予儿,我的人生因为你才得到延续,你对我能多一点爱意吗?” 苗疆毒舌少年:“反正你一直嫁不出去,我
梦里塔妖
武者世界,你怎么教人修仙
武者世界,你怎么教人修仙
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武者世界。 林北穿越到一个小山村里,靠着公园大爷打的太极拳,忽悠没法练武的小孩子,这是比武者还厉害的修仙之法。 这时一名被废了丹田的武者,偶尔得知林北的威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拜师,表示如果是骗子,就打死他。 林北只觉得天塌了。 于是开始绞尽脑汁忽悠。 不多日,一个让他震惊的声音在脑海回荡。 【你徒弟修炼你编的吐纳术(入门),你的领悟了吐纳术(圆满)。】
爽文快刀手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
今或古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 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