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签到十年,争霸天下

第四百二十八章 劳民伤财??(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四百二十八章 劳民伤财??

为了缓解气氛的尴尬,诸葛亮连忙找了一个话题。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诸葛亮和刘备之间,现在似乎已经有了一层看不起的隔阂,诸葛亮再也不跟刘备掏心掏肺了。

刘备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一直在极力地维持,希望能够摆脱诸葛亮内心的芥蒂,毕竟,要是诸葛亮走了,刘备就真的要完蛋了。

“军师快讲!”

刘备微笑地看着诸葛亮,态度显得极其地热情,而诸葛亮在观察过后,总觉得这个笑容里,充满了虚假。

“主公,最近听说从汉中传来一则消息!”

“最近有可能会出现洪涝灾害,主公的领地内,有很多城池都是依水而建!”

“依亮看,必须要有所准备才行!”

“以免到时候出事,出现无法弥补的情况。”

诸葛亮朝着刘备拱了拱手,向刘备汇报。

“汉中江辰??”

听到诸葛亮的话,刘备的眉头紧皱了一下,心里有些不开心,怎么又是江辰,自从诸葛亮回来之后,嘴里就老是提到这个名字。

语气之中,多有对他的褒赞,刘备自然是看得出来。

但是他却不能够说出来,这一次诸葛亮再次提出来,刘备立刻就有一些不开心了。

“是啊,主公!”

“那汉中江辰虽然是我们的敌人,但是也不是无的放矢之人!”

“面对百姓生死攸关之事,他定然不会胡言的!”

“所以还请主公早点安排好相关的事宜,以免让百姓出现了巨大的损失!”

诸葛亮点了点头,一脸慎重地说道。

“军师,你不是会看天象?”

“你可曾看出了天气是否会有异样?”

“那江辰说的,应该是黄河流域吧?备所处的乃是长江流域,离汉中有着千里之遥,应当不会有什么影响吧!”

刘备摇了摇头,觉得江辰说得有些太夸张了。

洪涝灾难,他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并不是全国到处都有,全部都是区域性的。刘备觉得,诸葛亮已经越来越没有主见了。

听风便是雨,把江辰的话当圣旨,眼中还有没有他这个主公?

“主公,还是预防一下好!”

“要知道,要是出现了巨大的损失,主公的损失是最大的!”

“那些税收,有一大部分是要入国库的,主公要是疏忽,那今年可能的大丰收,很有可能会大缩水!”

诸葛亮劝说道。

“军师所言亦有些道理,既然如此,备会安排人去巡视一下!”

“如果真有一些需要加固的堤坝,让百姓们劳役加固一下,毕竟,长江流域,每年也会有丰水期,确实是需要有所防范!”

听到诸葛亮的解释,刘备总算是接受了他的意见。

毕竟,再怎么样也不能跟自己的收入过意不去,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出现了洪涝灾难,那对刘备而言,确实会是巨大的损失。

“多谢主公!”

“那亮就去交待关将军出战事宜了!”

“亮告退!”

事情已经说完了,诸葛亮也没有在刘备的府里逗留,很快地就匆匆地离开了。

“唉”

走出大门后,诸葛亮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感觉到刘备的府里,对他而言,似乎已经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蚂蚁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
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
江羽说,千万别跟我比。论医术,我医术盖世。论武力,我武力超群,同代无人及。
庄小贤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 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欢迎来到食物链的顶端……”虐杀原形之中融合黑光病毒,生化危机里面融合T病毒、G病毒、A病毒……尸兄世界融合尸兄病毒……
纯银羽翼
回京后,渣男和外室给我下跪敬茶
回京后,渣男和外室给我下跪敬茶
京城人士皆知,永嘉侯慕怀瑾自幼身患怪病,不可接近女子。 万万没想到,岁至而立的永嘉侯竟在养子的大婚之日,娶了自己的儿媳徐氏。 而徐氏妥妥是个扫把星,一开口便是诅咒家破人亡,血光之灾。 永嘉侯竟还纵着她,帮她介绍生意,跟着她驱邪算命卖符纸。 真是被迷昏了头!永嘉侯却说:“你们这些凡夫俗子,哪里懂我夫人的鸿鹄大志。 谁若敢拦我家夫人的路,我慕怀瑾第一个不答应。” 京城众人:“?”谁不要命了敢拦她的路
酒澜梦
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
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
小心翼翼活了八年,最后还是要死在牢狱之中,这种憋屈,谁懂啊! 八年前,他穿越到了大明,跟着老道士相依为命。 谁知那老道士在他学会拳法后就不辞而别,最后还是好心人将他捡回家,成了家奴。 本以为这家人心地善良,随后他却被连累进了监狱,不过救命之恩不能不报,没有被死刑的他就算人在教坊司做杂役,也决定想办法为这一家子换来一线生机。 一朝沉浮一朝勇,他费尽心思,直到那日,他见到了当今皇帝…… 明帝:“你就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