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逆贼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先锋开发区(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一百一十四章 先锋开发区

朱瞻基底下了他高傲的头颅。

他不得不低头妥协,好换取革新的推动和进行。

他双手抱拳,由心劝说:“父亲,儿不想看到未来有一日,我大明百万戍边将士,无粮可食,无饷可发……儿知晓朝政革新艰难,可如今徽州府便是一个机会,若什么都不做,儿一生难平……”

朱高炽半张着嘴巴,他看出了儿子是真的动容了。

他是大明的皇太孙,就算他什么都不做,若无意外终有一日会成为这座江山的主人。

可他还是选择,要在还未给这大明朝当家做主之前,要去做些事情。

朱高炽不怀疑儿子对大明朝的忠诚。

但他依旧在担心,担心尚且年轻的儿子,会因为年轻人的冲动,做出致使大明动乱的事情。

可是,朱瞻基已经开口,给出了解决办法:“若父亲以为可以,儿子提议,便以这徽州府为切入口,借徽州府歙县‘人丁丝绢’之事,先暂且在徽州府一地试行税赋革新,若革新事成,当可徐徐图之,推行应天府,乃至整个大明一十三省。”

“一地试行?”朱高炽目光一亮,然后长长的沉吟起来。

朱瞻基继续说:“徽州府距京师不多一二百里路,但凡出现异动,朝廷亦可闻声出动,以雷霆之势荡清地方。

加之,徽州地形特殊,四方皆被高山围困,亦可不使其牵连周边州府。

而且,徽州商贾兴盛、士绅诸多、百姓产粮,重重条件皆可满足朝廷测试之用。

如此,以徽州府为试点,作为大明朝税赋革新之先锋开发区,当可为朝廷积累经验,及时发现革新过程中的利弊优缺,为后续推行革新做出判断。”

“若以一地试行税赋革新……”朱高炽依旧在沉吟,呢喃着:“一地试行,自不会牵扯整个朝堂……可若单单借歙县‘人丁丝绢’之事,也未免太过牵强……只怕朝廷与内阁亦不会同意。”

老父亲意动了!

他就不是一个表面看上去什么话都不说,什么事都不做的老好人样子!

试问从靖难之始,便开始负责燕王一系政务,而后更是监国十余年的朱高炽,当真对大明朝政没有自己的看法?没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太子爷只不过是将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深深的藏在心底而已,唯有时机到来,才会做那顺水推舟之事。

也正是如此,皇帝这么多年来,才会如此放心的将大明朝政交由太子,而皇帝则是一心放在北征之事上。

听到老父亲最后的迟疑,朱瞻基当机立断,沉声开口:“若时机未到,理由不足,儿子便亲赴徽州,弄出些动静来,好让您在京有了理由于徽州试行革新之事!”

这是又要去惹事了!

朱高炽看向儿子,不由的一阵头大。

朱瞻基看着老父亲,组后下了一击猛药:“儿子保证,徽州府自试行革新之后,一年内仅徽州府一地,税赋翻倍!若事不成,儿往后便安心待在东宫读书,不踏出一步!”

这是在下军令状。

朱高炽目光越发凝重,随即开口道:“先理出条程来,于我看后再送内阁商议,待我等查无纰漏,再呈于陛下亲定。”

终于听到老父亲的允可,朱瞻基脸上顿时露出笑容,连忙一连串的奉承送上。

朱高炽无可奈何,一脸苦笑的看着儿子:“你啊……我是真的不知道,你对我大明到底是好是坏……你且去做着吧,出了任何事情,为父替你担着!”

太子爷终究是护崽的……

朱瞻基点点头,此时心里全想着该如何以徽州府一地,推动整个大明税赋革新的事情。

朱高炽见儿子心思已经不在这里,摇摇头,最后还是劝勉了一句:“但你要记住,就算仅徽州府一地,也是我大明社稷,万不可掉以轻心,亦不可亏欠百姓。”

风味饮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助关羽永镇山河
我助关羽永镇山河
有个特种兵大佬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结果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三国,还变成了关羽的次子关兴。当时他赶上襄樊之战打得热火朝天。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但关兴心里清楚,关羽的危机即将来临。他请求刘备和诸葛亮派兵支援,为关羽保留一条回蜀的通道。然而,刘备正忙着称王,实在抽不出兵力去支援荆州。 更何况,刘备和诸葛亮都不相信关羽会败,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会在他最风光的时候背叛他,献城投降东
佚名
陈轩许静
陈轩许静
透视邪医:只给美女治病
徐幻
邪医传承陈轩许静沈冰岚
邪医传承陈轩许静沈冰岚
透视邪医:只给美女治病
徐幻
都市医道圣手陈轩沈冰岚
都市医道圣手陈轩沈冰岚
透视邪医:只给美女治病
徐幻
万人嫌转修无情道,父子火葬场了!
万人嫌转修无情道,父子火葬场了!
为了入宗门不过百年的小师妹,与叶翡相伴多年的夫君不惜当着全宗门的面,掏她金丹,让她受尽羞辱! 为了小师妹,她难产艰辛诞育,呵护十年的孩子对她言语苛责,赐她鞭刑! 父子二人双双绝情,同门师兄袖手旁观,敬爱师尊视若无睹,她求助无果,最终,被硬生生折磨,含恨而终! 本已陨落,却不想,竟意外绑定系统,得以续命!再修造化! 再度睁眼,叶翡幡然醒悟,不再执着于情爱,决定从此远离他们父子,远离宗门,可谁知,宗
金砚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