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帝业

第174章 袭击博望(2/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74章 袭击博望

“唯!”

博望城,县衙。

“将军,城中官仓没有储粮,库房金帛也没有。”栾冗抱拳道:“末将只抓住了这些家伙。”

他手一指不远处五花大绑,跪在地上的博望官吏。

聂嗣看向博望的县令,问道:“你本酆朝官吏,食君禄,为何不思报君恩,反助叛贼祸害百姓?”

博望县令凄惨一笑,“将军,没有人愿意去做反贼。可是我不做,博望的百姓都要死光了。去岁水灾,南阳数县上书朝廷,希望朝廷能赈灾,可是朝廷置若罔闻,渺无音信。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流离失所。后叛军至博望,我若不降,叛军便要屠城!”

“荒谬!”一声冷喝,吓得博望县令一个激灵,聂嗣冰冷道:“你以为你是谁?叛军一定要你投降!”

“去岁虽有水灾为患,但是朝廷依在。你不思报国,反助叛军在博望四处劫掠,强行征兵,祸害妇女。汝之恶性,罄竹难书!”

言罢,博望县令脸色涨得通红。他只是看在聂嗣年轻的份上,想要糊弄过去,给自己投降叛军脱罪,没想到聂嗣居然不上当。

聂嗣又不傻,怎么可能上当。一个小小的博望,小小的博望县令,居然舔着脸说自己不降,叛军便要屠城?

谁给你的自信说这种话?

“来人!”聂嗣大喝。

“在!”

“将他们拖下去,斩首示众!”

“唯!”

亲兵们上前拉扯博望官吏,其县令大吼,“你不能擅自杀我,我是朝廷的县令,你无权杀我,你无权!”

“你投降叛军,已经不是朝廷的县令,而是敌人!”聂嗣冰冷道:“本将军,有权利处死敌人!”

县令脸色霎时间苍白,无言反驳。

很快,亲兵们便将县令等官吏拖出去砍掉脑袋。

蔺琅问道:“将军,现在处死这些官吏是否为时过早,博望的事情,该交给谁来处理呢?”

聂嗣道:“仲柔,这些人都是软骨头,墙头草,他们不会对百姓如何在意,他们只会在乎自己的利益。杀了他们,对博望不会有任何影响。至于博望,暂且让其他人代管吧。”

打下博望,只是聂嗣的计划,他可没打算在这里一直待下去。离开是必然的,至于博望百姓,聂嗣只能给他们报仇,杀了博望县令出口恶气。至于想要生活过得去,抱歉,现在整个九州的百姓都在温水里面。

聂嗣没义务,也没有那个能力去救。

见聂嗣态度坚定,蔺琅不由一叹,沉默不语。其实他倒是想留下来安置博望百姓,但是他很清楚,打下博望只是他们的计划,聂嗣不会允许他留在博望。

两万酆军,半日时间打下博望,只在城中休整一日功夫,而后迅速出城,消失在茫茫的旷野上。

“德昂,我记得你也是南阳国人?”聂嗣骑着马,走在大军前方。

栾冗点点头,说道:“我是宛县人。”

他本出身南阳宛县一个上户人家,属于地主一级,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是年年都有盈余。否则,栾冗一身武力何来?

要知道,穷文富武!

长乐驸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赶海:往返八十年代养小姨子
赶海:往返八十年代养小姨子
关于赶海:往返八十年代养小姨子:(渔村+赶海+重生年代+轻松+日常)李正阳一眨眼。好消息是重生回到了81年,坏消息是未婚妻跟货郎跑了。一边是想让自己回去继续做牛马吸血的继母与父亲,一边是五个没人管的小姨子看着随时要淹没在时代洪流之中。李正阳决定换个活法!
破春风
3366洛尘
3366洛尘
【2019最火爆新书】“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
珠联璧合
珠联璧合
前世,辛安为夫君操劳一生,却换来儿死孙亡和一世污名。 再睁眼,她回到了出嫁这天。 这次果断选择了渣夫的死对头。 让世人看看那纤尘不染的世子爷没了她的帮扶,会变成何种模样。 后来,渣夫丢了爵位,失了名声,跪在辛安面前求她回头看看自己。 谁料,辛安身后一只手将人搂了过去,“想跟我抢夫人?有几条命可以死?”
冬月暖
全民御鬼:开局获得S级鬼王
全民御鬼:开局获得S级鬼王
关于全民御鬼:开局获得S级鬼王:穿越到诡异复苏的平行世界,这里妖兽横行,鬼怪肆虐,城区的沦陷,绝望的人生经过上百年的奋斗,人们学会了通过鬼怪来抵御鬼怪然而,刚刚穿越过来的叶尘还没有彻底适应新环境的时候,便直接被女鬼盯上了“叮?”一道系统般的声响仿佛是黑暗中的黎明,带领叶尘走出黑暗“叮,鬼怪杀戮系统正式开启。只要不断的击杀鬼怪,便可获得杀戮值。杀戮值可以增加契约鬼怪的数量”“哈哈哈,我无敌了!我一
一瞬而逝的梦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 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