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华

第五百五十三章 花开见人人见我(已修,五千字)(2/4)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五百五十三章 花开见人人见我(已修,五千字)

头颅飘在半空,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九阴玄君。

“我——”

“我以本命魂星立誓,此生效忠阁下,绝不背叛!”

眼看道途要被抢走,九阴玄君顾不得其他,连忙磕头发誓。

不仅本命魂星,生辰命数,连魔魂都凝练一颗魂珠,供伏衡华驱使。

“这才对,大家和和气气,坐下来慢慢谈,一切都可以交流嘛!”

伏衡华大笑起来:“你真身损毁,依靠这颗元珠重新祭炼。大概三五十年,可以恢复全力?不过本座恩典,姑且助你一把!”

对少年背心一拍,伏衡华从帝座走下来。

血刃轻挥,下方红尘海有十二株血莲花飞起,直入波旬天宫。

寒光一闪,那些莲花、莲叶支离破碎,被一股玄妙的造化真元牵引,又混着三十六节莲藕,在地上拼凑一具身体。

血刃一点,九阴元珠滴溜溜飞到莲藕人胸口,嵌入膻中穴内。

衡华脚踏罡步,手挥血刃掐诀,口中念念有词。

运度先天造化,转行八卦九宫。

眼见莲藕人生成血肉之躯,逐渐形成一具魔体。

“此时不归,更待何时?”

随着九阴玄君立下大誓,将本命星上缴,伏衡华已能控制其本命星力。

随着南闫福洲上空的一道星光遁入宝葫芦,魔魂闻声遁入魔体,再度九阴真身。

“多……多谢大人。”

到底心中有些倔强,魔君眼下还喊不出“陛下”二字。

衡华也不计较,而是转向赫连金。

“我当下的情况,你该明白几分。以往,我不愿意多操心葫芦洞天的事,但日后万不会如此。”

赫连金因为慢了一步,错失魔君机缘,心中懊悔不已。

听伏衡华言语,自然明白其意。

以前,伏衡华会把他晾在一旁。但日后可不会如此自在了。

要么臣服,要么抹去神智,成为天人宗师。

如果伏衡华认真对待,他的那点反抗根本就是笑话。

“拜见陛下。”

比九阴玄君,赫连金明显上道。

而且亲眼见证“天魔传人”摘取魔帝血莲,抢回魔帝佩兵,他比九阴玄君更多几分信心。

或许,这位能继承幽玄魔帝的道统,封帝成道呢。

“那九阴珠子拿不到无所谓。日后,我送你另一道魔君机缘。”

少年拍了拍帝座,笑着画大饼,然后看向本尊。

伏衡华微微颔首,没有反驳化身的承诺。

赫连金的机缘在哪?

在郭魔君带去东莱,又被他们一行人带回来的那本魔典上。

那是魔帝珍藏的宝典,里面记载一门阳魔修行的法门。郭魔君修炼不到家,解读有误。可如果按照正经功法修炼,必然可以让赫连金突破境界。

“在此之前,你去莲海折十二枝莲,好生温养着。”

“是。”

赫连金大喜,头颅滴溜溜飞出魔宫。

望着赫连金的脑袋,九阴玄君说不出心中是何滋味。

这小魔头手段诡秘,哎……也不知此举是对是错。

“行了,眼下你且助我一臂之力。咱们先从玉龙海战区逃出去。这地方,忒麻烦了些!”

听闻对方在玉龙海,九阴玄君脸色亦是一变。

很快,葫芦嘴喷出九个骷髅头,环绕宝葫芦作一圈,加速从玉龙海泽国逃离。

他们的目的,是玉龙海战区的魔道大营。

“金东来与我有缘,今朝合该入葫芦修行大道。”

伏衡华托起葫芦,与九阴玄君乘云而起。

待至魔营附近,九阴玄君主动道:“既要抓他成就天人自在身。不如我先入内,稍后将其诓骗出来?”

伏衡华稍作沉思,微微颔首。

只是葫芦嘴飞出六面帝魔旗,又有悟空灵神飘到他身上,以作监视。

做完这一切,伏衡华径自寻一处礁石打坐。

日曜明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向女帝献上忠诚吧!
向女帝献上忠诚吧!
意外穿越到异世界,钱明远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疏忽,可满朝文武、江湖侠士都想除掉他。钱明远拍拍屁股:“既然你们都欺负我,那我只好出卖你们咯。”从此,京城少了一个万人憎恨的小白脸,多了一个女帝的走狗。
一十距离
穿越大周,卧底无间道
穿越大周,卧底无间道
现代卧底秦玄穿越大周,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用尽毒计,谋划一切。邻国卧底,一眼看出。诡异奇案,轻松破解。北方铁骑,不足为虑.....秦玄一声令下,钢铁之师踏遍世界。“我一人,便可对抗整个世界!”
弦歌
山岭怪事
山岭怪事
你相信这世上有鬼怪么?我只能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那山野间一件件从长辈们流传下来的故事,听起来实在真实。
荷露
穿越:我在仙凡两界来回穿
穿越:我在仙凡两界来回穿
出了车祸没钱赔的他,在喝完酒回宿舍的时候,顺道在树下撒尿,结果又被雷给劈了。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清醒后,发觉自己意识里多了一个异空间,空间不小,长、高、宽各2米。更不可思议的是,当他身体进入这个空间
佚名
小农民靠葫芦又种田来又修仙
小农民靠葫芦又种田来又修仙
他一个孤苦的穷人家孩子,一朝捡到一个携带空间的宝葫芦。得了修仙金手指的他,却把它用来种田?!老老实实在家和山沟沟里用灌溉的泉水来研究种田种树,养鸡喂鸭,摸河谷,挖山货……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精神发挥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