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0章 太子一诺
晚膳后,闻人启和李忱在院子里温酒议事,刚就北乌战事提过一句,便听绿绾来报,说齐王到访。“二哥怎么这个时候来?”闻人启看了看李忱,二人往前殿走去,刚到前殿,就见闻人勤命人挑着一担子的奏折过来了。
“参见太子殿下。”
“二哥请起。这是?”
“太子殿下,你的奏折我都给你送回来了,放过我吧,我的文化水平也就适合认认几个大字,这些国家大事还是你自己受累,前几日就想给你送回来,怕婉妃娘娘骂我又让你累着,今日看你早朝的时候精神气十足,想来是全好了,那……那我就还给你了啊。这批是已阅已回复的,这批是待阅的,这批好像比较着急……”闻人勤指着几堆,讲得自己也迷迷糊糊的,闻人启无奈地看着李忱,看来今晚有的忙了。
温娆回到环书苑的时候,推开门发现高战还在里面,苑中烛火微弱,以至于她在殿外都未发觉。“这么晚了,怎么回来了?”高战有些惊讶,“我以为你直接回府了呢。”
“我把我的手帕落在这里了。”温娆指了指书案上的手帕,“我拿上就走,不打扰你。”拿到手帕,却朝他书案张望了一下,高战看看她又看看自己,“怎么了?这本书你有兴趣?讲的都是关于编纂方法的。”
“不过是一些死板的东西,不值一看。”
“你已经看过了?”高战喜读古书,都觉得这本书既繁琐又枯燥无味,但里面的确记载了不少史书编纂的好模式。
“小时候父王读的时候我凑在旁边看过,没有记全。”她习以为常地说着,脸却突然凑近了高战,高战此时还未从惊叹中抽离,又被这突然在眼前放大的眼眸惊住了,不知是出于惊吓还是旁的什么原因,他就听到一颗心“砰砰砰”地乱跳,等他回过神来,温娆已经用火折子点亮了他左侧另外两个烛台。“晚上看书写字的时候,烛火要足,不然伤眼睛。”
高战看着她,木然地点了点头,听温娆说自己先回去了的时候,他马上站起来,“我送你吧,天色已晚。”
“不劳烦,你早点回去休息,我认路的。”说完,温娆点头一笑,急忙离开,高战也无心再看书,本来就是想等等,看她会不会回来。
都已经是二更天了,李忱还在书房帮闻人启整理奏折,闻人启见他睡眼惺忪地坐在书案旁,垂下的脑袋差点磕在了书案的尖角上,闻人启急忙用手护住他的头,李忱惊醒,坐直,听闻人启道,“先回去休息吧,很晚了,剩下的本宫自己斟酌,确有要事明日本宫再找你商量。”
“殿下,平日都是这样?”
“你跟本宫身边也一段时间了,哪里见日日这样?本宫可没这么勤奋。”闻人启笑了笑,竟丝毫不见倦色,“只是折子有轻重缓急,你永远不知道哪一道奏折上藏着民生大事,总是尽早处理的好。”
“这倒是,像水患之事,能快一天是一天。”李忱此时也轻松了一些,起身帮闻人启端了一杯参茶。“微臣不困。”
闻人启见他强撑着,也便不再拒他,等到奏折理完就已是三更天了,“早点休息吧,明日早朝还有北乌战事等着我们呢。”
“是,殿下也早些歇息。”
翌日的议事殿内,气氛十分紧张,北乌近日以贸易阻隔为由,在元乌边境扬言挑起战火,元国的盐皆产自北乌,盐价频频走高,若不加控制,势必影响百姓生活。“北乌本是小国,国力与经济与我们元国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此次挑衅一是仗着云国给它撑腰,一是经济支撑不住,试图用盐在西北边境赚一笔横财。”闻人启说道,“众卿家如何看?”
“盐价岂容他们如此操控?还怪我们给他们设置阻碍。”
“既然如此不自量力,不如举兵灭了它。”
……
秦和一派的众多将领都是武将出身,此时见北乌小国都敢挑事,许久未上战场的他们跃跃欲试。
“殿下,臣有一言。”李忱思量许久,上前谏言。
“李卿请讲。”
“如今天下元云鼎立,云国面上给北乌撑腰,可真要元乌两国发生战火,云国不见得会为了个区区北乌与我国打破这多年和平的局面,北乌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再者,北乌与我元国实力悬殊,发生战争其最好的结局都是自损一千换我二百,北乌虽小但又不蠢,这番作闹,想逼我们高价进盐,无非是为了钱财。殿下若信我,我愿意一试,解此危难。”
“好,本宫信你。只要能以最小代价解此局,你要多少兵马协助本宫都允。”
“无需一兵一卒,只需太子一诺。”
“不费一兵一卒?此话当真?”
“当真。”此言一出,朝堂寂静,他说不用一兵一卒便可解西北危难?
“好。李忱,本宫就允你一诺,若你可不用一兵一卒解此危机,本宫晋封你为三品将军。”
“殿下,请赐我手谕,一月之内,必定还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朝臣议论纷纷,有人嗤笑他自不量力,有人讽刺他年少气盛,“一月之期?若一月之内北乌来犯呢?”秦和开口,朝臣肃静。
“臣用项上人头担保,北乌只是空有噱头,不敢来犯,当下之急无非就是盐价。”李忱面不改色。
“来人,笔墨伺候。”闻人启挥手写下谕令,见大臣似乎还有异议,道,“怎么,哪位卿家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这……”众人虽对李忱不抱信心,但是除了出兵歼灭这种鲁莽的做法,似乎也没有其他办法。
“依臣所见,不如出兵,先下手为强。”秦和道。
“情势尚不明朗就贸然出兵,大将领是觉得将士的命不是命吗?”李忱问道。
“放肆,你个小小将军竟敢和老夫这么说话?”
“秦将,不过是场贸易战,这么大惊小怪,您是觉得现在还是十几年前,仅靠马上定乾坤吗?”
“你……”十几年前,秦和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元国灭桑之后,他就位居大将领之位,身兼太子师一职,战场实战经验倒是少了。秦和不得不承认,现在国家发展不似从前,拼命杀伐,经济如果跟不上,真要开战,也不见得能占上风。
闻人启看着李忱义正言辞的侧脸,朝堂之上丝毫不给秦和留面子,真是……年少无畏啊。“既然无人有更便捷的方法,本宫就下这一道谕令,若有人可解盐价之难,本宫允其一诺。”太监拿着太子拟好并盖印的手谕随高战前往文渊阁记载用印,等退朝之时,手谕已在李忱手中。
闻人启虽说下了谕令,对李忱的办事能力也认可,但因为他不费一兵一卒的计谋尚有一月之期,这一月,须确保边境无虞。
元国的西北边境,接壤云国东北部和北乌南部,常年驻守的是扶桑大军和徐家军。扶桑军是原桑国军,桑国兵败后为元国所俘,因人数十万,屠之殆尽实在不妥,便派之戍守苦寒的西北一带。这一支部队在将军靳寒的治理下虽算不得纪律严明,但是闻人易实难放心让桑国旧部进入朝堂,不过因不适应西北苦寒气候,在苦熬六七年后,这支十万大军便有的卸甲归田,有的告老还乡,有的转行经商,零零散散竟也仅剩两万余人。为稳边境,秦和举荐其一手提拔的徐坚带领三万大军加派驻扎,故成两派鼎立之势。一来,戍守边境确为刚需,二来,两军之间已有掣肘,闻人易也便未对扶桑军过多猜疑,十余年过去,仍放之在西北,不重用不贬谪。
“韩朔,靳寒此人可靠与否?”闻人启回到东宫,急召韩朔。
“靳寒将军铁骨铮铮,十余年前若非为了自己的部下怕早已殉国。此次北乌之事,来报的都是秦大将领安排在西北的徐坚,徐坚这个人,有勇无谋,最擅长的就是叫嚣,丁点小事嚷嚷没完。臣觉得李将军今日分析不无道理。只要靳寒将军未递折子,臣觉得可能就是纯粹的贸易斗法,李将军点子多,不妨让他试试。”
“言之有理。韩朔,难得见你思路清晰,分析得头头是道。”平日莽撞的韩朔,对于这几个武将,倒是看得挺透彻。
“嘿嘿嘿,可能是最近和殿下还有李将军待久了,开窍了开窍了。”
“韩大将军,这种话要别人夸,哪有自己夸自己的?”绿绾在旁边,打趣地说道。
“不过李将军今日在朝堂之上公然顶撞大将领,看的我是一愣一愣的。”
“秦将做派的确是传统了些,这个李忱年少傲气,还真是把谁都不放在眼里。”闻人启无奈地摇了摇头,可是脸上竟然还带着笑意,之前水患干粮那事儿,他还记得,李忱讲话也是阴阳怪气的,“不过……”接下来的话他没说出口,不过朝堂也是需要新生力量的,秦将一派的武官不可一世惯了,背地里没少针对文渊阁。五年前,他一手提拔高战,招纳文人墨客,这几年更是着手筹备科举之事,直到这两年闻人易松口应允科举之措,闻人启才真正让高战放手去干。闻人启努力建造的是一个文明之邦,而不是如秦和他们所说,一把大刀打江山。武能建国,但是独武无法治国。这五年来,高战不负所望,无论是荐人用人还是史书编纂,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朝中局势渐改唯武独尊旧风,逐渐形成文武分庭抗礼的局面,也因此,秦和等武将对于高战这些文绉绉的书生极看不上眼,好不容易轮到北乌这事,想趁机出出风头搓搓文臣的锐气,又冒出来个李忱,一会儿讲经济一会儿批杀伐,怕是朝中也要热闹了。
祁连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