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故造反

第73章 终于收了个内政型人才(1/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73章 终于收了个内政型人才

在这个时代,气质这东西真的是藏不住的,接受过基本教育的百姓都是少数,所以像这位先生一般的人物,只要搭眼看去,就明白对方必定是读过书,甚至颇有才华之人。

“在下李重,谢过救命之恩。

李重明显不会水,他的样子比起他人更多了几分狼狈,不过这却无损于他的气质,似乎只要静静地站在那里,都是颇有才华的谋士形象。

项阳自然不会被对方的外形所迷惑,有没有真本事,可不是看他会不会说话,气质谈语是不是合格的,而是要看真才实学。

“李重?李先生应当是位读书人,不知为什么会狼狈地在一艘船上被人追杀,你们又是如何招惹到对主的?”

李重闻言苦笑:“若非阁下赶到,只怕我们已经成为江中鱼餐了,有些事情就算讲与你们知道也无妨。”

李重心思细密,他已经看出来,项阳等人的身份来历绝对不一般,面对这样的人物最好还是顺从些,不要违逆对方的心思。

另一方面,他在河东之地狠狠地得罪了不少的势力,而他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将他们除掉。

河东他们再呆下去太危险了,对方的靠山出马,自己等人必定死无葬身之地,哪怕是再不甘心,也只能另寻他处栖身。

问题是他们长时间居住于河东,对外面的情况并不了解,也没有人脉。

而这些突然插手的人,看起来很有势力,说不定是可以投靠的对象。

此时,李重的心中已经存了些投靠之念。

项阳当然能看出他们的心思,微笑着道:“所谓相逢即是有缘,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相逢,那更是不知多少年的缘分,天意让我们在此处救下你们呐。”

项阳的话轻松拉近了双方的关系,更是让李重心生好感。

“我看你们还有不少的伤员,不如就在这条船上休息,正好我们的船队还备有大夫,我会快点儿让他为你们救治的。”

李重扭头向他身后的老者点了点头,后续与大夫接触,引导他为各个伤员治伤的事情,就交给老者了。

李重自己则再向他们行了一礼。

项阳表现得跟李重一见如顾般,希望尽可能地从他身上打听出细节来。

比起从那个“俘虏”身上打听到的信息,他还是更相信这个自己救过的文士。

此人虽然是被追杀,但是脱离险境之后气度犹在,想必见识不凡,他所说的情报,有可能覆盖到整个河东势力。

李重自然愿意配合。

项阳虽然不惧他们惹来的麻烦,而且看起来也非河东的势力,可以直接乘船员远离,不会害怕河东本土的力量。

但是,他们只怕也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来,或许是跟河东某方势力有交情,或者就是来做生意的。

为了他们冒然出手,很可能会遭遇极大的风险,于情于理,李重也会回答对方的疑问。

“这位先生,却不知该如何称呼,我看你的气度不凡,而且你手下对你是发自内心的恭敬啊。”

李重也说明了他心中的疑惑。

刚刚他已经见识过了陈飞的本领,在水上,真是可以百人之间取敌首级,而且他刚刚的出手还挺轻松的,说不定没有尽全力。

竹杖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渣男与人暗度陈仓,我与王爷明修栈道
渣男与人暗度陈仓,我与王爷明修栈道
前世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许她三生白头、恩爱两不疑。直到病入膏亡,看到他与他的义妹在她病床前拥吻,她才幡然醒悟,原来这场婚约从头到尾就是一场骗局,原来从新婚夜她饮下的每一碗药都是他们送她入黄泉的毒药!她,死不瞑目!重生归来,她发誓要让渣男贱女不得好死议婚日,她指着身残貌毁的男子,掷地有声地道,“爹,我救了承王,与他有了肌肤之亲,不能再履行与魏永淮的婚约,今生只能嫁承王为妻!”被迫当挡箭牌的某
一碧榶榶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
无心×张妍念 已签约 禁抄袭 禁转载 50金币加更一章 点亮会员加更三章 谢谢小可爱们支持呀 日更小说不断更 已完结: 重启之极海听雷×刘丧 1-60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邢克垒 61-1
你的铁铁哟
铁雪云烟
铁雪云烟
庞钠文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
我以奥术登临神座
我以奥术登临神座
大神级代练的李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神启》游戏之中,成为了沉迷魔法的子爵大人。 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硝烟四起的大陆全面战争、波澜壮阔的异世界远征、世界树的莫名腐朽、危机四伏的深渊恶魔入侵......李斯表示自己有点慌。 ......还好游戏系统还在,自己还拥有【全能者】天赋。依靠前世记忆,转职奥术师,解析元素模型,重塑世界规则,一步一步登临那无上的宝座。 ......玩家们吐槽他: “这个
危楼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