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龙无双陈宁宋娉婷

第108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084章

第1084章

“如果华夏战神是他们李家外孙,他们当初在非洲投资的时候,就会跟我们炫耀了,怎么可能等到现在才拿出来说?”

阿金闻言一下子回过神来,也迅速判断李家说的是谎话,企图搬出华夏战神吓唬他的。

如果华夏战神真的是李家的外孙,之前李家在非洲投资,被阿金他们各自敲诈勒索,李家早就搬出华夏战神来了。

哪还用得到今天才公布,肯定是假的!

阿金望着老太君等人,冷笑道:“呵呵,拿你们华夏战神来吓唬我呢!”

“我在非洲杀的人,不会比你们华夏战神杀的少,你们以为我会怕华夏战神?”

“如果华夏战神敢出现在我面前,我就亲手砍下他的脑袋,泡在福尔马林药水玻璃罐里,当作摆件来欣赏!”

李藏锋怒道:“你好狂妄的口气,等陈宁来了,我希望你还能够像现在这么狂?”

阿金闻言一怔,旋即冷笑道:“他娘的!”

“搞了半天,原来你们说的华夏战神陈先生,就是杀死我手下的陈宁呀!”

“你们之前不是说陈宁是你们家的耻辱吗,怎么又变成是华夏战神了,说谎都说不好,前后不搭。”

李家跟陈宁的关系,说起来还真有点复杂,而且估计说出来阿金也不会相信。

李藏锋也不多作解释,只大声的道:“你只需要知道华夏战神就是陈宁,而且华夏战神刚才就答应庇护我们李家。”

“如果你们胆敢继续对我们李家无礼,那你们最后肯定要在自己额头上,写个大大的悔字。”

阿金冷笑:“我最后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们跪是不跪?”

李家老太君注意到阿金眼睛闪过的一抹杀气,她脸色剧变,抢先开口道:“我们跪!”

“妈!”

“奶奶!”

“老太君!”

李顺平跟李藏锋所有的人都着急起来,整个家族跪下去的话,以后传出去李家永远都在贵族圈子里抬不起头来了呀!

李家老太君何尝不知道?

只不过,眼前这阿金是杀人不眨眼的大魔王,说得出做得到。

如果李家不肯低头下跪的话,估计阿金就要大开杀戒了。

老太君迫于无奈,只能忍辱负重,准备带着大家下跪。

可是,就在这时候,门外传来一个冷冷的声音:“一群非洲土著,胆敢跑来我们华夏撒野,堂堂华夏人,岂有向蛮夷下跪的道理?”

现场众人闻言都吃了一惊!

大家齐齐朝着门口看去,然后就见到陈宁带着典褚、八虎卫进来了。

“陈先生来了!”

“华夏战神来了!”

李家众人见到陈宁,齐齐的欢呼起来!

本来准备下跪的李家老太君等人,见到陈宁,瞬间有了底气,下意识的挺直里腰板。

阿金望着身材挺拔,某若星辰的陈宁,眯起眼睛,似笑非笑的道:“你就是杀死我手下,被他们吹牛是华夏战神的陈宁?”

“你来得正好,可以省去我许多功夫,让我把所有问题一次性解决。”

陈宁冷冷的道:“就凭你们这帮蛮夷?”

阿金怒道:“我是非洲几十个武装部落的大酋长,凭我,足够杀你们这些人一百回。”

陈宁冷笑道:“很快你就不是非洲大酋长了,我刚刚跟联合国维和部队通过电话,让华夏为首的维和部队,进攻你的国度,瓦解你的政权,解放那些被你长期奴役的非洲平民。”

“你这非洲暴君,到头了。”

什么?

阿金闻言惊疑不定,陈宁致电联合国维和部队,要把他的老巢给端了?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刚出逃,我又被太子绑回来了
刚出逃,我又被太子绑回来了
她的宫廷生活,宛如一场噩梦。入宫后,折磨如影随形,即便费尽心思靠近太子,却依然未获庇佑。彼时的她,为求生存,不仅谋划着借太子之力逃离这吃人的皇宫,甚至还生出毒杀老皇帝的大胆念头,企图在绝境中的孤注一掷
佚名
意外怀孕后:傲娇大佬他真香了
意外怀孕后:傲娇大佬他真香了
她与男友相恋四年,全心信任,却遭男友背叛,默许其妹将她推向他人。她果断分手,渣男却纠缠不休,甚至威胁。正当她烦恼之际,发现自己怀孕。本想独自抚养,孩子生父却找上门来,步步紧逼。无奈之下,她与他领了结婚
佚名
嫌弃我没用?离婚你又哭什么!
嫌弃我没用?离婚你又哭什么!
一代神医被未婚妻陷害入狱,没想到因祸得福,彻底掌握了师门传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神医。嫌弃我是个没用的医生?离婚你又哭什么?什么?我没提前告诉你我是神医?对不起,我不仅是神医,还是仙医!
耳东陈
一朝觉醒,我是龙王叶辰
一朝觉醒,我是龙王叶辰
叶辰本是龙王,一次执行任务灵魂遭遇创伤,成为了傻子。他被苏家当成了冲喜的傻子,娶得了江南城女神苏盈盈。一晃三年。在看到自己媳妇被人欺负时,他灵魂恢复了正常。“媳妇,你护我三年,以后我护你一辈子!”叶辰
农民哥哥
谍战:我拿下了军统女长官
谍战:我拿下了军统女长官
【权谋】【智斗】【杀伐果断】【多女】【军统】【局座】大战爆发前夕,代号鬼狐的军统特工潜入十里洋场,组建暗杀队,制裁汉奸败类。沦陷期间,他曾打入特高课,以贵族身份,窃取情报,抢劫黄金、炸毁军火库。他也曾
半事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