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巡天

第五十七章 华袍少年(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五十七章 华袍少年

太虚幻境从第十名开始,每上升一个名次,战斗所耗心力几乎倍增。

姜望再不能持续不断的战斗了。每一场论剑之后,都要退出来休息许久。

他就用这段“休息”的时间,调理天地孤岛,熟悉拆解道术,蕴养剑术。

待精力恢复,则再入太虚幻境。

没有空闲一刻。

通天境时曾经止步于第九,未能像王夷吾一般探索通天境极限,是无法再挽回的遗憾。

那么在腾龙境这一个层次,他至少要再进一步才行。

第九,第八,第七。

艰难地往上爬升…

这一次的对手,是一个穿着华丽长袍的少年。

太虚幻境里很多人都习惯遮掩面容,所以在这里,姜望看人只看他的眼睛。

这是一双混合着傲慢和执拗的眼睛。

论剑台上的一切都为争胜,对方不想废话,姜望也不想。

从游脉境第一次参与太虚幻境论剑匹配开始,姜望心里就对魁首有着隐约念想。

他不是一个张扬的人,但他从来不觉得,他就一定应该在谁之下。

然而从游脉、周天到通天,一次也未能如愿。

现在腾龙第七,已经是过往最好战绩。

对姜望来说,他绝不认可这是终点。

青羊镇外不得己破境,当然是遗憾。但也是在提醒他——你还不够强,远远不够!

姜望本就不会轻视对手,到了现在的排名尤其慎重。

几乎在论剑之地刚刚铺开,见到对手的同时,便直接一记五气缚虎。

而后迅速掐诀,头顶荆棘冠冕一闪而逝,叠加之后,铺开焰花之海。

第一朵焰花刚刚绽开,第二朵焰花正在蔓延时。

倏忽有足足九条水龙咆哮而来。

而且各有姿态,或扑或咬,活灵活现,浑不似道术所聚,而仿佛天地生养般。

水龙波这种级别的道术,姜望早已见识过。

早在枫林城三城论道上,临阵推开天地门的林正仁,就是以一记水龙波轰飞了孙小蛮。

然而与今日面对的这记道术相比,同样是道术所化水龙,竟有天壤之别!

林正仁的水龙波,在当时看来自然威风凌厉强悍,但以姜望现在的眼光来看,则显呆滞粗陋,弹剑可破。

而这九条水龙灵动极了,各据方位,各司其职,隐成合击之势。像九个有自我意识的强大战士,而非简单被操纵的道术化形。

只一个交扑,便撕裂了焰花之海,紧接着左右合围,困锁上下四方。

几乎不给人留下一丝喘气的空间。

完全可以叫做水龙阵。

姜望更是可以清楚的感知到,他的五气缚虎如石沉大海,在对方体内没有激起一丝涟漪——在此之前,同境之中,他几乎没有遇到过完全不受五气缚虎干扰的对手。

这让他产生了错误的预判,顿失先机。

九条水龙相围,或灵动,或咆哮,爪牙狰狞。

在这样的时刻。

一道剑光发生,如风中飘烛,如叶落翩翩。姜望眼神,已入迟暮。

剑光黯黯,似已入黄昏。

这一剑看起来如此孱弱。

然而此剑一出,瞬间点碎九只龙头。

并非是点碎了龙形,而是点碎了聚集这九条水龙的道元流动,将这门道术崩解。

人道之剑,式一,老将迟暮!

那目光傲慢又执拗的少年,正在九条水龙之后,踏步而来,每一步都踩碎一朵已经逸散开的焰花,将其彻底湮灭——焰花之海已溃,这动作在战斗中毫无意义,倒似一种轻视与顽心。

然后,他便看到了这一剑,眼中闪过一抹惊讶。

情何以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抛弃渣男后,我成了沪漂
抛弃渣男后,我成了沪漂
毕业后,她追随心上人来到魔都上海,甘愿做起了贤内助,却没想到男友转身投入了绿茶的温柔乡。那个绿茶还想三人行?真是离谱!她霸气手撕渣男,果断转身离去。伤心之余,她改头换面,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里,遇到了几
佚名
离婚后,前夫雪夜下跪求回头
离婚后,前夫雪夜下跪求回头
这段隐婚,宛如一场漫长的寒夜。她,不过是麻醉科的小小实习生,却成为了他见不得光的妻子。在旁人眼中,他是京协大名鼎鼎的“第一刀”,冷漠矜贵,遥不可及。而她,只能在无数个寂静深夜,独守空荡荡的大平层,满心
佚名
穿越:皇帝赶紧给我打江山
穿越:皇帝赶紧给我打江山
一朝离奇清穿,女主便撞进了选秀现场,误把康熙当作歹人,一记飞踹,瞬间惹得侍卫层层围堵,死亡倒计时骤然开启,甚至还危及九族。千钧一发之际,她急中生智,冒充康熙生母佟佳氏转世,成了九龙尊奉的祖母。她凭借过
佚名
重生七零,冷面军官的恶毒妻转性了
重生七零,冷面军官的恶毒妻转性了
她重生了。上辈子的她送走双亲后病痛缠身,五十岁去世了。儿女忙于工作没能赶来,只有丈夫守在床边,临终回顾,她争强好胜不肯服输,和婆家处不好关系,和娘家不常往来,喜欢丈夫却总咄咄逼人,对一双儿女严厉也没什
佚名
快穿以后,我觉醒了最强“装备栏”
快穿以后,我觉醒了最强“装备栏”
前世的他本来自美丽的蓝星,却因为意外穿越到一个劳累致死的十六岁少年身上。他穿越的这个世界虽然落后,却有武道存在。武者手段超绝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不在话下。他为了成为一名武者,在铁匠铺学艺三年,才有摸骨传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