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姑爷萧权秦舒柔

第二千零七十二章 坚持留下(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千零七十二章 坚持留下

第二千零七十二章坚持留下

谁又能想到,因为这个怀疑,误打误撞地发现了颜婆婆的惊天大瓜。

起初,萧权等人也只是怀疑颜婆婆是昆仑人,直到萧权被颜婆婆所伤,又中了颜婆婆的毒针,她以为他必死无疑,然后就很是得意地当着萧权的面承认了,她在昆仑山所做之事,她对萧家军所做之事。

为了让木薇彻底相信,萧权可以拿出证据。

他冷喝一声,道:“春晓图,出!”

春晓图闻声而出,悬在众人面前。

萧权道:“开始吧。”

春晓图快速打开,然后颜婆婆对萧权说的那些话,全被播了出来。

颜婆婆那道声音,最是容易辨认,一听就能听得出来,这点木薇比萧权更清楚。

萧权淡淡道:“如何,你总该相信,我所言非虚了吧?”

见木薇没有回应,萧权继续道:“若你还不信,我还可以让春晓图播放当时的画面。”

有图有声,木薇不相信也得相信了吧?

当然,实际上并没有图,当时春晓图还在萧权的袖子里,只能录取颜婆婆说话的声音,并不能把画面也录下来。

萧权这么说,不过是口头上给木薇下了一剂猛药,好让她接受现实。萧权笃定木薇不会真的要看画面。

就这声音,已经能证明一切了。

果然,木薇淡淡道:“不必了。”

从听萧权说颜婆婆是昆仑人,听说她做下那些天理不容之事,木薇由不相信,到现在听到春晓图的录音,木薇已经开始接受这个事实。

鸣仙门私藏火种,偷养异鬼之事,木薇这个未来掌门人确实亲眼见过,鸣仙山确实有这些东西。

只不过她和萧权都以为,这是圣人私自做之事,万万没有想到,这竟然跟颜婆婆有如此大的关系。

就连鸣仙门的所有技能,都是颜婆婆从昆仑山带出来,修改过后,抹去了昆仑山痕迹,再传承下来。

原来火种是她报复昆仑山的武器。

真相竟是如此!

真是令人大跌眼镜啊!

要不是萧权,怕颜婆婆的身份和实力,是真的没有人能发现吧?

萧权眸光带着寒意,道:“即便没有我,也一样会有人来揭发她的。”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颜婆婆的身份暴露,恶行被揭发,也是迟早之事。

用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说就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这不,即便是过去了十五年之久,萧家军所受的冤屈,还是有人来帮他们报。

即便过去了上千年,颜婆婆祸害昆仑山之恶行,还是暴露了。

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人永远不要心存侥幸。

人在做,天在看,不要妄想做了错事能瞒天过海。

哪怕不是萧权,天意也会另有安排,以另外一种方式来让做下这些恶事之人,受到该有的惩罚。

个中道理,从小生活在自诩为天道之代表的鸣仙门的木薇,怕是比萧权更懂。

木薇闻言,淡淡道:“萧大哥所言,甚是有理。”

萧权一边收起春晓图,一边道:“庆幸的是你并未回鸣仙山。”

当初她要是回了鸣仙山,她如今便会深陷痛苦之中。

一边是对她有养育之恩的颜婆婆,一边是心中的正义感。

她回了鸣仙山的话,只能二选一。

当着颜婆婆或者圣人的面,她要是选了后者,她便会被视为叛徒,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要是她选了前者,她做着有违良心之事,她活着也不会开心,感受不到人生的意义。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求职!不选协和,我选轧钢厂
穿越求职!不选协和,我选轧钢厂
他在同学聚会上睡着了,一觉醒来,莫名其妙竟然穿越了。还成了情满四合院世界的北京中医学院优秀毕业生。毕业求职现场,协和和轧钢厂同时向他抛出橄榄枝。他二话不说选择去当厂医。可这时竟然觉醒了“诸天垂钓”系统
佚名
繁花:从1987年开局
繁花:从1987年开局
关于繁花:从1987年开局:叶平安,上海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为了一客排骨年糕,回到了1987年的上海。开局一穷二白,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这个局要怎么破?不怕!反正离主角团这么近,抓住机会,一切都有转
九天九地
重生六零:我靠随身空间养活妻女
重生六零:我靠随身空间养活妻女
上一世,他是文盲,听从母亲重男轻女的旧思想,逼死了妻子和大女儿,二女儿记恨他一辈子,小女儿被拐卖几经波折死了,他落得个家破人亡。重生归来,他发誓要将妻女好好呵护在手心,把前世亏欠的全都弥补回来……
往来皆是客
前夫处处护青梅,掉马高嫁他急了?
前夫处处护青梅,掉马高嫁他急了?
【年代+父子火葬场+追妻追女儿不复合+大女主觉醒逆袭打脸】夏相宜嫁给丈夫周裕礼六年,生下一儿一女,任劳任怨五年,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丈夫和儿子贬低和嫌弃。不但让她代替白月光下乡,还想抢她辛苦得来的工作,儿
茜朵夏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关于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李恪穿越到唐朝,成为李二第三子——蜀王李恪。本以为能当个逍遥快活的皇子,这辈子一直咸鱼下去,却意外觉醒了纨绔系统。早朝,突厥使者觐见李二。突厥看准大唐还未完全恢复元
回家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