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拒绝当炮灰2

第六百二十四章 鲛人44(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六百二十四章 鲛人44

姜蝉手臂轻轻一甩,那条将近两米长的大蛇就被她扔进了灌木丛中,灌木丛中一阵窸窣,想来是大蛇游走了。

到嘴的蛇羹飞了,姚莉兴致有点低落:“中午没有蛇羹吃了,好可惜!”

顾君栋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拍了拍姚莉的脑袋:“你就收敛一点吧,蛇羹有什么好吃的?有了兔子还不够?”

“妈呀,我现在才发现,姚莉才是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女人啊。”

“没想到她看上去文文静静的,居然这么刚。”

“看到顾君栋拍姚莉的脑袋没?那种无奈,那种宠溺,妈妈,好甜!”

“最甜的难道不是我们娇娇吗?我们娇娇宠人才是真甜!”

弹幕里嗷嗷叫着好甜,现实里面大家一点都看不到。

姜蝉看了眼方向:“走吧,赶紧去摘桃子,下午还有事情呢。”

这里距离桃树也不远,没有半个小时就到了。这次顾君栋和姚莉也不像刚刚那么漫不经心了,两人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两只眼睛就好像雷达一般,力求不要忽视任何潜在的危险。

这么谨慎地走到了桃树下,姚莉才放松一些。她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水:“椰子是娇娇摘的,这次桃子就我来摘,让我也出点力。”

顾君栋苦笑:“你们俩太厉害了,一个能上树摘桃子,一个能上树摘椰子,还能下海捕鱼,我们几个大男人没有用武之地啊,看着格外地像是吃软饭的。”

姚莉已经上树了,只要姜蝉站在树下。她眼睛盯着姚莉的动作,随口说了一句:“大家是一个团队,团队之间不要计较那么多。”

“莉莉,你的左手边,那个很红。”姜蝉忽然喊了一声,要是个女生的话,也许她还会耐下性子开导开导,可顾君栋是个男人啊,还是去一边凉快吧。

顾君栋也发现了,任娇这个人,在对女生的时候很有耐性,很包容,但是在面对异性的时候,有的时候确实表现地很疏离客套。

也许是为了避嫌,又或许这就是她骨子里的冷漠?顾君栋不愿意去深思,他也不愿意在一个他不感兴趣的人身上花心思。

姚莉可是好好地过了把瘾,站在桃树上就好像是站在自己的王国一般,直到将熟透了的桃子全都摘下来她才依依不舍地从树上跳了下来。

看了眼背篓里三十多个桃子,姜蝉微微一笑:“能吃到明天了,估计后面几天还会有桃子成熟,到时候再过来吧。”

“可惜这是野桃树,我最怀念的还是我妈妈种的水蜜桃,只要轻轻地揭开上面的那层表皮,轻轻一吸,全都是甜甜的桃汁。”

姚莉背着背篓摇头晃脑,这次来海岛倒是一次全身心的放松,难得重温了童年时光。

“说地我都想吃了,你妈妈现在还种果树吗?”

顾君栋走在姚莉身边,不着痕迹地打听姚莉的消息。

“还在种啊,她和我爸闲不下来。”

子曰与诗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回庶姐诈死那天,我带着娘亲杀穿皇朝
重回庶姐诈死那天,我带着娘亲杀穿皇朝
上辈子,姜月梨到死的那天才知道,她早死的丈夫背着她跟姐姐双宿双飞,儿女成双。 而她这个所谓的忠勇侯府的当家主母,不过是他们的垫脚石。 重来一次,这主母谁爱当谁当去吧! 她姜月梨不嫁了! 她斗姨娘,甩渣男,做生意,谋良婿,原以为可以平淡的过一辈子, 奈何命运弄人,她给自己找的夫婿竟然是当朝世子! “我家娘子最是柔弱,你们不准欺负她。”世子轻飘飘的说。 众人看着杀伐决断的姜月梨,一脸茫然。 后来,前
两壶清酒
万兽箓
万兽箓
关于万兽箓:胎穿十几载,终于得到异宝万兽箓。妖兽?没关系我可以帮你激活血脉。血脉等级太低?没关系我可以帮你提升。你要通过自己努力提升?也没关系,万兽道经修炼下。你要成为我的灵兽?不行,你们这个种族我已经收录一头了,每个种族我只收一头。你是最强的?你想多了,我的灵兽血脉无限提升,谁敢在我的灵兽面前说自己是种族里面最强的。你说我不能修炼?修炼干嘛,我的灵兽提升我就能提升,而且还能使用灵兽的所有天赋能
九霄沐阳
宝贝乖不闹了,财阀大佬日撩夜哄
宝贝乖不闹了,财阀大佬日撩夜哄
他,京圈太子爷,不近女色多年,却被一个傻子女孩捡漏了! 不光“一亲芳泽”,还被拉下了神坛! 她,继承了外祖的所有遗产,却落得一个被囚禁的下场, 于是,她眉头一转,装疯卖傻起来! 一切只为猎取到那个高高在上的他,自己能成功脱身…… 后来,她如愿了,只是她也被那个疯批佛子大佬盯上了, 只不过,这一次是被圈禁在他的怀里!
佚名
孽乱
孽乱
一个扑朔迷离的案子,一个个娇艳多姿的女人。 一个被人陷害锒铛入狱的小镇青年,如何一步步走上顶峰,成为雄霸一方的超级大佬。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陈凡,他做到了。
南城晚秋
大难不死后,我获得了通灵能力
大难不死后,我获得了通灵能力
十八岁那年,我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止。 父母带我去看神婆,说我是花姐命,找了替身后,我算是躲过了这一劫。 之后嫁给丈夫后,却克死了他。 但也同样发掘出了自己的能力“通灵” 于是我开始帮别人看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