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问道

第128章 悬壶济世(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28章 悬壶济世

“大家都是好人,为什么要杀来杀去?

人已经杀了,我们是不是要对他们的家庭做出补偿?”

许仙说道:

“已经有人去做了,他们只要不想着报复,以后会过得很好。”

九莲说道:

“既然已经做出补偿了,我们没有罪孽了,也就可以放心了。”

许仙说道:

“补偿只能弥补一部分,我们杀了的人,带来的罪孽之气还是无法消解。

因此,我们要去救人,以济世仁心消解我们的罪孽之气。”

九莲问道:

“要如何济世,莲儿陪爸爸一起去济世。”

许仙说道:

“悬壶济世。”

“莲儿知道了。”

九莲双手捧起桌上的茶壶,说道:

“爸爸,我们只要把这个壶挂起来,就叫悬壶济世了?”

闻言,许仙向九莲说起悬浮济世的典故。

悬壶济世是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的一个词语。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

许多人也许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中药店门前要挂一个葫芦。

但是,提到“葫芦里不知卖的什么药”这句俗语,你就会知道这葫芦肯定与药有关。

葫芦,古代称作“壶”,俗称葫芦瓜,古代道家的象征之一。

《诗·豳风·七月》中“八月断壶”,特指的就是盛药的葫芦,即“药葫芦”。

葫芦与中医结缘可谓源远流长,古今许多神话故事,几乎涉及药就有葫芦。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铁拐李,就常背一个装有“灵丹妙药”的葫芦,周游江湖,治病救人。

相传太上老君精心炼就的长生不老仙丹,就装在他的法宝紫金葫芦里。

关于壶翁的记载,则有“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

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

以此观之,壶翁乃身怀医技、乐善好施之隐士医者。因其诊病货药处常悬一壶为医帜,所以人称壶翁。

类似记载,还可见于晋代葛洪《神仙传》及一些古史杂说等。

大概说的都是汉代的某年夏天,河南一带闹瘟疫,死了许多人,无法医治。

有一天,一个神奇的老人来到这里,他在一条巷子里开了一个小小的中药店,门前挂了一个药葫芦,里面盛了药丸,专治这种瘟疫。

这位“壶翁”身怀绝技,乐善好施,凡是有人来求医,老人就从药葫芦里摸出一粒药丸,让患者用温开水冲服。

就这样,喝了这位“壶翁”药的人,一个一个都好了起来。

时有汝南人费长房,见此老翁在人散后便跳入壶中,他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就带了酒菜前去拜访,老翁便邀他同入壶中。

费长房从此随其学道,壶翁尽授其“悬壶济世”之术。

虽然记载这个传说有些神话传奇色彩,但是他二人的医术确实令人赞佩。

也因为这个故事的流传,所以后人将行医称为悬壶,医生或诊所的贺词无一例外,都是悬壶济世,而悬挂的那个葫芦更成了中医的标志。

医家挂药葫芦还有深意:

一是向世人表明其“悬壶济世”之宏愿。

二是看重葫芦的实用价值。

用葫芦保存药物确实比其他的容器如铁盒、陶罐、木箱等更好,因其有很强的密封性能,潮气不易进入,容易保持药物的干燥。

从历代史籍中得知,古时候的行医者无论走到哪里身上都背着葫芦,如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时就必挂一个药葫芦。

而且,葫芦除了能盛药,本身也可为药,能医治很多疾病。

因此,后来人皆称卖药的、行医的为“悬壶”,美称医生职业为“悬壶济世”,历代医家行医开业则以“悬壶之喜”等为贺。

听完许仙的故事,九莲终于明白什么是悬壶济世了,并不是挂个茶壶就叫悬壶济世,说道:

“爸爸,莲儿也要像铁拐李、壶公、费长房、药王等前辈一样悬壶济世。”

笑傲乾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真嘟假嘟?剑帝重生成废材?
真嘟假嘟?剑帝重生成废材?
前世作为最年轻的的天才,他剑、丹双修练,年纪轻轻领悟就剑意,成为神武剑帝第一人! 他年仅六十岁便获封剑帝,却因正魔大战不幸损落…… 同时身在百年后的一名被废修为的少年天才睁开了双眼…… 这是一个满级修为重新修炼小号的故事,一路打怪升级继承自身遗产走上人生巅峰。
佚名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夜行月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
本文为家长里短的种田文。 没有穿越重生,主角都是没有金手指的普通人。 主要讲述一对小夫妻,靠着勤劳的双手一点点发家致富,主打细水长流的温馨日常。 继母为了五两彩礼钱,逼田小溪嫁给了隔壁村的瘸子陈家旺,果断与无良亲爹断绝父女关系,从此再未登过娘家门,就在村中那些长舌妇们等着看她笑话时,当年的三间土坯房,已然换成了青砖瓦房,小日子也蒸蒸日上。
清优
官途纵横
官途纵横
一代兵王秦东旭,因执行任务残了一条腿,转业到七柳镇担任重要职务,却因阻碍了别人的进步,被处处针对,人送外号放屁不响…… 秦东旭铁腕反击,在斗争中前进,和各路人马掰手腕的同时,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步步高升!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