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章 朱祖威——集邮圈里的“一团火”
我和集邮家王渭也是在这次活动上认识的。当时,我是活动的主持人,王渭找到我,说要上台朗诵一首祝福这次活动的诗歌,我请他上台朗诵了,他激情澎湃的诗朗诵,深深感染了我,我从此开始关注他。
以后,在京城内外各种集邮活动中或集邮研讨会上,我又先后认识了北京集邮家朱祖威、刘肇宁、李伯琴、张林侠、王渭、岳晓湄;邮票设计家黄里;全国集邮联邮展部主任刘玉平;《集邮》杂志编辑记者李玲、刘劲、董志德;《中国集邮报》记者周家奎、蔡旸、王宏伟;武汉集邮家郭迅、马驎;南京集邮家葛建亚;邯郸集邮家李庆森、宋玺瑰、张会成、王海涛等。我还和福建集邮家方友德、河北石家庄集邮家许锡良、旅日集邮家段跃中等人,很长时间都有通信联系。
我认为:一部完整的《中国集邮史》,应当如司马迁《史记》一样有集邮人物列传,但不要写成干巴巴的个人简历。
集邮人物列传,应当让那些真正活跃在邮坛上的风云人物生动活泼地跃然纸上,让喜爱集邮的读者们过目不忘。任何集邮活动,都是人参与策划的,集邮的历史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集邮人物创造的!
谁是集邮风云人物,不是由所谓“集邮联”的几个人拍着脑袋决定的,而是集邮者在集邮活动中的影响决定的,是广大集邮者公认的。
在中国,应当更加关注那些活跃在各地的集邮活动家,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有了各地丰富多彩的集邮活动。判断集邮风云人物,不能只用是否在邮展上获奖作为唯一标准。全国各地广大集邮者的认可度,才应当是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下面,我谈谈上述这些一直和我有些交往,又让我非常难忘的集邮家们:
1、朱祖威——集邮圈里的“一团火”
集邮界有一个说法,集邮圈有能力组织全国性集邮活动的民间集邮活动家是“南郭北朱”。
“南郭”指的是武汉集邮家郭迅,他1993年举办全国性的“邮票上的知识竞赛”,因国内20多家主流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的大力宣传,在全国集邮界影响很大,一举成名!
“北朱”指的是北京集邮家朱祖威,他是1978年以后在我国成立的第一个集邮组织“鼓楼集邮协会”的创办人兼会长。他举办过无数集邮活动和集邮展览,发表过数不清的集邮文章和集邮论文,筹划过朝鲜等国家的邮票发行,他个人几大柜子的的集邮藏品极为丰富,很可能是全国第一。他连续举办多年的“外国邮票评选活动”,加强了中外集邮界的交流,把中国集邮推向了世界!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朱祖威的集邮生涯是非常坎坷的,其坎坷程度,超过了我们所有人!
在上世纪90年代,月坛邮市的开办让北京的集邮活动一浪高过一浪,朱祖威也热心联系了几家国家级集邮协会和一些个人集邮者,联合集资开办了“东单邮市”等。但因为种种原因,“东单邮市”被迫停办,导致朱祖威和许多个人投资者的几百万元钱被套在账上,一时人心惶惶。在那个年代,这几百万人民币不是个小数目(那时一套北京三环路附近的三居室,不过几十万元)。怎么办?天大的困难摆在了朱祖威面前。他说:“这个困难我来扛!”从此,各种各样要账的人缠住了朱祖威;同时,集邮界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满天飞。
为了还债,朱祖威卖掉了一枚他心爱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卖掉了无数枚“猴票”,也许还有整版的“猴票”,很多“珍邮”从此离开了朱祖威的集邮册,去天涯漂泊!
曾几次,我善意地提出资助朱祖威一些钱,他说:“欠你的和欠别人的还不是一样。”
曾经,我很担心这些事他扛不下来,他拍拍自己的胸脯说:“咱们志愿军老战士,这点困难算什么!”
有一天,朱祖威打电话约我和北京市集邮协会康桐岭一起吃个饭,想商量一下给一位我们三人都认识的债主(一位当时北京某工厂的集邮协会会长)还钱的事。我们两人到时,那位债主也到了,但他一直站在院里,不停地打电话。
过了一会,正在我们四人边吃边聊的时候,有两位北京某城区检察院的人前来拘传朱祖威去谈清欠那位债主邮款的问题。
我说:“债主就在这。”
他们说:“就是这位债主刚刚打电话让我们来拘传朱祖威的。”
这位债主绝情的所作所为,让我和康桐岭震惊不已!
我要求那二人出示证件,他们出示了,我看了,确实是法院的工作人员。当着我和康桐岭的面,他们把朱祖威带走了。朱祖威在从后门上车时,他回眸一望,我看见他近乎绝望和伤心的目光!
据说,朱祖威在该检察院被拘了几天以后,交了十几万元欠款才被放了出来。出来后,他已经几乎弹尽粮绝了。
我知道,这事对朱祖威的打击很大,也是导致他患上心脏病的原因之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为了还款,受尽了误解和屈辱。
在北京集邮界,朱祖威真不愧是一位有担当的铮铮铁汉,我非常佩服他!
在2016年举行的一次有关“探讨发行邮票”的集邮研讨会上,我问朱祖威:“还款的事进展如何了?”他笑着说:“还差一点就彻底还完了。”我为他高兴。但看到他气色不好,还特别嘱咐他要注意身体。并又一次提出:“要不要由我把还款的事在集邮界的会上说一说,减少一些误会。”朱祖威再次谢绝了,他说:“身正不怕影子歪!”。
谁知,几个月后,他就因心脏病发作而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我为失去这样一位赤诚而有担当的集邮朋友而万分悲痛!
小时候看三国,很喜欢关羽,他武艺高强,有“过五关斩六将”的辉煌,也曾经受过“刮骨疗毒”的痛苦,最后还败走了麦城。而关羽的人物形象,就是在这样的辉煌、痛苦和“走麦城”中,非常丰满地树立起来了。在这点上说,朱祖威有点像关羽,他一定是未来《中国集邮史》中,集邮人物形象特点最丰富、最丰满的一个人。也是让我最敬佩的集邮大师!
中国集邮事业的发展,太需要朱祖威这样有丰富藏品、有才华、有责任心、有创造力、有活力、有担当、有组织和活动能力的集邮家了!在中国邮坛,这样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太少太少太少了!
祖威走好,你是我永远引为自豪的集邮朋友!
? ?——我认为:一部完整的《中国集邮史》,应当如司马迁《史记》一样有集邮人物列传,但不要写成干巴巴的个人简历。
? 集邮人物列传,应当让那些真正活跃在邮坛上的风云人物生动活泼地跃然纸上,让喜爱集邮的读者们过目不忘。
? 任何集邮活动,都是人参与策划的,集邮的历史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集邮人物创造的!
? 谁是集邮风云人物,不是由所谓“集邮联”的几个人拍着脑袋决定的,而是集邮者在集邮活动中的影响决定的,是广大集邮者公认的。
? 在中国,应当更加关注那些活跃在各地的集邮活动家们,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有了各地丰富多彩的集邮活动。
? 判断集邮风云人物,不能只用是否在邮展上获奖作为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
(本章完)
作家京城翎管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