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癸字卷 第六百三十六节 返京点评
缪昌期好男风,尤为倾心这一科万统二年这一科进士冯铨在朝中都不是秘密。
好男风在大周朝里文臣中不鲜见,但如缪昌期这种阁臣却对一个新进进士如此痴迷,甚至为此要替对方四处张罗打点,那就有点儿出格了。
这也是为什么内阁要讲其撵出内阁的原因,他自己对此也心知肚明。
但却又将他搁在礼部尚书位置上,这又难免是一个讽刺了。
只是这朝廷里边的故事就是这般,既要争斗,还要妥协,汤谬二人代表的江南势力不小,就算是齐永泰也要给几分面子。
缪昌期好歹是江南名士,阁臣当不了了,起码也要给个尚书,吏部尚书不敢让其当,户部尚书更不行,那就只有礼部尚书了。
不过这等故事也就是在京中朝里流传,大家也都莞尔一笑就过了。
即便是冯紫英和孙承宗这种对此不感兴趣的士人,也不过就是一笑置之,顶多有几分不屑罢了。
“无关大局,其实嘉宾对缪昌期也是颇有看法,只不过二人站在一个阵营,不好太过罢了。”冯紫英也笑着道。
“朝局也该变一变,稳一稳了,如紫英你所言,下一步南北都该稳定下来,全力谋图辽东,彻底解决建州女真的威胁,再说翦除蒙古的问题。”
孙承宗也是颇有大志,他很清楚朝廷威胁始终来自北方,不把北方这些游牧民族的威胁彻底铲除,朝廷始终难以丢开束缚,一旦有事就会是风吹草动,四处动荡。
“稚绳兄,我也是此意,当下朝廷财力已经有所好转,我此番去辽东,当以三到五年之规划,彻底解决建州女真的威胁,努尔哈赤固然有枭雄之志,奈何建州女真支撑不起他的雄心,只会替他招来祸端,也罢,正好借此机会做个了断。”
冯紫英一脸自信,连孙承宗都被感染了,忍不住慨然道:“紫英有此雄心,我亦当鼎力支持,半年之内定要将这北地荡平,替紫英你稳固后方。”
两人很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虽然孙承宗要比二十来岁,但是孙承宗始终觉得冯紫英为官做事打仗的老练程度连自己都自叹弗如,论思想的清晰理性完全是和自己一个年龄阶段,可谓少年老成,所以这般感觉也毫无不适。
冯紫英从真定离开,回到京师时,就听到了孙承宗的急报也入京了。
十一月初六,孙承宗率领马孔英、土文秀在宁晋大破白莲乱军,趁势进攻高邑,三日后,十一月初九,破高邑,初十,破临城、柏乡,白莲乱军投降者先后多达七万余人。
冯紫英回京之后没有先去都察院报道论理他是都察院右都御史,该先去都察院,但他的河北总督职责却主要是军务,所以他还是先去兵部,所以正好在见张怀昌之际,得到了孙承宗率军在真定大显神威的战绩。
“紫英,看样子稚绳不甘人后,一门心思要干得不比你差啊。”张怀昌心情不错,“也难怪,你才二十五,他都五十了,没道理比你一个小字辈还干得差。”
“怀昌公,稚绳兄本身就是大才,放在哪里也都是一样能文能武,辽东之局让他去,也一样能马到功成,唯一担心就是稚绳兄身体吃得消与否,实际上飞白兄如果没有水土不服这事儿,我相信也能在辽东建功的。”
冯紫英的话让张怀昌微微摇头,“紫英,你也就不用替飞白多解释了,飞白虽有身体抱恙之故,但他去辽东对武人的驾驭还是欠缺了一些力度,一干武人内部的嫌隙不小,这也是李永芳能够借此机会从中挑拨离间,进而得手的主因,这一点内阁诸公也都是看得到的。”
“飞白才去多久,就能把辽东武人几十年积留下来的恩怨给梳理好,谁都没那本事,我也一样没有。”冯紫英断然否定,不认同张怀昌的观点,“内阁也该有计议,对建州女真一战会有一个过程,须当聚全国之力,届时我会和内阁提出一个我自己的构想,九边精锐当汇聚于辽东,力求持之以恒彻底解决建州女真,斩草除根,除恶务尽!”
张怀昌明白冯紫英的担心,就是担心辽东军中还隐藏着那些可能会被李永芳拉拢收买的角色,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尤其是战事拖长,这种风险越大,要调动其他边镇的军队进入辽东,而把辽东一些他认为可疑的军队都换出去。
“紫英你的担心和顾虑我都明白,事实上辽东局面之所以一直不佳,也和军队长期固化陈旧有很大关系,这不是赵率教或者某一位总兵就能解决的,如你所言,要持续地进行换血,蓟镇、宣府、京营、大同、山西、榆林这几镇的边军都可以陆续换防到辽东,当然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
张怀昌的话要让冯紫英放了心,得到张怀昌的支持,他心中就踏实,似乎感受到一些什么,他猛然问道:“怀昌公,你也要……”
“嗯,我都六十有二了,精力也有些不济了,我也和乘风兄说了,建议由你或者稚绳来接替我,我打算致仕了。”张怀昌很坦然,“乘风兄的意思可能是让稚绳来担任兵部尚书,但要等到他把河北战事结束之后,让我坚持到那时候,你呢,因为辽东战局的不确定性,所以还是以现职去辽东,齐相和稚绳也会给你大力支持,……”
张怀昌的话语让冯紫英心神微震,其实也知道自己要去辽东不可能出任兵部尚书,但是一旦辽东事了,自己该何去何从,恐怕也会有一个安排,这就要看齐师的想法了。
在内阁的集体会见中,反而没有什么波澜不惊,冯紫英介绍了目前河北战事的情况,也明确表示孙承宗肯定会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河北战局,河北战局已经进入收官阶段。
重点是阐述下一步可能要赶赴辽东之后的一些设想意图,以及对整个辽东战事和对建州女真攻略的长远规划。
冯紫英花了将近两个时辰来阐述自己对整个大辽东的经营构想,既包括对建州女真的攻略,也包括多辽西草原诸部的经营,一并纳入进来,甚至也包括辽东本地的开发。
应该说这个战略太大,没有三五年见不到成效,也需要朝廷从军事到财政上的大力支持。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内阁意见还是趋于一致的,毕竟这隔三差五建州女真这样来一下,如切香肠一般,一段一段地逼近中原腹地,谁都受不了。
“叶相和方相真要退隐了?什么时候?”冯紫英等候到齐永泰下朝回府才到府中见面。
“嗯,下个月把,你去了辽东之后,差不多就有一些交接,进卿也是累了,当然也有一些当下的诸多因素,更多地还是需要一个轮转平衡吧。”
齐永泰似乎对即将接任首辅兴趣乏乏,但作为北地士人领袖,他不接任也说不过去。
崔景荣、乔应甲、王永光、韩爌、孙居相、孙承宗等人还没有成长成为可以接替他的地步,而李三才要成为北地士人领袖又难以服众。
但他的年龄也不小了,与张怀昌相当,比叶向高反而还大接近十岁,所以他这一任能当多久也不确定,可能也就是三五年,支持到冯紫英在辽东取得最后胜利。
“是不是也该咱们北地士人上了?从沈一贯开始到叶相,都二十多年了,北地士人怨气都压不住了?”冯紫英笑着问道。
“哼,少听这些下边的乱议论,什么怨气,哪来多少怨气?”齐永泰平淡地道:“这几年北地灾荒不断,但是你的开海之策推进和大规模推广土豆番薯之后,局面有很大改观,就算是进卿和中涵他们都看在眼里,而且北地虽然不及江南富庶,但是却是压制游牧民族的关键,谁都不愿意看到宋辽宋金时代那种屈居人下压得汉人喘不过气来的局面,所以固本强基,北地是本,江南湖广是基,缺一不可,这种情形下,江南和北地士人在某一时段居于相位都是可以接受,也是正常的。”
“齐师,弟子可没说什么,做好自己本份儿事情即可。”冯紫英连忙解释道。
“嗯,你明白就好,年轻一辈子士子中,你和君豫最强,你才华出众,但是沉稳不及君豫,这一两年要好很多了,杨文弱作为湖广士子翘楚也不错,但略逊于你和君豫,现在看来梦章和克繇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齐永泰点评了几句永隆五年这一批的士子,“还有永隆八年这一科的,伯雅和瑶草都不错,还有一个钱谦益……”
孙传庭和马士英,当然都不错,历史中大名鼎鼎的角色,冯紫英也和佩服齐师的眼光,至于钱谦益,这位水太凉,或许才华是有的,但品行气节就堪忧了,不过今世似乎还说不到那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