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狂兵

288.第四十章:地雷(3/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288.第四十章:地雷

请收下远方朋友的礼物,不要嫌弃他的简陋粗鄙。我们将在日落之前离去,愿底格里斯河里生生不息的河水见证永久的友谊。”

杨不饿向身边的姚兵和张小凡使了个眼色,两个家伙这才后知后觉的把手里那几箱饼干方便面和糖果交到对方手上。

“远方的朋友,这万里大山都能见证我们的友谊。羊羔会越来越壮硕,再见之时美酒会更加的香醇,真主祝福你们我的朋友。”

布索勒这个老头再次鞠了一躬后就翻上驴身,然后带着所有人翻身上驴扭头就走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动作利索毫不拖拽,不一会儿就都看不到影了。

呼……

“好啦,这下大家就不用担心接下来的路程会有人来搞事情啦。这叫种善因得善果。”

杨不饿招呼着众人赶紧上车,如果不出意外中午之前就能赶到目的地了。

“杨团长,刚才那个村长邀请我们去他们村里做客你为什么要拒绝。你可知道拒绝一个老者的邀请在这里是相当不礼貌的行为。刚才我都为你捏了一把冷汗。”

在场的只有图那扎懂得阿拉伯语,所以刚才的对话也都只有他能听懂。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刚才那些人是想请客吃饭来着,纷纷都表示错过了结交的好机会,说不定以后有什么事还可以有帮地头蛇照应着,怪不得刚才那些人走得那么干脆,看来是生气了。

“图那扎教授,拒绝老者的邀请礼不礼貌我不知道。但是我非常清楚,正常人要真想请客吃饭是绝对不会带着上百人拿着枪来邀请的。

更何况你觉得这穷山僻壤的放个羊都能踩到地雷,人家能有美酒和羊肉款待你?没见到刚才人家看到那两箱糖果饼干时眼睛都是放着光的吗?

刚才在言语中已经跟他们说得很明白了,我们只是路过。要是还傻不拉几不识话中意,那么我觉得他们绝对不会给我们剩下半条裤衩。”

经这么一解释,在场的人脸色瞬间都不好了。特别是图那扎,他自认为如果是换成是他,绝对会傻傻的跟着人家回村子,然后被劫得连裤衩都剩不下。

车子再次启动,事实上墓穴所在的位置离这湖泊并不太远,只是往后的路这辆破车已经不能够前行。所以等再过一小时后就都得靠两条腿爬山了。

根据之前掌握的情报得知,那个墓穴就在面前这条山脊的某处。m军清剿is恐怖分子的时候,就是在这里打响的。

本来寻找墓穴的事情并不在喜羊羊佣兵团的责任范围内,但由于爱丽丝接受了建模师的额外雇佣,所以为了早点完事,杨不饿几个无奈之下也只能加入到寻找的行列。

根据当初那个战地记者的描述和照片光线的对比,不得不说有爱丽丝这个电脑天才在要省下太多的功夫。

根据太阳光角度换算,众人在太阳下山之前还真的让他们找到了那面山壁。只不过当初的那个小洞口如今却成了沙漠狐狸的窝,那个宗教图案也被大团的干草给遮挡住。

这既然地方已经找到,那么接下来当然就是防御的布置。当初带的那么多桶装水和馕饼如今就成了关键。在这墓穴的周围一共被布置成四个营地,杨不饿姚兵和张小凡三人分别以最佳战斗位置为基点设立阵位。而爱丽丝则是和科考队们一块处于中间被保护的位置。

每个营地里都安放了足够的水和食物,而那些馕饼却被杨不饿拿出一些来撕碎随意丢到了视野所及的各个方向。

至于那三台信号屏蔽器却是被经过精心的范围测试后布置在周边隐蔽处。为了不容易被发现,本来应该放置在空阔的高处的,如今却都被塞在石头缝里。这样做虽是牺牲了很大的屏蔽范围,但此刻要想在这满是乱石的地方找到它们所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当做完这一切,这天也开始暗下来,而这半天的功夫,科考队也只是对洞口做了清理,原本一米半见宽高的洞口也终于露出了真容……

老米同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关于综影视配角不配合:年纪轻轻的许丽丽就因为救人落水身亡,响应地府号召,成为外聘人员,到每个影视世界给不同的人过完一生,平复她们的怨气。
氪荔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上辈子为了讨回公道,王墨一把火烧了大队仓库。没想此举酿成大祸,最终导致老娘顶罪,死在了入狱那天。小妹也因此在家中冻饿至死。如此一幕,成了王墨心里永远无法忘却的痛!好在重回到那时候。这一世。王墨决心不再
天行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
一世浮生若梦
七零空间俏知青
七零空间俏知青
关于七零空间俏知青:后世富二代林娇娇预感自己要穿越,唉,她的感觉真的很准她真的穿越了,还好自从发现自己带着的玉坠是空间之后她就储存物资来到这个物资缺乏的七零年代她也不慌,什么继母算计她下乡,那就下呀一
初升的朝霞
过去的五十年
过去的五十年
关于过去的五十年:以周家大院的兴衰为背景,描述大院中人物的命运和精神面貌,反应出那一个时代的特点。周家大院只是众多农村院落的缩影,它的变化折射出了时代的痕迹。这段历史值得描写,也是一代人的回忆。其中没
郑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