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话世界当小说家

第156章 大唐中的诗仙(2)(3/5)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56章 大唐中的诗仙(2)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秦明嘴里轻轻念叨着。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这个寻字用的很妙,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

“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石开在一旁附和道:“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

“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

“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武曌在读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时候心彻底放了下来,不用说,这又是一首经典之作。

“写的真好!”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徐文猛的拍一下自己的大腿,读这首诗,他的精神都升华了,这就是好诗的作用。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

“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

“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

“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

秦明总结道。

“诗仙,乐乐就是诗仙!”

魏得禄大声叫喊,激动得满面通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他做出好诗。

其他的读书人同样露出痴迷之色,阅读这样的好诗,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欧阳明日的神情陷入呆滞之中:“怎么会一点漏洞都没有?”

他费尽心机的想要寻找《蜀相》这首诗中的格律漏洞,却一无所获。

开玩笑,这首《蜀相》可是杜甫的作品。

杜甫被称为诗圣,诗圣不是外号,是尊称,中国文化传统上只有在某一领域达到最高成就的集大成者才能称之为“圣”。

古人对杜甫的赞誉是这样的:“大概杜有三难,极盛难继,首创难工,遘衰难挽,子建以至太白,诗家能事都尽,杜后起,集其大成,一也。排律近体,前人未备,伐山道源,为百世模,二也。开元既往,大历系兴,砥柱其间,唐以复振,三也。”

双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灾年不用怕!我囤满空间娇养娃
灾年不用怕!我囤满空间娇养娃
云茯苓穿越了。 一睁眼不仅无痛当妈,喜提三岁半儿子一个。 还面临着洪灾来临的危险。 只得拖家带口去逃荒。 没吃没喝? 不怕,姐有一空间的物资! 流氓地痞找茬? 不怕,一针让他见阎王! 医术在手,天下我有。 只是随手救下的某美男,怎么成了甩不掉的牛皮糖黏上她: “夫人,我们再生个二宝吧!”
阑珊语
重生1958,靠打猎发家致富
重生1958,靠打猎发家致富
一代特种兵王,追击恐怖头子,不慎被偷袭,重生到1958年的东北大兴安岭。 这是个食物匮乏的年代,上有父母,下有弟弟和妹妹,左青峰不得不扛起重担,养活一家人。 尽管粮食匮乏,可左青峰担当起大兴安岭的守山人,这山上的猎物,全都被左青峰,他将带领一家,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红烧猕猴桃
神三群聊:三国
神三群聊:三国
云气蕴养技术真厉害,材料学爆炸。 “众所周知,左手倒右手,等于什么都有。”陈曦宣。 “我出图纸,你出机床,我们一起做大做强。”群友宣。 “文以载道,武能安邦,唯有奇观,兴国安邦。”万年重工宣。 “七代舰灵,听我命令,从此刻开始,开启舰娘时代。”万年公主刘桐宣。 星辰大海,有梦即可。[神三同人,如有冒犯,还请指正。]
混日子的又一天
哄他,抛弃他,京圈太子爷疯狂夺妻
哄他,抛弃他,京圈太子爷疯狂夺妻
她的丈夫带小三出国三年,如今抵不住家族的压力,终于回来了。 在这之前,她并没什么大感触,毕竟他们之间的婚约,也只是家人安排的而已,她并不在意,也并不爱他。 所以,在他带着小三离开的时候,我便找了一个小白脸,陪我度过了这浑噩的三年。 如今他回来了,在没离婚前,我不想让别人知道小白脸的存在,所以,她向小白脸提出了分手。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转身她就在京圈太子爷的生日会上见到了小白脸…… 她:“你怎么追
佚名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