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

第0023章 御前议会(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0023章 御前议会

方景邀约玄宗侯进殿同坐,他抿了一口茶,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见皇上不紧不慢的姿态,玄宗侯紧着眉头叹了口气。

“陛下,边关将士苦极,戍边已是不易,朝廷若是不闻不问怕是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方景依旧淡然,他将手中的茶盏轻放在了桌案上。

他抿了抿嘴后,说道:“朕深知侯爷爱兵如子……”

话没说完,方景的脑中突然跳出一道声音。

【叮!发现国策!】

【如何妥善安置军士?】

【该国策可改变国运,是否召开御前议会?】

等等!

这就触发国策功能了?

又能来败坏一波了!?

方景欣喜若狂的跳了起来!

上次设立皇城司,那可是一下子就败坏了一万点的国运呢!

难不成,哥们马上就要飞升天帝了?

方景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对玄宗侯说道:“此等大事,朕还是想着与卿家们好好商议才是!”

闻言,玄宗侯也是微微点头。

“这件事朕想清楚了!”

“一定要重臣齐商才是!”

看着方景如此积极的样子,玄天策有些疑惑。

“陛下,只是安置些残疾军士,让朝廷拨些银两,不用如此阵仗吧?”

按照他们这些武夫的想法,只要给军士们吃饱了穿暖了钱到位,死了有抚恤金也就够了。

当年先皇和太祖帝也都是这样做的,没什么太大毛病啊。

可怎么到了方景这代,就要召开御前议会来讨论这件事了呢?

这就有点让玄天策没想到了。

方景摆了摆手,决绝的说道:“侯爷有所不知!”

“此等大事必须议会!”

“朕这就降旨,即刻开会!”

玄天策被方景积极的姿态给弄的有点不知所以了。

不是说好了,朝廷不愿意管将士了吗?

不是说好了,要派一个弄臣上前阵的吗?

不是说好了,国库空虚一分钱都没有的吗?

……

“来人啊,给朕传文相芈天正,户部尚书吕大人,还有相关的之人全都去垂拱殿议会!”

“侯爷,您就作为勋贵的代表出席吧,如何?”

玄天策点了点头,拱手一礼爽朗的说道:“那末将便替北辽百万将士,谢过陛下隆恩了!”

很快,在政事堂办公的芈天正就接到了太监的传旨。

御前议会?

陛下连早朝都不上了,现在你跟我说要开会?

唉……

看来陛下也不完全是想放弃把持朝政啊!

芈天正简单整理了一下官服,在太监的引领下来到了垂拱殿。

垂拱殿。

这里是大契皇帝处理政务与召见大臣之处。

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九龙悬于天棚,有山河环于四壁。

在芈天正来之前,其他大臣也基本该到的都到齐了。

安置前线伤残军士这件事,涉及到户部。

而军官的奖惩问题又涉及到吏部武选司。

所以吏部和户部尚书也都被喊来参加这次议会了。

方景和玄宗侯还没到场,芈天正刚一进门。

就听见户部尚书正在抱怨。

“哎呀呀,芈丞相您可是来了!”

“您也是知道的,户部哪有余钱啊,实在是负担不起将士们的抚恤了!”

一听户部尚书叫苦,吏部尚书也凑了上来。

“下官这里也是!”

“各州县抚军之职已经满额,是在没有地方安置残退军士了啊!”

听着二人的一唱一和,芈天正也感觉脑袋大。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所以北辽总兵的折子一路上到皇帝面前,还不是因为国库没钱了!

这朝野上下的官吏,也都等着陛下从私库中拨些钱粮出来呢。

芈天正当然知道朝廷有难处,但他和其他官员不一样!

疯子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上辈子苦够了,表姑娘打死不嫁了
上辈子苦够了,表姑娘打死不嫁了
关于上辈子苦够了,表姑娘打死不嫁了:潼阳小县商贾之女,意外被容国公府俩兄弟看上,哥哥握瑜怀玉,弟弟鲜衣怒马,皆是天人之姿,不管嫁谁叶绾姝都觉得是上天赏赐的福气。却不想在她及笈宴上,原本对他疼爱有加的兄
绝尘烟客
侯府团宠掉马后,全京城跪求我回府
侯府团宠掉马后,全京城跪求我回府
沈灵微当了国公府十五年的嫡女,一朝被告知是假的。全京城的人,都在看这场鸠占鹊巢的笑话,而她连一丝一瓦都没带,转身就走。所有人都在等她哭求着重回高门,可谁也不知道——东街茶楼的账房是她亲手调教的神算子,
苏咔咔
日记曝光后我被四个侯爷盯上了
日记曝光后我被四个侯爷盯上了
【团宠+万人迷+穿书+金手指+扮猪吃老虎+全员大佬+甜宠爽文】全家梦到我的日记后开始嘎嘎乱杀,他们负责乱杀,我负责嘎嘎。李意欢穿成了万人迷文里的恶毒女配。清楚的知道书里原主最终落了一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一筐星星
开局一只崽,异能大佬躺平成首富
开局一只崽,异能大佬躺平成首富
关于开局一只崽,异能大佬躺平成首富:末世九级水木双系异能者林馨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当一条咸鱼。结果没等到老就为了保护基地跟丧尸王同归于尽,再次醒来发现自己居然真的来到一个山清水
谢家七公子
重生70,软包子的翻身日常
重生70,软包子的翻身日常
时余长得好,学习好,本该有个很好的前程,可一个城里来的女知青毁了她。女知青与她的未婚夫勾搭成奸,陷害她背上害人的罪名,让她声名狼藉,连累亲人,最后她家破人亡,失去一切,不得不远走他乡。所幸,她遇到了一
银桑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