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335章 石元孙返宋
李元昊弃世这件事,很快经过众人的口,就传出去兴庆,没多久夏国全境都知道了。按照国相没藏讹庞的解释,元昊是被太子宁令哥削去了鼻子,鼻创太重,流血不止而死的。
之所以宁令哥决意弑父,是因为元昊抢了原本是太子妃的没移氏做“新皇后”,惹起来父子之间的矛盾。夺妻之恨宁令哥不忍,一怒之下就弑了父了。
虽然是没藏讹庞这么说,到底父子之间为何火并,鬼才知道。没移氏那一边,因为全国都在传这个话,不少人把元昊被刺的这件事儿,全都算到她身上,没移氏每天都遭到口诛笔伐。处在重重的压力下,宫里面实在是住不得了,没移氏也就主动出家了。这样一来,更加令众人相信说,之所以太子宁令哥决意要刺驾,为的就是没移氏。
除了这个,众人还听说西夏国相没藏讹庞扶其甥宁令两岔继位为新王,重新改名叫李谅祚。立其妹没藏氏为西夏的太后,讹庞本人就总揽了国政。
夏历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因元昊去世,幼子李谅祚继位,国舅没藏讹庞除了昭告天下之外,又往宋、辽两边都派出了使者,以求册封。
使者到了两国之后,便就将国主元昊被弑身死,幼主李谅祚继位之事上报。说到西夏国主元昊的死因,过来的使者,免不了又将当初没藏讹庞昭告天下的那些话,重新拿出来又讲了一遍。
不久两处的使者就传来了消息:宋人这边还算顺利,宋主赵祯准了没藏讹庞所报,已经封李谅祚为夏国的国主。谁知道没藏国相的说辞,在辽国那边行不通:按照辽国的说法,元昊的死因疑点重重,没藏讹庞拿宁令哥为了争夺没移氏,一时激愤便弑父的说法,漏洞实在是太多了,太过牵强。
宁令哥要下手,为什么在没移氏刚刚进宫的时候不下,元昊与野利后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候,他也不下。就赶在没藏氏刚刚产下皇子,没藏都也被罢了官职,没藏讹庞马上要罢相,这种关键的时候下?!这些疑问不解释,辽国这边没办法册封。毕竟辽国的太平公主,曾经许与李元昊,他是耶律宗真的姐夫。这件事情,绝对不能马虎就过。
更何况根据可靠的消息说,当初元昊的遗诏,是让委哥宁令继任大统。没藏讹庞窃国之人,不遵元昊的遗诏,私自就立了李谅祚,却敢来辽国讨册封。没藏所立新的夏王,辽主耶律宗真不认。为这个事,辽国直接将没藏讹庞的使者扣住,不允许回夏,这就坏了。
人都知道:数年前为了边民迁徙的事情,耶律宗真亲自西征,与元昊在贺兰山展开大战,结果以耶律宗真大败奔回辽国而结束。此番羞辱,他如何不想着回来报仇?趁着李元昊新丧之机,耶律宗真若发兵打来,则大事不妙!
没藏讹庞为摸清楚形势,重新又派了支使者去辽国。这一次使者带了不少珍贵的国礼,又走访了辽国不少的重臣,要进一步打探辽国的意向,一并将先前的使者再带回来。谁知道情势并没好转:非但没有救回人来,连第二拨人马都陷进去了。感觉到不好,没藏讹庞忙安排备战。
眼看着东面的辽国已经不稳,南面宋朝那一边,绝对不能再出纰漏!没藏讹庞为讨好宋朝,准备将之前三川口之战的一干战俘送还与宋人。
当年三川口之战的时候,刘平、石元孙这两个,全都被元昊俘获至夏地。这个时候,原环庆路同安抚使刘平,已经亡故,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至今尚在,因此没藏讹庞那个厮,立刻与宋朝的皇帝写书,要将石元孙等战俘归还与宋人。
宋朝得到了这个消息,都认为一旦石元孙回国以后,该如何处置,是个问题,朝堂中立刻议论不绝。谏官御史都忙碌起来,纷纷议论这件事。有人上奏与官家道:“石元孙,当年三川口败军之将。战败之后居然不死,被人放回,有辱国体,请陛下斩之以儆效尤。”
还有人道:“石元孙本系开国功臣子孙,打了败仗,没有在战场上身死报国,被蕃绑俘获,缚押放还,令国家蒙羞,不杀不足以厉边臣!”
侍御史刘湜上奏道:“石元孙一介败军之将,失军辱命,甘被贼擒。朝廷一旦贷而不诛,此事过后,边军效仿,人人惜身。关键的时候,还有哪个肯为国家用命!”好几个附和刘湜的道:“上国之将,战败之后,不能一死报答君王,被蕃人绳索捆缚,囚车押送,羞辱太过,堂堂大国的颜面何存!”
除了这些劝杀的外,私底下还有一小撮反对诛杀石元孙的声音,说话便道:“口里面慷慨激昂的人,自认为读过几本圣贤的书籍,动辄以最高的标格去要求别人,自己却忘了基本的人性。兵败之后便慨然赴死,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圣贤之书,也是从基本的人性开始讲起,从不一味的要求道德。不然的话,从古至今那些舍生忘死的人,数量也不该那么少,也不值得大肆传颂了。”
还有人道:“这些坐谈论道的人,出行有家将随从跟随保护,在家有丫鬟仆役伏侍,坐轿人抬,上马人护,有几个真正到过战场,又有几个身临过绝境。大多数人,管住自己不去贪贿,能收心律已就不错了,偏偏在生死抉择的时候,对别人的要求极其严格。
更何况三川口之战,石元孙等人的情形,与黄德和那厮不一样。石元孙等厮杀的时候,未尝没有不拼尽全力。被俘之后,也并没有为夏人效半点的力。倘若这样也仍旧被杀,实在是有些太不近人情!”
还有个同情边将的道:“据我的观察,武将里面,要求一定将石元孙处斩的不多。一心想要石元孙死的,大多是文臣。之所以能有这种情形,我心里想:这些主张处死石元孙的,一辈子也不会上战场,他们的子孙都学文,根本也用不着去厮杀,没有被蕃人俘获的风险。
反倒是武将一见情势不好,不肯死战就投降了,让那些蕃子杀进来,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就遭了殃了,这种情形,是他们万万不愿意有的。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这些人也要求武将必须要力战到死,只要活着被俘虏了,就是个罪过。
说句不好听的话:武将死了,掉几滴泪,换几句他们口头的赞扬,写几篇祭文和墓志铭,这件事情就结束了,没有几个人能记得。一旦不死,而且还活着回来了,那么就好像从提花锦缎里爬出只虱虫,看着碍眼。一看见他,就想起当初的屈辱来,脸上就羞,单活着就让人厌烦了。”
话儿虽然是这么说,众人也只是私下里议论,没几个敢公开在朝会上这么讲。一时之间,没有人敢去帮石元孙说话,情势对石元孙极其不利。
这个时候,参知政事贾昌朝,出来向赵官家上奏道:“春秋的时候,晋国俘获了楚将谷臣,楚国俘获了晋将知罃,都曾经送还其国不诛。”劝杀的言论听多了,贾昌朝突然说这个话儿,立刻引起赵祯的兴趣,官家便就问他道:“怎么,贾参政意见与众人不同,认为石元孙不可杀么?”
贾昌朝道:“回禀陛下,魏晋的时候,于禁战败全军覆没,本人被关羽收押在南郡。黄初二年,于禁辗转返回魏国,曹操收纳了被俘的于禁,并没有诛杀。以操之暴虐,尚可以容纳投降之将,更何况今上一代仁君!”
宋帝赵祯这个厮,一向都是心软宽仁的一个人,对待臣下,只要不是太大的罪过,能不杀就不杀。他心里面,并不想把石元孙怎样。怎奈朝中说话的声音,全都是叫杀。非但如此,有些朝臣为了这事儿,甚至已联合起一班谏官,轮番来劝,直接用言语过来逼迫。幸好有贾昌朝出来说合,借这个话儿,赵祯立刻就同意了昌朝的意见,叫将石元孙接回来以后,安置在全州。
因宋朝那边有了回复,没藏讹庞这一头,随即就开始安排人马,将石元孙一干人等就都送去宋朝,一并去打探宋人的动静。
这个时候,继上次贺兰山大战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年。辽国那边,不单是宗真,朝廷上下忆起上次大败的事情,全倍感耻辱,时刻不忘记再讨回颜面。如今几年过去了,辽军已渐渐恢复了元气。既然元昊那厮已死了,没藏讹庞又总揽了国政,趁他掌权未稳之机,再西征一次,管保叫夏人举地投降!
当下上朝,野利宗真在朝会上说,没藏讹庞得国不正,他已经决计再次西征。对宗真亲自西征这事儿,朝臣上下立刻都附和。宗真随即命人将萧惠召来,开始商议征西之事。
有了上次西征的经验,这一次征西,萧惠遂就评价道:“前番平夏,我军开始仗着马速和人数,大军推进的速度太快。后继因为西夏地形的原因,又有高山沙漠的阻隔,我军行速不得不放缓,后方大军的粮草辎重,又不能及时跟继上来,就给了夏军可趁之机。”
云山缥缈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